點開IG限時動態,發現朋友最近忙於搬家,每天都拍著家門外的走廊,更新進度。
第一天,走廊堆滿十數個大大小小的紙箱,和一袋袋的雜物。有趣的是,往後幾天的限動也是類似的畫面,我忍不住私信了他:「欸,你是不是發錯了?這不是昨天那張圖嗎?」
他回:「這是實時的,我家裡雜物真的超多,這只是冰山一角。」然後附上一張限時照片。
我一打開,愣了。
保守估計,過去幾天他應該丟了幾十個紙箱的雜物,可是那張限時照片裡的環境還是凌亂不堪。 IG在蒐集用戶資料方面,真的蠻狠。跟朋友剛聊完,IG就開始給我推薦「囤積症」的相關帖子。
到底甚麼是「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呢?在2013年出版的《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中,「囤積症」就被定義為精神科疾病。
患者有收集癖好,他們需要、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
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例如甚至需要用到餐桌、椅子、床、樓梯或浴盆來擺放物件,臥室或浴室用作儲物室。
由於囤積行為而有顯著的壓力及干擾或妨害到正常生活的運作。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借送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或竊盜癖。
囤積症患者的居住環境滿佈雜物,患者或同住親友容易被收集物絆倒或是砸到而受傷;由於衛生情況欠佳,老鼠、蟑螂亂竄是很常見,雜物也容易成為蝨的溫床,被咬會引起皮膚敏感或誘發其他病症;更甚的是,雜亂的環境稍一不慎可能會釀成火災,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
你可能會說,「那麼把用不著的雜物通通給丟掉不就好了嗎?」
是的,不過,這可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要知道問題的根源是患者本身,而不是雜物。
囤積症患者囤積的不是物品,而是寄放於物品上的情感。患者知道物品是無用的,但是那件物品會勾起過去某段時期的經歷。或許他不想再回想,所以不敢再碰那件物品;或許他不想放下某段回憶,所以捨不得那件物品。凡此種種,都令患者認為捨棄物品是相當困難,因為要切割的不是物理層面,而是與人、事、物的中止及分離,而這個決定會激發情緒的波瀾但他不願面對或經歷。
如果你發現親友有儲物現象時,請聽我一句勸告,萬勿擅自丟棄其物品或批評對方的儲物習慣。
對於部分囤積症患者而言,雜物就是他的安全感來源。將心比己,如果有人硬將你的安全感來源拔走,你也會感到滿滿的無助感和不安感,對吧?
同理,沒有人喜歡被批評,性格比較倔強的患者可能會變得更叛逆、變本加厲。
從來我都認為,所謂的精神病只是一個學科歸類,問題的癥結還是源自心理。心病理應用心藥醫,而不是麻痹感知的處方藥物。所以,為避免引發衝突,令關係破裂,我們應該耐心誘導患者傾訴儲物背後的原因和意義,然後從現實層面跟他討論儲物造成的困擾,增加病識感,最後才討論如何取捨物品。
每個人的創傷和焦慮都希望被看見、被聆聽、被撫平,可惜有時候總是有口難言,或是缺乏自我覺察能力。作為他們身旁的親友,不妨培養多點耐心,我們或許能夠療癒對方的傷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