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王龍溪的四無論(中)

    上文提到王龍溪說,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亦是無善無惡之物。
    這只是他的論點,以下析述龍溪的理據(這理據,王陽明生前並沒有看過的)。
    【原文】 ③無心之心則藏密,無意之意則應圓,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
    【解讀】 這四句,後世稱之為四無論。 是非善惡、對錯好壞,許多時候並非非黑即白,有些事可能是對中有錯、非中有是;那麼這些道德判準,誰來定呀?良知。良知要判別是非對錯,那麼良知本身就不可能是經驗層的存在。如果良知屬於經驗層的存在,那就會當局者迷。依龍溪(陽明亦如此),良知乃屬於超越經驗層,而高居臨下朗照一切的是非善惡;但良知同時又是內在於吾心的,故謂既超越又內在。
    龍溪之所以謂「無心之心」和「無知之知」的無,都是為了凸顯本體的超越性;否則,若是有心之心,則其藏不密;若是有知之知,則其體不寂。這與禪家言的「無心為道」和老子說的天地不仁、聖人不仁,那才是不偏私心的大仁,都有異曲同功之妙。龍溪這個推論,其實與道釋相通的。以上是就「心」與「知」說無。
    至於「意」與「物」,若是在經驗層的意與物,當然有善有惡,但通過致良知,把意之惡化掉,使惡念不生,這樣化意歸心,把有善惡相對的經驗層,提升至與「無意之意」的超越層,這樣的意才能應圓,才能因應各種不同情景、錯綜複雜的情況而作出妥善的應對。同理,意之所在的「物」,經良知的為善去惡,使其復歸正位,循著良知之天理而如實呈現,復歸其本來面目,這樣「無物之物」才能用神。
    以上所講的,就是龍溪的四無論。
    (寫於2022年8月14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