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學習不要反覆的「複習」?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有沒有在閱讀時畫重點,之後常常拿出來複習?這樣的學習是沒有效率的。

這段話違反了一般人對經由閱讀來學習的認知,因為我們總認為應該要不斷的複習才能將書中的觀念記牢,但在成年人經由閱讀來學習的目的畢竟不是像在學的學生般的要通過考試,而是經由閱讀來解決生活或職場上面臨的問題,所以一直反覆的複習只是死記硬背一些大道理,對於成年人的學習就不那麼適合。
我這邊提出了一個方法,讓你不需反覆的複習就可吸收並記住書中的觀點。
這個方法首先在閱讀時要邊做筆記,筆記的型式不拘,可用紙筆手寫、錄音頻、電子筆記皆可,但需要注意的是筆記不是將原文照抄,而是將書中表達的觀念用「自己的話」寫下來,這種方式稱為「闡述」。
闡述的意義在於檢視我們對於這本書的理解,而照抄只是將作者的想法寫下來,見解是屬於作者而不是屬於你自己。只有透過你的理解,才能產出屬於你個人的洞見,將洞見寫成筆記就是你專屬的資產,因為是經過你思考反芻後的產物,存在腦子裡的時間就比較長。
總之,在成人的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理解書中的觀念,用自己的話加以闡述並記錄下來,爾後若讀到相同概念時,就可拿出來進行連結,讓自己對某個議題的想法能進行延伸,增加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
翁楷個人部落格:
翁楷個人粉專:
若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大家不吝追蹤、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95內容數
    在一般的職場從業者,除非你是創業者,不管那個的職位一定有你的上層主管,如何與上層主管進行溝通、任務的對焦,是目前職場從業人員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所謂的「向上管理」,向上管理做的好,你的職涯也將比別人順利,升遷的機會也就比別人多,我以多年主管的經驗,傳授如何做好向上管理,讓你的職涯充滿無限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翁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會抱怨某人愛抱怨,其實你已經中招了。
    五、效果確認與再發防止 對策擬定與選擇後就要定期去確認你所下的對策是否有如你所願的執行,以下是幾種我常用的方法:
    四、對策擬定與選擇 經過上一個步驟,我們應該已經把難題發生的原因找到並列舉出來,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進行解方的擬定與選擇。
    難題的分析,是解決難題5步驟裡我認為最重要且最難的步驟,它考驗了你的邏輯能力及你的經驗,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要找出這個難題的「根本原因」、「溍在誘因」、「強項與弱項」,唯有上述這些要件被找到並且定義清楚,難題才有可能被解決。
    我們一般會將難題分成三個類型,因為解決的方法會有些許的差異
    你知道什麼是「問題」?而什麼又是「難題」嗎? 我們常把問題與難題搞混,「問題」是用來回答的,而「難題」才是需要解決的,有句話說:「不解決難題,難題就會解決你」。
    如果你會抱怨某人愛抱怨,其實你已經中招了。
    五、效果確認與再發防止 對策擬定與選擇後就要定期去確認你所下的對策是否有如你所願的執行,以下是幾種我常用的方法:
    四、對策擬定與選擇 經過上一個步驟,我們應該已經把難題發生的原因找到並列舉出來,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進行解方的擬定與選擇。
    難題的分析,是解決難題5步驟裡我認為最重要且最難的步驟,它考驗了你的邏輯能力及你的經驗,這個階段的目的是要找出這個難題的「根本原因」、「溍在誘因」、「強項與弱項」,唯有上述這些要件被找到並且定義清楚,難題才有可能被解決。
    我們一般會將難題分成三個類型,因為解決的方法會有些許的差異
    你知道什麼是「問題」?而什麼又是「難題」嗎? 我們常把問題與難題搞混,「問題」是用來回答的,而「難題」才是需要解決的,有句話說:「不解決難題,難題就會解決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每次我的臉書或Threads推薦給我很多抄書仔的內容, 我都會為自己難過,是不是自己的閱讀習慣, 讓演算法誤以為, 我想吃這些第三第四第五手的資訊排遺。 有一類的帳號,專門把書籍課程等已經有結構的資訊, 做簡化,弄成精華版, 誇誇而談那些自己沒有的經驗。 而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啟發筆記」由「摘錄」+「 自由寫作 」兩個部分構成。 「摘錄」的部分是指你閱讀的「文章」「書本」上的原汁原味內容, 你需要將原文一字不漏照抄,以避免斷章取義或者轉述上出現落差。 而「自由寫作」則是你做完「摘錄」後, 馬上紀錄自己心中的想法, 抓住自己各種念頭, 用寫作讓他們現形成文字,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每次我的臉書或Threads推薦給我很多抄書仔的內容, 我都會為自己難過,是不是自己的閱讀習慣, 讓演算法誤以為, 我想吃這些第三第四第五手的資訊排遺。 有一類的帳號,專門把書籍課程等已經有結構的資訊, 做簡化,弄成精華版, 誇誇而談那些自己沒有的經驗。 而
    Thumbnail
    無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閱讀或學習的機會,但如果只有單純輸入,沒有輸出的話,其實等於白白浪費掉當初看書/閱讀/學習的時間了。想提升自己,最有效的鍛鍊方法就是「寫讀後感想」。這篇文章介紹了三種寫讀書心得的方法,讓你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學習。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這本書教導如何以六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有效地提取書中的內容並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書中特別強調閱讀不應只有輸入,也需有輸出,並且行動力是非常重要的。閱讀完一本書後,制定付諸行動的練習相當重要,並且重複閱讀和覆盤能夠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本書的簡短書評心得也有助於對內容的理解和應用。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