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閱讀《重新與人對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原文2021/5/11發佈於Facebook
這本書在圖書館放著許多有關未來、科技、趨勢的書架上,顯得格外違和。左右兩旁的書都在強調科技對人類未來的改變與影響,冰冷沒有溫度,這本書的書名《重新與人對話》,書封上寫著「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好奇在這科技網路發達的世代,不是無時無刻打開手機就能對話?為何還需要「重新」?這樣的矛盾吸引我把它帶回家。
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是一名科技社會學研究學者,同時也是擁有執照的臨床心理學家,專注於研究人與科技,經典著作內容皆是從心理學與社會學角度分享科技對人的改變與影響。
「我們相識卻不相熟。」第一段內容就給我一記震撼,說著在網路世代,我們要與人產生連結、認識新朋友是何等容易,但我們卻意外被這些科技產品給教化成逃避對話的「商品」,為何說是「商品」?我們透過社群平台展現自我,把自己包裝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任意修改不滿意的地方,只呈現最好的一面、我們快速認識新朋友,把自己透過社群平台的自我介紹與圖片推廣出去......等等。我們可以很快地認識新朋友,更多新奇、有趣的資訊卻也不停推送到我們眼前,讓我們失去耐心與好奇心,好好真正「認識」一個人。
我突然意識到為什麼在這知識爆炸、科技進步的世代,按理來說我們應該越來越認識自己,認識他人,但事實卻非如此,我們接收更多資訊、有更多選擇,卻也越來越靜不下心來與自己、與他人對話。面對面溝通讓我們感到焦慮,改透過傳訊息、貼文、發限動的方式來逃避對話;我們很會在網路世界「展示」自己,卻不知該如何傾聽、回應對方;我們鮮少對於他人感到好奇,因為更多新鮮有趣的事情在等著我們,主動透過手機、平板、電腦送到面前,而且這一切都在我們掌握、預料之中。
「人一旦長期沈浸在虛擬實境中,可能會覺得真實世界的人無法預料、難以應付」
我們無法與人對話就難以同理他人,就也難以同理自己。
書中每一段文字看得我起雞皮疙瘩。
七年級生的我,從手機、電腦還不普及的年代進到現在手機不離身,以為相較於一出生就活在智慧型手機世代的青年們,我對網路的「上癮」程度應該不算高吧?但這500頁左右、3公分厚的書籍文字中,只要是描述現代人對於科技依賴的狀況,我都曾發生過,原來我也默默被網路所改變,而且改變的狀況遠比我想像的還要大。
幸好,這一切也不是毫無辦法可以解決,網路雖然拉開人們的距離,但也在某些時刻拉近人們的距離,這中性的「工具」是好是壞,端看我們如何使用它。作者引用了哲學家—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湖濱散記》中提到的一句話來說明解方:「在我的屋裡有三把椅子,一把方便獨處,兩把供促膝談心,三把為社交需求。」這三把椅子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把對話和同理心及自省力串聯成一個正向的迴圈,提醒我們如何重啟對話。
獨處、對話、社交需求,在3公分厚、500頁左右的文字中,舉各種例子點出現代人對話遇到的問題,提醒我們覺察自己如何將專注力回到自我,而不被這些數位資訊牽著鼻子走。我讀過不少心理學、生涯探索、設計思考的書,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或許我需要的不只是這些知識,需要的是更多與人之間的互動與對話。
書籍詳細內容,我想透過面對面方式,和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分享,也給自己一個練習對話的機會。推薦這本書給每個覺得自己時間總是不夠用、覺得自己好像花太多時間在手機、平板、電腦、甚至是想找到人生意義的你,有興趣想要練習對話的夥伴,也歡迎訊息給我,一起面對面練習重新與人對話。
同場加映Sherry Turkle 演講:
關於生涯、職涯、行銷、心理學等等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本這世代非常需要存在與閱讀的一本書,現代社會價值觀崇尚表現自我,但其實安靜傾聽同樣重要。 從書名就發人省思,提醒我們將注意力回到重要的事物上,仔細傾聽,書剛出版的時候就想買下,但內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很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傾聽者。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這是一本這世代非常需要存在與閱讀的一本書,現代社會價值觀崇尚表現自我,但其實安靜傾聽同樣重要。 從書名就發人省思,提醒我們將注意力回到重要的事物上,仔細傾聽,書剛出版的時候就想買下,但內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因為很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及格的傾聽者。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花更多心思、力氣去應對,試著同理對方,也退一步想想辦法解決問題,或許在這過程中,也默默培養我們長出別人沒有的堅韌與智慧,又或許是人生要我們更有彈性、更柔軟的考驗。甚至這樣的觀念與想法不只能運用在父母身上,適用於面對各種不同情緒的人們,也能自我檢視,自我成長。
我們如何清晰思考世界,將會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與判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交媒體和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新興科技為我們的兩性關係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書將探討數位時代對於兩性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健康、穩固的關係。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我之前曾經提過社交斷捨離的概念,由於社交網路的快速和便利性,進而導致建立社交變得像吃速食一樣簡單,相反地,摧毀一段友誼,也僅需要點擊一個按鈕,雖然社交變得方便,但我們更應該定期檢視我們的社交情況,人類是群居的生物,沒有群體生活,對人類來說會是災難,但無效的社交,也對我們沒有太多幫助。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在輔導工作中發現,很多在手機世代成長的孩子,常常漠視自己出現的情緒,在情緒出現的當下無法適當表達,而習慣性逃往手機的世界,忘了細細品味及感受自己的感覺,也失去對別人感覺的敏感度。     自從電視出現、電腦發明,人的感覺開始受到挑戰,一直到最近幾年手機及網路的普及,如溫水煮青蛙一般,我們漸
Thumbnail
在這個數位時代,社交媒體和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新興科技為我們的兩性關係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書將探討數位時代對於兩性關係的影響,以及如何在這個新的社會環境中建立健康、穩固的關係。
在網路、社群媒體如此發達,讓我們越來越不會與人面對面交談、相處,我們反而面對電腦、手機時更為自在,也更為熟悉。網路的發展本是要讓大家的距離更加靠近,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來與人接流,但反而我們和彼此的關係卻在倒退,網路的速度這麼快、社會的步調如此匆忙讓我們的情誼在快速中無法累積、無法更靠近,甚至更疏離。
許多人常說電腦手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彼此的感情變得冷漠,但事實上人們從網路千禧年爆發以來,就有不少熱門的社群軟體,主軸仍然是社交。例如:PTT、奇摩即時通、台灣論壇、無名小站等,直到現在大家熟知的FB、IG、推特,甚至最新的抖音和小紅書短影片為首的社群。這些經過好幾十年,仍然是3C發展不可或缺的一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