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012-國學第12講:「法家」思想2/3:我是如何評判「商鞅變法」?

  觀念:「Report」VS「Comment」。相同的一杯咖啡(Report),我覺得苦(Comment),你可能認為甜(Comment);說穿了,就這樣而已,一點都不難,沒什麼大道理。但處於資訊爆炸時代的我們,在接觸資訊時,若我們自己的腦袋不夠清楚時,混淆這兩種資訊的屬性?極可能造成我們的誤判。
  若欲理解「法家」在說什麼?有兩種角度可以切入:一是研讀文獻,最「原汁原味」的《商君書》,或是「集大成」的《韓非子》,都是不錯的選擇(PS:盡可能讓自己閱讀原文,別找翻譯過的白話版);二是梳理史料,找「Report」性質(客觀)的資料來讀,盡量避免讀「Comment」性質(主觀)的資料。   回到主軸,關於如何理解「法家」?分析「商鞅變法」,是個選項(梳理史料的角度),我在這裡,提供一些我的看法(Comment),供你參考,或能有助於你理解「法家」。
  以往,你對於「法家」的理解,或許是非常「直觀」地認為:「苛政猛於虎。」為什麼(Why)你會形成這樣的認知?

觀念:「Report」VS「Comment」

  首先,「苛政猛於虎」的具體出處,是出自《禮記•檀弓下》,是孔子對於時局(春秋時期)的一種批判(Comment)。
  後來,商鞅(戰國時期,390-338 B.C.)與孟子(戰國時期,372-289 B.C.),算是同期的人物。而孟子曾正面批評過的,其實是「楊朱學說」(孟子•盡心上),對於「法家」,嚴格來說,孟子從沒有直接、正面回擊過(我不曾讀過這方面的文獻)。但因為孟子向來主張「王道、仁政」思想(EX梁惠王上、梁惠王下、公孫丑上、離婁上):一來,因孟子可說是延續「孔子路線」的「儒家」代表人物;二來,是孟子的主張,多半「間接地、隱諱地」在批判「法家」(對照組),所以,容易讓人形成一種「儒家VS法家;孟子VS商鞅」的錯覺(孟子&商鞅,從來沒有「直球對決」過,賣鬧阿吼)。我們這裡可以把它想得簡單些,別搞得太複雜:孟子,想要推銷自己的主張,用「我的東西,很好」,是一種「推銷方式」;用「別人的東西,沒那麼好」,也是一種「推銷方式」(對照組)。後來的人們,在解讀《孟子》的內容時,用「孟子=孔子,孔子=儒家,孟子=儒家」的邏輯,認為孟子是在批判「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這樣的解讀方式?它可能是對的(孟子應該就是這麼想的),但也可能是一種「過度連結」(孟子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說法)。
  最後,因董仲舒(前輩,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司馬遷(後輩,寫了《史記》這本書)的緣故:董仲舒在位時,儒家取得主流地位,同時,壓制法家的地位;司馬遷當官時,董仲舒這位「政壇&學術大老」還活得好好的,所以,司馬遷,當然也跟進董仲舒的路線,這應該不難理解。因為《史記》這本巨作,對於後世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最終,後來的人們,在認識法家、理解法家,尤其是商鞅時,多半都「直接擷取」司馬遷的評斷(史記•商君列傳),於是,法家,往往容易給後人形成一種「苛政猛於虎」(儒家觀點)的認知。但人們容易忽略的是,《史記》的寫法,其實是「夾敘」(Report)「夾議」(Comment)的方式;若疏漏這點(把Comment當成Report),所形成的認知?很可能,是我們的一種誤判。

觀念:分類

  在正式剖析「商鞅變法」之前,先跳躍一下,聊一個非常淺白的「觀念」:分類。   當我們將自己的衣櫥打開,我只會分「長袖&短袖」For「天氣冷&天氣熱」,但女孩子們,通常可以再細分出「春裝&秋裝」,一直都是我覺得很神奇、無法理解的技能;去海邊釣魚,釣上來的魚,我只分得出「可以吃&不可以吃」,但海洋生物學家們,卻可以分出N種魚類,被他們認為我這人很粗俗、很無知,我覺得,剛好而已,我接受。將我們所接觸到的事物,分門別類,可說是一種人類的「原始本能」,不需要別人來教,我們每個人,打從生下來就會。而分類的這種本能,會反應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食衣住行,EX台菜、日本菜、泰國菜、法國菜;三合院、大四房、兩房一廳、小套房。分類的應用,隨處可見。   人類,有別於其他物種,所以被喻為萬物之靈,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我們能夠「創造」。關於分類這項本能,人類,更深層次的應用,便是用於「創造」:我們「設計」出餐具For飲食;「設計」出衣飾For保暖、美觀;「設計」出「住宅」For遮風避雨;「設計」出交通工具For出行的便利…等等。回到最原始的起點,當我們想要「創造、設計」出什麼東西時,我們都是帶著特定的目的、特定的方向去做這些五花八門的玩意或事情。那我們又是如何決定出這些特定的目的&方向?說穿了,還是因為「分類」。分類,這項人類原始本能,我一直都覺得挺趣味的。   在剖析「商鞅變法」之前,稍微「暫停」一下,請你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假設,你是法律制度的設計者,和平時期VS戰爭時期,這兩種時期所使用的法律,你設計的方向,會不會一樣?為什麼你會不一樣?你能否稍微、粗略地說說具體內容嗎,不夠完整沒關係,能讓我抓到你的大致輪廓,就可以了。」

評析:一家之言

  我們接著開始進入這次的主題-商鞅變法:   商鞅變法的時代,是戰國初期(戰國,已走了100年左右,大約還有150年才結束),那個什麼樣的時代?春秋時期,約300年,大小戰役共計約400多次,全年無戰事,僅38年;戰國時期,約250年,大小戰役共計約200多次,全年無戰事,僅89年。春秋戰國,前後,打仗打了500年(滅掉的諸侯國數目,很難考證,有說破百,有說破兩百);春秋,意在爭奪霸主地位,是「讓對方低頭的有限戰爭」;戰國,意在爭奪土地與人口,加之鐵器技術革新,戰爭的規模更大、也更劇烈,動輒滅國,是「你死我亡的無限戰爭」。這是宏觀角度,春秋戰國的整體時代背景。另從微觀角度,商鞅入秦之初,秦國已是處於「亡國邊緣」的狀態,就好比病患已被送進加護病房,且醫生已經發出病危通知書,即便裝了「葉克膜」都沒用,家屬該準備後事了;那時的秦國真有那麼慘?沒有最慘,只有更慘,比你所能想像得到的慘況,還要慘!   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嚴苛嗎?若從我們現代、和平時期的角度觀察,它確實非常嚴苛;但若投射到當時的時空背景裡頭,商鞅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本質,是一部「因應戰爭」所設計的法律制度,我認為,稱不上嚴苛,反而可以理解,商鞅為什麼會設計出那樣的法律制度。   所以,若用「苛政猛於虎」來描述「商鞅變法」?我的立場(Comment),是反對的!(張飛打岳飛)
  商鞅變法,具體的施政內容是什麼?細節,可以找機會再另述(有興趣者,可參《戰國策•秦策•衛鞅亡魏入秦》、《史記•秦本紀》、《史記•商君列傳》、《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等史料),我們這裡可以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視野,觀察「商鞅變法」帶給秦國的變化:商鞅變法,前後,共歷經約20年,不僅讓當時已處於「亡國邊緣」的秦國,起死回生,更讓秦國直接躍居於七國之首的地位,還奠定了120年之後,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基礎。   所以,若僅以「亂世重典、嚴刑峻法」來理解「商鞅變法」?我的立場(Comment),是反對的!(從治理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商鞅變法,不只是一種巨大的成功,更可說是項「偉業」!)
  商鞅變法,容易嗎?我們現在每當遇到選舉,常聽到會有候選人提出「改革」這個口號。關於改革,我這裡做個二分法(分類):國體&政體,都不變,是體制內改革;國體or政體,任一變了,是體制外改革。通常來說,一項制度,一旦開始施行下去,若時間長了,因為時空環境的變遷,難免會出現不合時宜的狀況,此時,需要調整或砍掉重練,但這只是「理論上」而已。實際上,任何一項制度的形成,一定會塑造出「從中獲利」的一批人,成為日後的既得利益者,這正常到不行,沒什麼稀奇。拉回改革這件事,體制的變革,往往會帶來社會資源重分配的效果(方方面面,不僅止於財富這麼狹隘),所以,既得利益者往往為了捍衛自身的權益,成為所謂的保守派,阻攔改革,這其實很好懂、很正常,既不神祕,也不稀奇。   所以,歷史上,真正被徹底落實(沒有「走鐘」,或「欠一味」的意思)的改革,都是再也壓不住的「體制外改革」,即俗稱的「改朝換代」,為什麼改?為什麼換?因為再也受不住了,因為要進行社會資源的重分配,砍掉重練,最有效果。   所以,細數歷朝歷代,每一個改革(俗稱變法)的推動者,如商鞅、王莽、范仲淹、王安石、康梁…等,真正的變法者(玩真的,而不是為了特定自身私利、不是半吊子),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好下場!一個都沒有!因為真正的改革,是從根部去撼動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會直接牽動政治的最敏感神經,所謂的變法,跟真正的戰爭,沒兩樣!(真正的變法者,須以自身的血肉&靈魂為祭品,作為推動變法的前提條件,這是歷史經驗的鐵律)   你知道嗎?體制內的改革,所謂的變法,被「100%落實」&「取得具體成效」&「沒有改朝換代」:盤點古今中外的歷史,只有「商鞅變法」做到「體制內改革」這件事!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人類歷史,唯一,成就過一次的奇蹟)!為什麼只有商鞅能辦到?換作是你,你會不會也很好奇這個為什麼?我之所以後來會投入大量的時間,「沉迷」法家、「沉迷」商君書,其實就只是想知道這個為什麼。那到底為什麼商鞅能做到?首先,請容我暫時用不負責任的說法(解壓縮,內容太龐大,以後有機會再聊):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且我認為,商鞅變法的成功經驗,幾近乎無法被複製,因為它所需的條件,太過嚴苛了。其次,讓我繼續不負責任一下,你不覺得,你若能自己挖掘出這個為什麼的答案,不是更好嗎?   所以,若僅用「強臣、權臣」來理解「商鞅」?我的立場(Comment),是反對的!(嚴重低估商鞅的歷史定位)
  商鞅變法,以「法治」取代「人治」的主張,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一種「離經叛道」到不行的論述,跟「邪說」沒兩樣。商鞅的主張,不僅是一種顛覆性的思維(重定秩序),更帶來劃時代的影響,讓「法治」這個概念,開始正式走入世人的視野中:原來,所謂的「法」,是這種東西、是這麼一回事喔。(商鞅,不是用講的,而是直接實踐給世人看,具體示範:什麼是「法」。)   所以,若認為集法家大成的「韓非子」,更優於「商鞅」?我的立場(Comment),是反對的!(未能正確評價商鞅的學術地位)
  關於商鞅與商鞅變法,這篇文章,我嘗試用一種比較宏觀的視野,分別用「時代背景、施政成效、歷史定位,學術地位」的角度予以分析,目的?是為了「見林」(我好像大略知道「法家」是什麼、在幹嘛了);因此,不免疏漏了許多具體細節(見樹),這是未盡之功,得留待日後再做補充。最後,最重要的是,關於商鞅與商鞅變法的評判,不過是我的一點體會、一些心得,屬「一家之言」(Comment),僅供參考,你無須盡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