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王道之始〉:實踐王道的三步驟

2021/05/1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會想寫這篇文章,是來自備課時的疑惑,孟子王道實踐的三步驟,到底所指為何?
圖片來源:網路

一、備課時的疑惑  

  我們先看原文: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上分段是來自三民版高中國文課本,各版本也差不多如此。
  備課用書對於這兩大段的解釋,大抵不出「孟子循序漸進說明行仁政的方法」,只是如何「循序漸進」,通常會說「先富後教」、「先衣食再教化」、「先經濟後文明」、「先說王道之始再說王道之成」。這個觀點不錯,但總覺得沒搔到癢處。
  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說明一級產業農漁林,只要「依時」並「節制」開發、使用,穀物糧食、漁撈林木便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然而,下一段卻繼續說: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雞豚狗彘之畜」固然不屬於農業,但與前一段「穀」、「魚鼈」一樣都是屬於「食」的範疇,那麼為何要重複論述呢?
  有人會說前者是農業,後者是畜牧業,還是有所差別。這個觀點,我尚可以接受。可是「樹之以桑」(為了製造衣服)貌似與前面「材木」(為了製造器具或生火)都是就「使用上」來分類,為何不併在一塊?況且「樹之以桑」也算是廣義上的農業,為何不擺在上一段?
  以上就是我在備課時,百思不得其解的緣由,難道是孟子文章結構太爛?

二、《論語》的啟發

  直到某天,讀到《論語.述而》:「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孔子用掛一個鉤的竿子釣魚,卻不用掛許多鉤的繩子抓魚。使用絲線綁的箭射鳥,卻不射棲止在巢中的鳥,這是對自然萬物,取之有時,用之有節。與孟子「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正可以相互闡發輝映。
  對阿!我怎麼沒想到呢?孟子一直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是以他的思想必定恪遵孔子,於是乎答案就出來了。

三、正確理解孟子「王道」的三步驟

  說明之前,來看看《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這是孔子治國的三部曲,先要讓人口增加,再讓他們富有,最後能夠有文化素養。所以我認為孟子的王道,也是依循這個邏輯的,如此一來,原文應當分為三個段落,分別對應三個步驟。

(一)步驟一

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前面說過,只要依著節氣時令而行,取物有節,環境、生態便能永續發展,穀物、魚鼈、材木就能源源不絕為老百姓所用。
  當一個地區衣食無虞,物質不再困乏,則人民必定來歸順。大家試著想一下,如果有一個地方你無法吃飽,跟一個地方可以不飢寒受凍,你會選擇何處居住?我想會不假思索的選擇後者,這就回應〈王道之始〉前面的段落: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梁惠王覺得自己盡心於國事,為何人民並沒有增加。國家的人口無法增多,肇自不施行仁政,所作所為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手段,當然人數是不會增加的。同時,這也顯見當時諸侯無不希望自己人口眾多,畢竟人口多代表的是戰力足,才能在動亂的戰國時代,取得一席之地。
  一旦人民不會飢寒受凍,供養生者與安葬死者都能有餘裕,不再為生計煩惱,人口自然能夠增加,不只有移入者,更減低死亡率,能夠做到「庶矣」。這是王道的開始,也是施行王道的第一步。

(二)步驟二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當生活無虞後,進一步要追求生活寬裕。一般老百姓穿的是布衣,「帛」是絲織品,種些非糧食作物,滿足自己的虛榮享受。
  也可以豢養一些家畜,滿足食肉的口腹之慾。人類進入農業社會後,若要發展畜牧業,必須糧食作物與基本需求被滿足後,方得考慮。畜牧業成本較農業來的高,坦若人類自己吃不飽,又怎有多餘的糧食餵食?所以這是一個國家富有的展現。
  這裡岔題一下,「雞豚狗彘之畜」養一些雞、豬、狗,雞當作食物並不稀罕,但人類最忠心的朋友狗,竟然也是桌上佳餚,就讓我們不能接受了,不過這是閱讀古文的好處,能讓我們一窺當年的飲食樣貌,據台大許進雄教授《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認為戰國時代確實有食狗肉的事實,漢代也還有屠狗者這個職業。
  另外,「豚」、「彘」都是指「豬」,為何孟子卻用了兩個字來說明,而且沒有連用。可見孟子把它分作兩類來看待,許進雄《新編進階甲骨文字典: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紀念版》指「豚」是小豬,小豬肉質肥美,一般是不會斬殺的,要等大了再吃,比較有經濟效益。是故,小豬是「豚」、一般豢養的大豬叫「彘」,大的豬讓人一飽口福,小的豬價值更高、更稀有、更高貴,正所謂大的吃飽,小的吃巧。
  接著,前面步驟一只提到讓人民生活無虞,這裡這講到「數口之家」,也就是能養活一個家庭。
  從衣服材料的享受,到美食的饗宴,最後到扶養一整個家族、家庭,這些都必須奠基在國富民強的條件下,才可能達到。這就的第二步驟,讓人民變富有,孔子所謂的「富矣」。

(三)步驟三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前面兩步驟,都是針對物質層次,屬於馬斯洛所言的生理需求,滿足後才可以進到下一個「教化、精神、文明」層次。
  人類與其他生物不同,在於我們有人性,所以會看到人們對於體弱的長者能夠謙讓,對於食物不會爭食,這在大自然界是很獨特的現象。這些特質並非人類一出生就會的,而是必須透過教化來啟發我們,讓我們原本的善心得以顯現出來,臻至完美、完整的人,就是孔子所說的「教之」。當所有人能和善謙讓待人,社會品德自然敦厚,王道自然成了。
  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孟子與孔子都相當了解人性,知道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再要求精神上的富足。試想,面對一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期望他能高談闊論,大行仁義,不殺人放火搶劫以維持生計,有可能嗎?

四、結論

  以上就是我自己對孟子王道步驟的理解,相信透過這樣的方式思索,更能理解備課用書上所謂「先富後教」的意涵。
  第一年教書,根據備課用書教。後來總覺得孟子這個段落寫得太雜蕪,結構散亂,開始批評文本。直到今年我才理解,過去的我錯怪他了,其實孟子的想法與結構相當有邏輯性,只是當年讀不懂而已。就這樣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又回到如今見山是山了。這就是文學的魅力吧!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在右邊按下愛心支持,並在下方免費按讚,這些支持會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創作、分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2會員
88內容數
國文課大家都上過,國文課本大家都讀過,但你真的有讀懂嗎?或者說你讀的到底是作者要告訴你的資訊?還是編者要你知道的訊息?又或者是國文老師要教你的東西?大家常說求學時最廢的科目就是國文了?真的是如此嗎?這此你可以找到對課文不同的詮釋以及生活上的應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