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風]與海、與疏離 與你的不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疏離的情感,讓生活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個體發展出了屬於自己,但卻分屬於對方的生活模式,在這個城市,他們相依、相離,他們有著自己的悲傷,自己承擔的壓力,還有為數不多的自作多情。
《兜兜風》是由詹凱迪執導的作品,除了入選第23屆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第12屆美國關島國際電影節閉幕片、第12屆美國關島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主演此片的演員林鉅,更是以62 歲的高齡入圍第58屆金馬獎的「最佳新演員」。片中的另一個主要演員,曾以《甜·祕密》入圍第50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的黃劭揚,也是在鄉個八年之後再度拿起劇本,再度投身拍片領域。
《兜兜風》主要描述,充滿惡習與劣根性的是百貨夜間保全阿瑞,日常生活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向前妻調頭寸,以及向配置在商場中的假人訴苦。而阿瑞的兒子則是在電影院院打工,生活也和父親依樣索然無味,除了與壞朋友打交道,單戀已有外國男友的同事或許就是他生活中的少數樂趣。這對父子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相依為命,是彼此的生活出口,也是對方生活的某種寄託。
《兜兜風》有多個畫面都在南台灣的高雄取景,海的鹹味、暖的氣味還有屬於南部街道的咆哮也是隨片附贈,也希望你會像喜歡這座城市一樣,喜歡這部作品。
筆直前進的兩條平行線
偶爾並行,也伴隨著少數的微小碰撞
雖然是兩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但他們卻僥倖以父子身份維持某種聯繫。平淡的日子讓兩個人活得宛如兩條平行線,然而生活中各種的意外卻讓他們撞擊彼此。
這種衝撞是微小的,機率也是微小的,有些平淡無奇卻也意義非凡。
靠岸後的渡輪頭,你的下船和我的登上甲板
我進房門,你進廁所
我煮晚餐,你買鹹酥雞
桌上的晚餐與垃圾桶裡的鹹酥雞
一切的浪漫都始於我想簡單平淡地生活,而你則限制不了自己的張狂的慾望與不羈。
你的不堪,由我來揹起
但未來 我不確定
你難堪的處境是你這輩子無所事事的累積,而我也只是碰巧騎上一台拋錨的機車,也碰巧遇見了你。不論是在路邊,還是在生命裡,我都會將你背起,而我也只能將你背起。
我們是不同的個體,卻用不同的形式,塑造同樣匪類的自己。以父為名,也以子為名,以窮困自居,以貧乏自嘲。我自始自終都試圖揶揄我的生命,接著更加嘲笑你的生命,然而到了某個時候,我最終都會將你背起,就算腳軟,也會用拖的。
畢竟,此時此刻的我們也只有彼此了啊!
這是一部描述生活與父子關係,甚至是親子關係的作品。或許有些人會因爲類似的劇情因此被投射,但這般的既是感或許也是某些人自我療傷與救贖的契機。

『我們都熱衷表象,卻忽視核心。這裡說的是少數非主流和極少數商業,或許有些主觀的電影筆記。不區分受眾,不顧及特定族群喜好。更新速度極慢,頻率極低,且品質難以保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影視產業,能把前作IP搞爛的作品不在少數,能夠超越前作的電影更是寥寥可數。然而有一部作品似乎成功了,它是《捍衛戰士:獨行俠》,它也讓我慶幸,我這次看的不是隔壁棚的恐龍打架(雖然我真的還沒看過。抱歉了,恐龍迷們)。
以戰爭為題材的作品不在少數,其中八成會聚焦在火光十色,血肉橫飛的場景。但以孩童的目光包裝整部作品,反而增加了我進戲院的動力,而這部作品就是《黎巴嫩的天空》。
不少作品會以向過去致敬的作為題材,如何探討失去這件事已是在創作過程中的功課之一,以往類似的作品大多圍繞在失去家人、失去愛人、失去童年、失去金錢或是失去家鄉這些看的事情上,然而失去某種群體共同的回憶或象徵不也是一個滿浪漫的題材嗎?《仰望星空的男孩》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電影產業的歷史長河中,以同志作為主要題材的作品不在少數,每部作品的表現方式也都有所差異。在多數電影著重在女【性工作者】的血淚下,《金錢男孩》選擇了更加非主流的【男同志】性工作者作為撐起劇情主軸的要角。演技持續提升的主演柯震東不僅讓主角-飛更加立體,也撐起了整部作品,甚至有種《春光乍洩》的既視感。
在神秘空間拜放桶子,踏進田地裝一點、踩浪裝一點、眺望遠山裝一點,觀察行人與花草對話各裝一點、玩貓裝一點,剛剛下的雨積滿了水,突破表面張力後,溢出多一點算是一點,多出來的留給明天。喔,那不是水,是靈感。 鑄造者署名 --陳佾煒
相信不少台灣人對於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的新聞畫面,散佈在每個城市角落的連儂牆,甚至是總統大選期間持續放送的競選廣告,都是某種對有權者殘忍行徑與霸道的控訴,而《時代革命》也是如此。【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應該會讓不少人聽著就高潮,但我很討厭...
在影視產業,能把前作IP搞爛的作品不在少數,能夠超越前作的電影更是寥寥可數。然而有一部作品似乎成功了,它是《捍衛戰士:獨行俠》,它也讓我慶幸,我這次看的不是隔壁棚的恐龍打架(雖然我真的還沒看過。抱歉了,恐龍迷們)。
以戰爭為題材的作品不在少數,其中八成會聚焦在火光十色,血肉橫飛的場景。但以孩童的目光包裝整部作品,反而增加了我進戲院的動力,而這部作品就是《黎巴嫩的天空》。
不少作品會以向過去致敬的作為題材,如何探討失去這件事已是在創作過程中的功課之一,以往類似的作品大多圍繞在失去家人、失去愛人、失去童年、失去金錢或是失去家鄉這些看的事情上,然而失去某種群體共同的回憶或象徵不也是一個滿浪漫的題材嗎?《仰望星空的男孩》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在電影產業的歷史長河中,以同志作為主要題材的作品不在少數,每部作品的表現方式也都有所差異。在多數電影著重在女【性工作者】的血淚下,《金錢男孩》選擇了更加非主流的【男同志】性工作者作為撐起劇情主軸的要角。演技持續提升的主演柯震東不僅讓主角-飛更加立體,也撐起了整部作品,甚至有種《春光乍洩》的既視感。
在神秘空間拜放桶子,踏進田地裝一點、踩浪裝一點、眺望遠山裝一點,觀察行人與花草對話各裝一點、玩貓裝一點,剛剛下的雨積滿了水,突破表面張力後,溢出多一點算是一點,多出來的留給明天。喔,那不是水,是靈感。 鑄造者署名 --陳佾煒
相信不少台灣人對於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記憶猶新,歷歷在目的新聞畫面,散佈在每個城市角落的連儂牆,甚至是總統大選期間持續放送的競選廣告,都是某種對有權者殘忍行徑與霸道的控訴,而《時代革命》也是如此。【今日香港,明日台灣】,這句話應該會讓不少人聽著就高潮,但我很討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初戀之所以刻骨銘心,不是因為像史詩電影一樣偉大,而是因為那時的我們對愛還一無所知。直到那個人出現,教會了我們什麼是愛,或愛不是什麼。 他或許沒能跟我們繼續走下去,但我們卻帶著他給予的愛,繼續往前進,長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觀與世界觀,難以否認,全部都與那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因為角色平面,所以顯得其他部分特別用力,比方用雞蛋敲頭的橋段、阿邦與緬甸妹淡淡的情愫、甚至是以money姊這個跨性別的角色凸顯他們的邊緣性都呈現鑿斧之跡,尤其刻意放入兄弟間的「同志情誼」,時不時埋入兩人裸身同睡、彼此凝望的線索,更在money姊生日時設計共舞的情節,背景音樂則是鄧麗君的「千言萬語」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這張圖片是1993年由萊思霍斯壯Lasse Hallström導演的電影【戀戀情深】,主角是強尼戴普,他飾演的吉伯特是家中的長男,在一個沒什麼生活變化的美國小鎮超市打工,有個小腦麻痺症的弟弟,也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亞尼,曾經是老師的姐姐
Thumbnail
世間萬物皆無常,智者要我們要學習對無常習以為常。生命有限、財物有時,生活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來來去去,我們要讓境隨心轉,沉穩的心就不會時而恍惚、時而不知所措。 從小生長在貢寮海邊的阿丁,退伍後就到台北市工作,二十多年從來沒有想要回鄉,因為貢寮屬偏鄉,要在家鄉找工作不容易。然而,父親往生了,家中剩
Thumbnail
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是一部描述兩家單親家庭走向多包容與和諧的溫馨家庭電影。在非洲度假的過程中,父母與小孩們逐漸互相瞭解、磨合,並終於形成一個新的家庭。影片呈現了愛、犧牲、以及原始動物生態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觀眾反思家庭和社會的溫暖與缺失。亞當山德勒精湛的演技也讓這部片成為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Thumbnail
去年冬天,難得和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笑說,其實是為了吳慷仁而來的呢!原本只稍稍看過預告的我,沒想到會在電影院裡止不住地落淚。明明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卻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尤其當阿迪對阿邦說:「他們不要我的時候,只有你要我,現在連你也不要我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真的好沉、好重。如果可以,沒有人想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結合華文、日文與台文的短篇小說集。小說情節涉及台灣的鄉土與人情世故,描繪小鄉的遲緩日常,與庶民的生活小景。九篇故事就像是自家與鄰居的生活縮影:村里長競選、漁民日常、返鄉回老家的那些未婚與離婚的中年人。一小片,再接著一小片,彷彿是曾經口耳相傳過的隻字片語,散落在晚飯的閒談間。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因為角色平面,所以顯得其他部分特別用力,比方用雞蛋敲頭的橋段、阿邦與緬甸妹淡淡的情愫、甚至是以money姊這個跨性別的角色凸顯他們的邊緣性都呈現鑿斧之跡,尤其刻意放入兄弟間的「同志情誼」,時不時埋入兩人裸身同睡、彼此凝望的線索,更在money姊生日時設計共舞的情節,背景音樂則是鄧麗君的「千言萬語」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這張圖片是1993年由萊思霍斯壯Lasse Hallström導演的電影【戀戀情深】,主角是強尼戴普,他飾演的吉伯特是家中的長男,在一個沒什麼生活變化的美國小鎮超市打工,有個小腦麻痺症的弟弟,也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的亞尼,曾經是老師的姐姐
Thumbnail
世間萬物皆無常,智者要我們要學習對無常習以為常。生命有限、財物有時,生活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來來去去,我們要讓境隨心轉,沉穩的心就不會時而恍惚、時而不知所措。 從小生長在貢寮海邊的阿丁,退伍後就到台北市工作,二十多年從來沒有想要回鄉,因為貢寮屬偏鄉,要在家鄉找工作不容易。然而,父親往生了,家中剩
Thumbnail
電影《當我們混在一起》是一部描述兩家單親家庭走向多包容與和諧的溫馨家庭電影。在非洲度假的過程中,父母與小孩們逐漸互相瞭解、磨合,並終於形成一個新的家庭。影片呈現了愛、犧牲、以及原始動物生態之間的對應關係,讓觀眾反思家庭和社會的溫暖與缺失。亞當山德勒精湛的演技也讓這部片成為值得推薦的好電影。
Thumbnail
去年冬天,難得和友人去看了這部電影,我們笑說,其實是為了吳慷仁而來的呢!原本只稍稍看過預告的我,沒想到會在電影院裡止不住地落淚。明明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兩人,卻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尤其當阿迪對阿邦說:「他們不要我的時候,只有你要我,現在連你也不要我了嗎?」 那時候,我的心真的好沉、好重。如果可以,沒有人想
Thumbnail
在瀨戶內海島嶼上,高中生曉海和櫂機緣巧合下相遇。曉海的父親住進情人家裡,留下曉海照顧抑鬱寡歡的母親;櫂的母親為了追求戀情來到這裡,在不同的男人之間徘徊。兩個家庭的「不正常」在保守的島上迅速傳開,流言蜚語卻讓曉海和櫂更加靠近。世界上善與惡、好與壞的分界線也越加不明。 只能從手牌裡選擇最不想放棄的東西。
Thumbnail
  本片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男配角、原創電影音樂、造型設計獎,並入圍女配角、美術設計、原創電影歌曲獎,共七項。背景設定在股票從兩千點狂飆至上萬點的1989年,描述一對單親父子家庭;父親廖泰來(劉冠廷 飾)從事餐廳外場服務生,與11歲的兒子廖界(白潤音 飾)過著夢想存錢買房開理髮店的租屋
Thumbnail
結合華文、日文與台文的短篇小說集。小說情節涉及台灣的鄉土與人情世故,描繪小鄉的遲緩日常,與庶民的生活小景。九篇故事就像是自家與鄰居的生活縮影:村里長競選、漁民日常、返鄉回老家的那些未婚與離婚的中年人。一小片,再接著一小片,彷彿是曾經口耳相傳過的隻字片語,散落在晚飯的閒談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