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以田野為師 引藝術入鄉

文 / 白屋藝術村
「白屋。藝術村」位於高雄市橋頭糖廠內,原區位為1901年建造的招待所,橋頭糖廠自80年代結束生產後,留下一片百年森林林相,園區內百年大樹和日式宿舍相輝映,構成一幅宮崎駿筆下的迷人場景。
2008年,是橋頭糖廠命運多變的一年。高雄捷運相繼開通,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百年廠區卻面臨拆除破壞的危機。所幸,一群原本在南台灣各自努力的有心人士集結起來,合力承租位於橋頭糖廠的白屋,希望透過民間自發性的認養與空間營造提供一個對環境友善、具備文化疊層與生活美學厚度的示範基地,儘管租金高得嚇人,修復過程所投注的人力、物力與經費還在直線攀升,卻是這群人實踐理想重要基地。
完整林相兼具自然與人文美感
橋仔頭糖廠為百年糖廠,建立規劃之初,以南洋植物園作為園區種植想像。100年後,製糖工業退場,卻留下平地森林的林相,重要資產「樹」成為橋頭綠肺,擁有許多日治時期的古蹟文物。
在廠區內林木蓊鬱,因製糖而免於開發的破壞。糖廠內樹齡在九十歲以上的老樹多達數十棵,生活區的雨豆樹劇場,非常適於戶外文化活動表演。除此之外,橋仔頭糖廠位於中崎溪(官方名稱:典寶溪)畔,有豐富完整的生態,除了植物近四百種外,鳥類有五十餘種,其餘昆蟲則繁不備載。為一良好的森林表演場所且兼具人文生態之美。
白屋藝術村推動環境教育目標
以長年環境教育經驗逐步落實環境教育法之精神,與大眾共享白屋環境教育生活美學空間。
2012年10月「白屋藝術村」獲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全台第一個以環境藝術教育與工程減廢為教學目標的環教場所。
透過課程設計影響,發覺環境議題,深耕社會各面向的教育影響,媒合對環境議題有興趣的企業,啟動社區建構環境教育基地的可能性與方法;學校教育則以橋仔頭糖廠藝術村則提供環境教育養分的培育基地,鼓勵環境教育在環境中學習。
2008年自力修復糖廠內長期遭到棄置的招待所(建於1901年),並藉由美學概念與工程廢棄物的運用,結合大專青年設計課程,展開屬於台灣當代的美學空間的環境重建工程。
梳理在地資源 建構活化的新可能
「嚐土地的甜,解放內心的野,以田野為師」為培力宗旨,帶領年青人「藝術下鄉」,以社區環境議題與歷史紋理切入,梳理在地的環境資源與社區特質,融合藝術創作或文化儀式為社區帶入新亮點;先勞動而後思考,翻轉學校的教育體制,以生活的模式了解在地,再針對當地的需求建構出地方性建築或活化在地產業的可能,並建立起跨世代對話的基礎。
2015年6月,獲得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更獲經濟部工業局-創意生活事業,備受國內環境教育專家學者肯定,本設施場所亦於2020年通過行政院環保署109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獲得環境教育各領域學者專家之專業建議與讚許。
「環境教育」再環境中學習,歡迎3~99歲常民一起,共享白屋藝術村,綠色生活美學場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