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走一趟暌違13年的南橫:我的首次重機小環島

2022年5月1日,睽違13年的南橫公路全線通車,可謂國內旅遊一大事件了。既然都要從北跑到南了,何不乾脆趁直接來趟環島呢?就這樣,跟著女友踏上了兩天826公里、我的重機的第一趟遠行,走了南橫、走了每來必走的193縣道,也把舊蘇花好好走了一遍。
兩個人傻傻地就這麼上路了。
兩個人傻傻地就這麼上路了。

事隔13年重見天日,南橫的美麗與哀愁

為什麼南橫通車讓人趨之若鶩?
編號省道台20線南橫連通著高雄與台東,從1968年動工、直到1972年正式通車,全長約204公里。2009年的八八風災重創中南部,地質脆弱、依著邊坡的南橫公路也受到嚴重摧毁,多處崩塌,在近13年的重建後正式開通,也難怪大家會想一窺這個危險而美麗的山路。
不過,南橫公路向來不是一條觀光公路,對於高雄桃源、台東海端鄉利稻部落兩地的布農族人或深山居民來說,這更是一條維繫情感、對外聯絡的要道;位於台東海端的天龍飯店,當然也只能在八八風災後刻苦經營,或許我們在欣賞大自然的同時,也該理解這背後的艱辛。
南橫的美麗中隱藏著多少的血汗雨淚。
這年9月花東強震襲來,南橫又封路了一陣子,修復之間,這條公路也在提醒我們些什麼吧。

向陽崩壁震撼十足

選在梅雨季節出發,其實也是有些擔心的,好在天氣不錯,兩天下來除了午後雷陣雨有點狼狽之外,其他時間老天爺都挺賞臉的,給的是藍天配白雲。因為時間有限,這次的行程安排決定西進東出,第一天就直接到關山住,第二天走花東北宜騎回台北,完成微微切西瓜的小環島。
清晨七點左右,就已經順著台三線來到台南玉井,從這裡正式接到台20線南橫公路,進入高雄甲仙。
適逢假日,一路上的人車還挺多的,過了西進的最後一個加油站:梅蘭加油站後,山路越來越狹窄,但映入眼簾的風景也越來越廣闊清晰——走走停停的狀況也越來越頻繁,臨停的車多了、想拍照的人多了、交通也有點塞了。看著路邊人潮,心想也沒必要跟大家在這湊熱鬧,於是我們選擇直奔埡口而去。
過了大關山隧道,終於來到了高雄與台東的縣界:埡口。停好良駒、剩下的就是漫步在這條公路上了,而這當中最震撼的,當屬向陽大崩壁。
地質脆弱、地震風災頻繁等因素,再加上哈里博松溪向源侵蝕了力量,形成了向陽大崩壁落差達到800公尺的巍峨氣勢;向陽大崩壁底下的南橫公路過去多次遭土石流沖毀,直到後來在路基下方以貨櫃搭建擋土牆才緩解了這種狀況。站在南橫公路上遠眺,才知道自己是多麽渺小。
向陽大崩壁讓人印象深刻。
過了午後山區風雲變色,下起滂沱大雨,我們趕緊下山,可惜了東邊的景致沒能好好欣賞,路過的天龍飯店、利稻部落都沒有停下來紀錄留念一下,只好下回再來相見了。一頓暴雨狼狽下山,來到初來橋後大雨終於歇息,映入眼簾的是金黃色的稻浪,是啊!現在正是季節,撫慰了剛剛疲憊的身心靈,再配上在地的池上便當,今天可夠心滿意足了。
花東縱谷總是那麼撫慰人心。

再遊193、完成舊蘇花的缺失路段

遊玩花東縱谷,不外乎是看山的台9線與賞海的台11線兩條路,但是在縱谷山脈西側的193縣道才是我的首選,這裡有稻浪、阿美族部落的熱情,無盡的山巒景緻,還有阿勃勒可以欣賞。
上次來的時候就已經因為阿勃勒而意外一次,但是這次仍然是花季期間,花開的比上次還多,沿途上也有許多因此而停下拍照留念的遊客。
193縣道的阿勃勒。
不過這次北上走花東回台北還有個小小目標:全程走完舊蘇花。
這裡的舊蘇花公路,指的是現在的台9丁線,一來這條路更能好好欣賞蘇花斷崖以及太平洋的蔚藍,二來自從蘇花改建好後,這條路有更清幽了,對於一個騎車愛好者來說無疑是福音。
當然了,還是不太懂交通部為什麼要在省道搞什麼車種限制。
雖然一直以來都是走舊蘇花,但是其中一段是以前不曾騎機車走過的,也就是仁德車站與崇德車站中間仁水隧道的外側,因為仁水隧道可以走125cc的機車,再加上道路設計的關係,總是莫名其妙就騎進隧道了。
這次刻意繞進了這條小路,雖然說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景——因為整段路都很美——不過因為上述原因,這裡的車子更少,很適合靜下心來看看海。甚至,還能看到去年嚴重的太魯閣事件事發地。
連兩天的尾聲都遇上大雨,不過在北宜公路上,看到了這趟旅途唯一一次的彩虹,也為這次小環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