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單一職稱定義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無論是在私人或是應酬的場合,最常見的自我介紹都是由自己的工作當切入點,也就說我們習慣於用一個人的工作來定義自己和別人。不同的職業也成了人與人交往方式的捷徑與標籤,某某是個醫生,那麼他應該很認真、聰明,某某是個律師想必他辯才無礙,某某是個工程師,他做事一定嚴謹。
這樣的做法不但用了專才大於通才的一種價值觀,更淡化了個人興趣和個性的重要性,我們把自己與主要的生財方式畫上了等號。也許在一個人人皆可找到自己Ikigai(存在理由)的理想社會裡,在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就等我比畢生最大的熱誠的架構下,這樣的自我介紹還說得過去,但現實社會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存在理由?
一個人人知道自己Ikigai的社會是個烏托邦
如果我們摒除了使用自己工作頭銜的這個捷徑,我們知道自己是誰嗎? 我們會如何形容自己、以及那些我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做的事? 我想用個角度去思考就會發現用職業來定義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侷限、且有一點偷懶的做法。他抹殺了我們的獨特性,當我是一個醫生,我只需專注在一切跟醫學有關的事情上,扮演好醫生這個角色我就能夠給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個交代。這樣是不是有點浪費只走一遭的人生。
許多人除了職業外的另一個角色,就是自己在家庭結構中的頭銜,一個爸爸、媽媽、女兒、兒子、先生、太太,但這通常只做到了闡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工作和家庭裡的兩個頭銜以及它們所帶來的職責佔據了每天的全部,人生的一切,除此之外,很多人找不到其他可以定義自己的方式。
自從開始freelance後,我更意識到拿回定義自己主導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雖說策略師是我預期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沒人規定我一天要花多少時間在這份工作上,更沒有合約限制我可不可以有其他的工作,我不再被迫把每天最精華的時間和最主要的精力花在某件事情上,那麼我何不同時進行許多不同的initiatives, 一次戴多頂帽子,打開更多可以定義自己的方式。
小小的觀點轉變,讓生活突然從一個只能全速往前的隧道,變成了一個有許任意門的大廳
雖然這聽起來只是一個小小的觀點轉變,但這個對待生活的新看法,突然從一個只能全速前進的隧道,變成了一個有許多任意門的大廳。原本等待新研究案子的時間是個空檔、一個downtime、一個沒有主動權的空窗。但當策略研究工作不再是我唯一定義自己的方式時,同樣的時間變成了另一個我上工的時間,這時我已戴上了blogger、作家的帽子,全神貫注的做好我眼前的事情。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在心流(Flow)這本書中提到,幸福就是縮短自己的期待值和現況距離的過程,戴著作家帽在Ikigai中的我把原本的dead time 轉換為向幸福更邁進一步的投資。
就這樣的一個念頭轉變,最近的我雄心壯志的寫下了幾個我想要定義自己的方式: 精通三國語言的人、旅遊blogger、作家、珠寶設計師,當然這同時,我還會繼續努力地當個策略師。對我來說有沒有透過這些定義自己的方式得到金錢的酬勞並不重要,但我期許他會讓我成為一個更豐富飽滿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倫敦策略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辭掉了一個在外表看來光鮮亮麗的穩定工作的我,決定開始當自己的老闆,開始freelancer的生活,這是一個倫敦菜鳥freelancer所遇到的挑戰。
辭掉了一個在外表看來光鮮亮麗的穩定工作的我,決定開始當自己的老闆,開始freelancer的生活,這是一個倫敦菜鳥freelancer所遇到的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探討了三種不同的職業心態:為收入負責、無償貢獻以及自我實現。透過個人經歷,作者分享瞭如何從單純為薪水工作,轉變為更具價值和意義的職業態度。本文強調了積極承擔責任能夠促進個人成長,以及對社會的貢獻,最終實現職業的全面成功,並不是單純以金錢為唯一標準。
Thumbnail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希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這不僅僅是關於薪資、福利或工作環境,更涉及到自我品牌的建立。了解自己的職場身份,並且根據自身目標進行調整,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定位自己並提升職場競爭力。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人設思考法」來打造職場品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做過的工作很多,樣樣通卻樣樣鬆?你多才多藝,卻無法整合?單調的工作內容總是讓你無法忍受?懷疑自己終其一生能否找到天職? 別擔心!你可能是個「多重潛能者」!
Thumbnail
前言 世界需要的是「你」,而不是你認為「應該成為」的人 在職涯轉換之際,這本書正是我在翻閱的書籍。 作者是一名美國的職涯規畫師,曾經從公司助理成為了五角大廈中的年輕主管,是她的夢幻職業。然而當她開始工作之後,感受到的種種痛苦和不協調,迫使她思考這是否真為她所追求的。 也因為這段經歷,使他成了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包括我,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自雇者,這也是中年級朋友發展職涯第二曲線可行的做法之一,但在展開行動之前,仍然有些事必須先思考,才能順利展開自雇生涯。 特別是當習慣了把自我認同和工作綁在一起,就是把自尊和自我價值和工作掛鉤。工作表現好時,我們的自我認同就堅若磐石,但要是情況不順利呢?會減損自己的價值嗎?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