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自我:自我探索與成長的重要性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我們進入大三大四,我開始注意到一個現象:我們不再談論自己是誰,而是只談論自己從事什麼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我終於找到了一個能恰如其分表達這個狀態的詞語:

「花了幾年時間發散的自我探索,終於有了第一次的收斂,重新定義了自己是誰。」

最近我發現,原來大多數年輕人關注的問題是「我應該做什麼工作」。

這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源自於我們對問題起始點的不同定義。當我們滿心歡喜地分享著自己的成果,以及我們如何重新定義自己的經驗時,卻常常遭到理解不足的眼神和搖頭。

這兩種定義並不相互衝突,甚至可以相互補充。然而,我們感到疑問的是,為什麼我們呈現出來的成果不能被接納和重視?

為什麼我們現在只談論自己的工作,而不再討論自己是誰?

為什麼每個獨特、複雜、無可替代的個體逐漸被學歷和頭銜所模糊?我們只看到由工作、學歷和頭銜所組成的面具,而已經忘記這些面具下面的靈魂是什麼樣子了。

我認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1. 人們經常忘記建立界線,忘記自己和工作的關係,直接將工作(或其他有助於生存的事物)視為自己。
  2. 外部環境或市場機制的強化導致我們過度重視某些價值,而忽視其他價值。例如,了解自己是誰似乎不那麼有價值,而考試成績則被重視。學校花費大量時間教授數學,卻忽略了舞蹈課程。
  3. 我們習慣於二元化和線性思考方式,儘管這種思考方式在某些情況下有助於生存(例如判斷危險,迅速做出逃生決策),但我相信我們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在回答人生問題時套用公式:「我是誰,看看我的工作/學歷/頭銜就知道了」。

我們擁有處理更複雜問題的能力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多。讓我們勇敢地挑戰更加不確定、更加複雜的問題吧!

24會員
99內容數
哈囉!我是冠彰,大家都叫我袋鼠。 從高中開始到現在不斷走在教育的道路上,意識到教育、社會與全球是息息相關,然而有太多結構性問題讓我感到困擾與煩憂。未來將成為#社會助人教育NPO工作者,期待在教育、社會、城鄉、永續以負責、毅力與省思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助人的永續人才」道路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