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是一種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今早的商業週刊又看到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文章標題,該標題作者由記者採訪習慣去探討一個立即記錄的習慣,對形塑一個作者工作效率的重大影響。習慣對於生活乃至於成就的影響,早已有相當多的著作探討,筆者自己也實驗多年,確實感受到習慣隨著時間逐漸發酵的強大力量,事實上在人生的道路上,筆者也常常有茫然、迷失的感受,每每感到惶恐時,運動、閱讀、檢視習慣是筆者走出迷惘的重要工具,且屢試不爽,今天也趁這個機會,既是檢視,也是分享筆者這幾年來的習慣。

學習習慣

參與國家考試,最大的收穫除了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外,至今仍讓筆者受用的就是養成學習,而且是系統性學習的習慣,補習班每堂課都傳授相當高質量的知識,如何短期內吸收、內化、並形成長期記憶是考試成敗的關鍵,在考試期間筆者已經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往後的十年中,維持持續學習的習慣,無論是參加各種講座、取得更高學歷、抑或是挑戰下一個考試,運用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習慣,都能有效的掌握重點,加強記憶,進而有效運用。
最近又要進行法拍屋的點交程序,距離上一件法拍屋點交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事情,團隊對於點交的法律程序都有點生疏了,但我還是能持續掌握整個流程並提供意見,整理知識的系統功不可沒。

記帳習慣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財富自由的願景亦是從省下第一筆錢開始,還記得在遙遠的十多年前,與剛開始同居的女友,亦是現在的太座立定要完整存下其中一方薪水的儲蓄目標,並從那時開始記帳,三年內存款已超過百萬,五年左右可投資住房以外不動產,十年投資建案興建,十五年開設旅店、建設公司...至今記帳的習慣仍進行中,但也從傳統的日記帳,擴充成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每季追蹤財富成長情形。
一個習慣往往會是累積數年後,突然在某個時刻迎來爆炸性的回饋,就以儲蓄來說,爆炸性的回饋約莫來自於五年前左右,收入突然大增,面對著突然增加的收入,我們也短暫的陷入了花費的陷阱,但多虧了記帳的習慣,奢侈了兩個月後,就在定期的帳務檢視中驚嚇成長的消費,而快速將消費習慣調整回正軌。

筆記習慣

在銀行的企金部門擔任ARM時,銀行發了一本有年、月、周、日計畫格式的萬用手冊,也開啟了自己使用筆記本規劃行程,記錄生活的習慣,原本最主要是用來規劃行程,後來開始也用來記錄每天的想法、心得,並隨著新的管理知識的加入,擴充了屬於自己的紀錄方式。
如今除了書局買的到的時間計畫表格外,後方安插了許多屬於自己的人生熱點紀錄:財務自由、自我成長、家庭和諧、身心平衡、人脈擴展,以及每年要記錄的七個成就、五個檢討、三個展望,而這個筆記,也成為實踐所有習慣的基礎。

助人習慣

助人的習慣是打開人脈的大門,不預設回報立場的助人習慣更能避免錯失可能的機會,有人或許認為無差別的幫助他人,總有一天會因為幫助他人而筋疲力竭,但如果沒有透過助人,事實上我們很難去了解幫助的對象是否值得自己付出,而在這十年的實踐中,筆者透過剛開始無條件的付出,得到的機會遠遠大過被捅的刀,也因此培養了無條件地幫助他人,但在幫助的當下,仔細觀察的習慣。
助人也是筆者觀察到公務員最普遍的性格弱點,因為其工作性質強調不犯錯甚於成長,而且害怕圖利、害怕背書,結果是涉及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非常吝於幫助他人,你本應該藉由本業知識打開世界的機會,結果反倒因為怕事而自廢武功,非常可惜。

量體重習慣

肥胖非但是健康的殺手,在全面性競爭的時代,你需要所能獲得的所有優勢,外表自然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通常身形肥胖,他人對你的第一評價可能是慵懶、不自制,相對的,如果能維持一定的身形,在外型上往往就能取得先機。
雖然外表可以透過許多方式加值,如服飾、名表、名車等,然而維持身形,成本低、效益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獲得無價的健康,而這一切,只要從一個小小的習慣出發,就是每天早上站上體重計,時刻提醒體重問題的存在,自然會衍生其他有影響力習慣的動機,如卡路里紀錄、運動、節食等,所以不要等了,誠實面對自己的體重吧。
卓越是相對的詞彙,卓越的定義每個人都不相同,筆者的成就對於多數人包含我自己,都還稱不上卓越,然而追求卓越確是個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習慣,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所養成的每個習慣,只要再加上時間的壓力,都有機會淬煉成璀璨的寶石。
寫到這裡,想檢討的習慣也檢討的差不多了,除了以上已經具備的習慣外,還在掙扎著養成的習慣是早睡、冥想、看屋、溝通魅力,至於你,如果不知道從何開始養成習慣,筆者推薦不如就從記錄每一天開始吧,養成習慣前,先知道自己如何過生活,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後,找到方向,就更容易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事公務員10年後的Andy,好不容易累積了一小筆錢,兩個小事業,毅然選擇不再為五斗米折腰,離職後在自由市場森林中闖蕩,繼續尋覓財富自由的密碼,一點點興奮、一點點心酸,盡在此處跟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資本市場狂歡派對結束,面對大幅修正的指數,許多財富自由的謊言被戳破,畢業文齊發,正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投機心態,以及在市場的定位
餐廳應該是筆者至今的創業經驗中,面對最多不確定感的項目,餐廳有品牌更迭速度快,資金回收也很快的特性,成功的餐廳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快速回收資金,雖然品牌的高峰期很短,但存的的三~五年間很可能能夠將資本額翻好幾倍,但也因為高獲利,低門檻的因素,進入者眾多,倒閉者更多...
資本市場狂歡派對結束,面對大幅修正的指數,許多財富自由的謊言被戳破,畢業文齊發,正好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投機心態,以及在市場的定位
餐廳應該是筆者至今的創業經驗中,面對最多不確定感的項目,餐廳有品牌更迭速度快,資金回收也很快的特性,成功的餐廳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快速回收資金,雖然品牌的高峰期很短,但存的的三~五年間很可能能夠將資本額翻好幾倍,但也因為高獲利,低門檻的因素,進入者眾多,倒閉者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習慣是每天都跟人們息息相關的一件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就是健康的基礎。然而其實習慣是一件必須常常檢討的事情! 有人說一個良好的習慣能讓工作事半功倍,當然這也沒錯,比如說物歸原處的習慣,保持整齊的習慣,然而這只是很基本的事情,根本談不上對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效率更為積極作用的是另一件事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人生最棘手的不是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了該怎麼面對! 🟧隨筆,習慣致勝 在閱讀「習慣致勝」時可以明顯發現你能不能走在進步的路上,天賦或智慧其實不是主要的重點,重點是在於你有沒有辦法透過習慣改變自己。 我閱讀後的其實發現,優秀的人總是具有行動派的特質,他們不會過度被細節束縛,不會被完美主義綁架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很多人有「習慣」,有的人是「好習慣」,有的人是「壞習慣」。好習慣是會做早晚定課、誦經修法,父親、母親生日或長輩的忌日都會去放生、打齋,有這些習慣。我朋友前兩天跟我講,他說:「我有一個習慣,只要讓我看到出家人,不管多少人,我一定就供養錢在他的缽裡,除非身上沒錢,不然我都供滿為止,一位都不漏掉。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