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誤解與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日積月累、聚沙成塔

才能成為個體在無意識之間就能做出的事情

才能被稱為習慣

宜經過一段有認知、有意識的察覺自己在做什麼的操作之後

因為高頻率的不斷接觸該領域的操作

熟能生巧、不斷累積自己的熟悉指數

直到自身逐漸可以不知不覺的就做出以往需要有意識、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認知才能做的事情

此時自己就已經養成了習慣(或慣習)

習慣的形塑並非一、兩天就能鑄成

甚至長期以來都在接觸、訓練也不一定能達到熟悉的地步

成為真正的慣習

也許每一次在做該事時還是會感到彆扭、卡卡不順手

還是必須要有大腦的認知介入、知道(而且是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為何

才能順利完成

然而習慣一旦養成後

即不需要藉由大腦干預、內心動力驅使

自己的身體就會發出一些訊息

敦促、致使自己做出一般人無法如此順利做到的事

因為此時動作行為已太過熟悉

不需要大腦的思索忖度、意識的存在與涉及、甚至內在的態勢與心境

因為已經成了習慣性動作

因此身體就會好似自己有了生命一樣做出熟悉的動作、行為舉止

有時回頭看

還會驚訝於自己怎麼順順的就做了這麼多

而自己在過程中卻渾然不知

甚至好像中邪或夢遊一樣無意識的做出了許多自己平常就會做、還十分熟稔的事

習慣應該是如此的自然、不假思索

並非在有大腦控制、介入思緒的情況下做出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事

許多人設立擘劃的每日必做待辦清單中的事項

雖然事物繁雜瑣碎、甚至有些小事微不足道、不做也沒關係(卻還是列入每日待辦清單當中)

但每個人卻還是都會照做

乖乖的根據步驟依序完成

絲毫不敢逾矩或有不遵守事情處理先後順序規則的心態與實際行為

畢竟這是自己規範、設定的計畫與規律事項

現今受到社會上大眾共同對於「自律」與「身心靈健康的生活」的想像

許多人都認為設立一個每日待辦清單

並且乖乖的依樣照做

就是叫做自律

甚至能使其成為習慣

讓自己通往時間管理大師的終極成功目標

或逼自己每天一定要運動幾分鐘

重訓、慢跑等等各種大眾推崇的「流行」運動方式

就叫做自律、規律健康的生活

他們以為只要遵循自己設立的規劃事項

時間到了就應該要做什麼事

長久這樣過下來

就可能成為習慣

甚至讓自己的生活規律、自在又健康

即使這些事項其中有某些根本雜碎細微、無助益於個人的身心靈成長、事業成就及生活品質

還是要照做

因為這樣才能叫做自律、規律

其實自律的定義已經被現在許多社群媒體或輿論大眾混淆誤解

撇除掉跟風

許多人認為的自律、規律太過單面向、淺層表象、扁平又只注意象徵性物件

只不過是將一件件事情堆疊在一起

說服、限制、逼迫自己每天都一定要做到這些事

才善罷甘休、心滿意足

不至於有罪惡感或愧疚、力不從心

這其實只不過是一種心態的建立與轉移而已

這種對於自律的謬論與錯誤思維

繼而影響大眾對於習慣的看法見解、觀點與解讀模式

認為每天做同樣的那些事

長時間攢累就會成為習慣

但其實習慣的定義有兩種

其一為是自體適應了某環境或事情的操持(某人習慣了做什麼事或習慣了在哪裡生活,但不在我討論範圍內)

另外一種概念是人當一件事情接觸的頻率夠多、程度夠強

久而久之自己就會無意識的操作

不需要大腦認知、心態干擾、意識到自己正在做什麼事物、做到哪裡

身體就會無意識做出平常都會做的事情

就代表已形成習慣

畢竟需要大腦介入才能做的事往往都是新穎、陌生的

以往沒有做過、身體感到不熟悉的才會需要大腦指導引領、告訴身體要有什麼動作

而習慣行為則不需要

但許多人認知中的自律

其事物的處理與活動實踐縱使也是長期照做、高度接觸

但其實還是有意識的操作

刻意安排時程與做事的項目

大腦意識無法真正「放下」、交由身體自己操使

也許若失去大腦操控與意識的主宰

自己根本就不會做那些事項

因為他們的自律只不過是自我束縛、自我規約

大腦要求自己在若干時間若干地方須做出某件事

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習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entzeur(aka 邱胤瑋)的沙龍
9會員
840內容數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4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10
「萬事起頭難」這句話一點都沒錯。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2024/06/09
每個人在若干時刻都能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日常生活發現習慣容易中斷,後來發現自己中斷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 「不知道這習慣是為了什麼?只因看到大家都說這是好習慣,所以才執行。」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這是本教導你如何建立習慣的工具書,裡面有大量的方法可供你挑選適合的來做使用。這也是我目前看過講解「習慣養成」最完整的書。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Thumbnail
當我們建立習慣之後,我們的某些行為會自動化,自動化的好處,是我們會越來越熟悉這一個行為;但缺點則是隨著自動化程度越高,我們會落入無意識的行為。也就是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之後,我們對於回饋會變得不敏感,我們不會注意到要如何讓這個習慣變得「更好」。James Clear在《原子習慣》一書中就提及:某些研究顯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