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逆思維》重新思考擴大你的觀點與決定!

《逆思維》害怕改變的「順思維」讓我們選擇劃地自限
《逆思維》害怕改變的「順思維」讓我們選擇劃地自限
在買書時,選擇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書名感覺「有趣」就這樣 很好奇這本書它在說什麼,它想說什麼?
花了不少時間在閱讀它,對過去比較少接觸這類型書的我來說,第一次看時覺得有點疲憊...需要花點時間去吸收它裡面的內容資訊;在閱讀的同時,幾乎是每一個章節段落,就會因為它而開始回想,我是不是這樣?平常有這樣做嗎?我週邊的人有人是這樣嗎?平常的我是怎麼做?大大的刺激腦內思考
再粗略的看第二次時,又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在冒出,有種疲倦但卻過癮的感覺

《逆思維》

是由心理學家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所寫的暢銷書;主要帶領我們從「個人」、「人際」、「集體」的三個面向去重新思考, 第一部分是聚焦在開啟自身的思維, 第二部分是檢視我們如何能鼓勵他人重新思考, 第三部分是該如何打造一個終生學習者的社群; 文中多以案例故事來帶入,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穿插他所要引領我們思考的概念。
文章的三大部份分別是...

1.【個人的重新思考更新我們的觀點

簡略來說主要在說人對某一件事情時,可能分為「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科學家」四種角色,在每一個角色中所宣揚跟處理事情的方式;
在看這個章節的時候,恍然發覺自己似乎時常處在於:檢察官的模式〔列舉理由來證明他人是錯的〕,又或是會進入傳教士模式〔宣揚並保護自己的理念〕, 而身邊周遭,好像也很多相似狀況的朋友; 而我們大多很少處於科學家模式 〔開放的思考,搜尋並修正自己為什麼有錯,並停整自己的觀點〕
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 而是要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

2.【人際的重新思考】開啟他人的思維

每一個人應該都會有和他人辯論自己立場的時候,不論是在工作、家庭、感情、友情上,但應該大多覺得自己與對方是在一個平行宇宙上溝通, 至少...我自己就是(笑)
特別是對於一些刻板印象的人,會希望他們能聽聽別人的聲音,而不是那麼的專制武斷;要如何說服並且影響這些人,就是一個很艱鉅的問題
前陣子我發現有時候在跟身邊親友溝通時,有時候用A的方式去說服、有時候用B的方式去說,會帶來不同的效果;但當下並不會想到為什麼,甚至也沒細想過為什麼,只覺得很懊惱。 但在閱讀這篇章節時,同時反覆回想平時的做法,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要影響他人,不該是硬將自己的思想加諸在他人身上,而是要幫助他重新思考為什麼
要當助他人開啟思維, 最有效的方法經常是傾聽

3.【集體的重新思考】打造終生學習者社群

前陣子和一群友人在群組中,爭論關於「仇女」文化的議題,當時是一對多的情況〔我是多方XD〕;雖然在議題中沒有真正吵起來,卻也逐漸感受到了一點火藥味,最後多方選擇的是停止話題不再繼續討論,但雙方當時都還是有點不開心,事後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忍不住回想:
  • 當時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
  • 為什麼我的觀點別人不能接受?
  • 是否我的一定是對的?
  • 同時也審視自己是否在這件事上過度自信了?
如果當時雙方都能夠多想一點,或許可以激盪出不一樣的正向火花,而不是最後息事寧人一般的結束。
開啟思維的一項特點是以好奇和興趣回應困惑
------------------------
發覺,並承認自己的錯誤,重新不斷的思考是我認為作者貫穿全書的重點,鼓勵大家不斷地反問、多想為什麼。
在閱讀《逆思維》時,時常讓我想起小時候有一套書「十萬個為什麼」?
雖然那是一套百科全書,但我一直銘記在心的是「為什麼」
「為什麼你知道這是這樣做?」、「為什麼我不那樣處理?」「當時如果那麼做又會如何?」

你怎麼知道?

是書中特別標黑字的一句話,也是提醒我們需要更常提出的問題,對自己或是他人都是。但不是加以批評,而是表達好奇與懷疑,卻不至於讓對方有了防備心
我想說,這是一本很值得反覆閱讀,並思考的書。
「真正的知道,就是承認自己不知道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