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台灣腔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為podcast播講原稿,收聽對象為中國聽眾/
歡迎收聽散文5分鐘,我是憶裳思思。結束了本季的播講,照例,來跟大家閒聊一個話題。前幾天在試音時,試到一個單子要求要用"台灣腔"來演播,我就想到在小紅書或抖音上有一些模仿台灣腔的教學,常常下面就會看到一片台灣人的留言說:台灣人講話才不是這樣子咧
也會看到這些博主對於台灣腔似是而非的說法。在本季的結束集呢!就打算基於我個的觀察,以及多年前短暫地學過語言學的基礎上,來閒聊一下"台灣腔"。

台灣人的性格與台灣腔

今天這集呢,我就台灣腔和標準普通話切換著來吧!台灣腔就是台灣人說普通話的習慣腔調,在台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台灣人有一種"禮貌"的性格,小時候爸爸媽媽教我們要有禮貌,上了中學大學後,校園裡很重視"學長學姐制",我還記得上高中的第一天,高二的學姊來跟我們作校園生活介紹時,就時不時把"對學姊要有禮貌"這句話掛在嘴邊。
"禮貌"這件事就對台灣人說話產生了一個很大的影響,以下呢我會用語氣、發音、語法習慣這三個角度,來看看"有禮貌"的基礎,怎麼影響了說話方式。 首先講到語氣,如果要有禮貌地說話,大家應該很容易聯想到"輕聲細語"這個詞,是的,這就導出台灣腔的第一個特色,那就是"重音少",或是"重音不那麼明顯"。

台灣腔的發音特色

接著"重音"語氣,一起講一下"發音",發音又分成"咬字 "、"發音位置"和"吐字歸音"三部分
為了要講求有禮貌的發音,就降低"咬牙切齒"的程度,最後就形成了台灣人講話"懶懶的"的感覺了,咬字不重、平翹舌不明顯。主要有ㄓ ㄔ ㄕ ㄖ這幾個音,ㄓ ㄔ ㄕ這三個音會發在ㄗ ㄘ ㄙ和ㄓ ㄔ ㄕ的中間,翹舌音要發到什麼程度,往往也會讓聽的人感受到說話人"教育程度"或"交友圈"的差別,這個後面再舉例說明。而"ri"不翹舌的音,創造出一個普通話裡沒有的音,在ri和l音中間,甚至還會帶有一點n音,例如,"然後",但是不是每個ri音都這樣,如果不確定,就懶懶地發音就好了。
發音部位,也是在禮貌的基礎上,不讓對方有厚重的"威迫感",形成普遍發音靠口腔前的習慣,聽起來會偏軟,比較口爹。
呼應前面講到"講話比較平",除了重音外,還有一個因素是吐字歸音不完整,特色在陽平、上音和句尾上。在句子中某些字的陽平會略拐,沒有順順地上揚,或是有些上聲也沒有發得很完整,句尾最後一個字整個弱掉。
講完了語氣、發音,第三個受到"禮貌"影響的是語法習慣。一般在普通話的語法中,簡短的句子在聽者耳中,多會有嚴肅、高冷、甚至兇的感覺。在戲劇中,霸總女強人這類的位高權重的角色,通常台詞也都比較簡潔,像是:去辦、下去吧、本宮乏了。如果語氣重一點,聽起來就兇了。而一些平常的角色,句子通常就長一多,多用形容詞、連接詞、疊字、甚至語氣詞來完整自己的句子,避免被別人誤會。例如大家想像一個情境,你跟身邊的朋友借書,你說"借我看",和"借我看看",在帶著一樣的語氣時,聽起來的感覺,就疊字這句會有禮貌一點。
那我們整合一上面說到的幾個特點,示範一下台灣怎麼借書來看:"唉,不好意思,那個,你手上的書看起來很不錯,可以借我看看嗎?謝謝"
幾年前我剛搬到北京生活時,和台灣同鄉朋友聊天時,偶爾會聽到大家說:北京人講話都好兇而我去拜訪客戶時,也會被客戶說:你講話信息量好低
這個就是台灣式的說話特色了。

受台語影響的說話方式

除了在一些說話方式在語氣、發音和語法習慣上平一點、懶一點、囉嗦一點外,台灣人說話的用詞特色,也受閩南語文法影響。例如請別人試吃東西時,普通話會說:你吃吃看。組成是動詞+動詞+看這個字。但是在閩南語的話法是"吃看m",這就影響了台灣人說話,請別人試吃時,會出現"你吃看看"這樣的語法,不過兩種說法現在是混用,但在台灣說話中出現"吃看看"這種詞,就算發音再標準,都會讓台灣人覺得你是本地人。
另一個常見受閩南語文法影響的字是"用",在閩南語文法中常見於動詞前面,來表現"做"這個動作,來一個例句,你看到小朋友太開心亂跑,你可能會說一句:慢慢走,不要跑。但是在閩南語中是"慢慢走,麥用走欸",直接翻譯成普通話就變成:慢慢走,不要用跑的

不同人物的台灣腔

以上呢,就是台灣腔和台灣人說話的方式。不過在一個社會環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人,不同性格、不同學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職業的人說話習慣也會不一樣,前面講到的平翹舌、吐字歸音,在學者或是藝文工作者間,就會更接近標準普通話一點。
相關的例子,大家可以參考蔣勳老師的播講、或是像作家張曼娟。
電影繡春刀中的張震、電視劇成化十四年傅孟伯飾演的隋州這個角色。
另外,能做廣告配音的,也都是受到播音/配音訓練的,可以到B站上找找台灣的廣告,大概也可以抓到做到配音播音水平的台灣腔是什麼感覺。
最後,跟大家推薦兩部有許多角色的電視劇作為參考,一部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俗女養成日記。這兩部劇中,可以聽到像老師、學生、教育程度高的家長、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公司老闆、助理、偏向鄉土劇的台灣腔....... 看看這些劇,對比一下那些在抖音小紅書上,號稱到過台灣旅遊居住示範的台灣腔。你大概也會跟我有一樣的疑惑說:這些人到台灣都混了什麼圈子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02內容數
有聲書、有聲劇、廣播劇....有什麼差別?一本書化成有聲書的過程中,一個演播人員是如何參與其中?在版權的面前,是作者、愛好者、市場…共贏成長的鎧甲?還是揮向誰的武器?在這個行業中的每個角色,又能從中學到什麼……除了有聲書,演播人員還能參與到哪些作品中?本專題將由演播人員的視角出發,觀察有聲市場的變化與需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憶裳思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位演播員,每天一早起床,發出的第一個音是什麼呢?
市場一大,亂七八糟的人就多,在演播學習和修練路上,也遇過、見聞過一些騙人的把戲,就簡單分享一下。
在有聲書演播行業裡,還有什麼職稱、基本能力要求的行話呢?本文繼續揭曉
在學習演播和試音過程中,會自然接觸到各種「行話」,本來不覺得有啥高深的啦,但在一些單純有聲書討論的或是想要自製有聲書討論中發現,這些話,還真的是行內話,所以就來說說我所知道的行話吧~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一位演播員,每天一早起床,發出的第一個音是什麼呢?
市場一大,亂七八糟的人就多,在演播學習和修練路上,也遇過、見聞過一些騙人的把戲,就簡單分享一下。
在有聲書演播行業裡,還有什麼職稱、基本能力要求的行話呢?本文繼續揭曉
在學習演播和試音過程中,會自然接觸到各種「行話」,本來不覺得有啥高深的啦,但在一些單純有聲書討論的或是想要自製有聲書討論中發現,這些話,還真的是行內話,所以就來說說我所知道的行話吧~
做平台還是做內容/服務?這是在互聯網創業一開始大家都會自問的問題,如今大家最熟知的內容平台包括了Youtube, Spotify, KKBox....等,這些平台他們自製內容嗎? 大部分是不做的,就算做,也只占平台的一小部分,平台的任務創造一個友善的空間,讓內容創作者和他的閱聽人們能有好的互動體驗。
人為什麼要「聽有聲書」,我想除了想用另外一種感官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外,還有「人類本身就是喜歡聽故事」的動物,而聽有聲書除了聽故事這一層需求外,還有就是原本這本書的讀者(書迷),希望用更多不同感官的體驗,重現閱讀過程的美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 AI 的聲音,但怎麼聽起來都怪怪的?沒錯,那些 AI 聲音大多都是外國腔,從 YouTube 影片到 TikTok 短影音,滿耳聽到的都是不太對勁的口音,聽起來有些彆扭。 所以呢,網際智慧跳了出來:「我們要來個大改造!」,推出了一個有點酷的計畫...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Thumbnail
在台灣,不難發現許多店家的名稱都帶有一些特殊諧音梗的巧思。這個現象不僅有趣獨特,同時也反映了台灣人富有創意和幽默感的一面。
Thumbnail
雖然 “囉嗦” 的說話方式語言學家不敢指為 “不對”。不過, 話中塞了一堆廢字,只會模糊掉主體意思,也強迫著聽的人需要先去過濾掉那些廢字。 第一個例子是國,台語中 “疊字” 的怪象(意指重複使用同一個字)。比如, “好” ”好” ”好” , 或是 “對“ “對” “對” 的習慣, 只是自曝其短。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深入探討臺灣街頭使用諧音梗的原因,以及如何創造高明的諧音梗。文章指出諧音的傳統文化、臺灣人的性格以及好記的特性是推動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提出了營造高明諧音梗的方法。諧音梗在臺灣不僅出現在店名,還廣泛應用於廣告語、新聞和活動標語中。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 AI 的聲音,但怎麼聽起來都怪怪的?沒錯,那些 AI 聲音大多都是外國腔,從 YouTube 影片到 TikTok 短影音,滿耳聽到的都是不太對勁的口音,聽起來有些彆扭。 所以呢,網際智慧跳了出來:「我們要來個大改造!」,推出了一個有點酷的計畫...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本文介紹臺灣本土文化中的臺客元素,由來和變化。透過學習臺語語言,加深對臺灣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溝通。
Thumbnail
在台灣,不難發現許多店家的名稱都帶有一些特殊諧音梗的巧思。這個現象不僅有趣獨特,同時也反映了台灣人富有創意和幽默感的一面。
Thumbnail
雖然 “囉嗦” 的說話方式語言學家不敢指為 “不對”。不過, 話中塞了一堆廢字,只會模糊掉主體意思,也強迫著聽的人需要先去過濾掉那些廢字。 第一個例子是國,台語中 “疊字” 的怪象(意指重複使用同一個字)。比如, “好” ”好” ”好” , 或是 “對“ “對” “對” 的習慣, 只是自曝其短。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深入探討臺灣街頭使用諧音梗的原因,以及如何創造高明的諧音梗。文章指出諧音的傳統文化、臺灣人的性格以及好記的特性是推動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並提出了營造高明諧音梗的方法。諧音梗在臺灣不僅出現在店名,還廣泛應用於廣告語、新聞和活動標語中。
Thumbnail
示範台灣「本土」腔調時,是不是會聯想到「台灣苟蟻」?究竟台灣人說話時有什麼樣的特點?台灣不僅以人文底蘊、美食文化和美麗風光聞名於世,其語言的獨特性也同樣讓人著迷。語調和聲音,是我們生活記憶的一部分,也是文化傳承的特性。隨著新移民及外來常住人口的持續增加,大陸SNS影響社會,「台灣腔」其實也正在轉變。
最近跟老弟聊到,很多台灣人都覺得台語不是閩南語,而對岸則是覺得根本沒有台語,全是閩南語,我實在很傻眼怎麼會有人邏輯這麼單薄,我們來看看誰是對的1.台語是不是閩南語?那我先問你,中壢區是不是桃園市?知道我意思了吧?台語和閩南語是不同層級的劃分,完全不衝突。那有人說台語那麼多日語詞,和閩南語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