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年華而過,即便是想念, 也終會成為習慣。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習慣是一種微妙的意識變化,一張床墊、一盞燈、一個動作、一句口頭禪,以及,一個人;總在不自覺成為自然,發生在那些連自己都毫無察覺的時刻。
對於習慣的分別,於我,便是「不再感到辛苦之時」,即是習慣的存在。說來有趣,雖然辛苦不再如此攀升,習慣辛苦卻也是習慣本身;新的鞋、新的衣服、新的朋友、新的生活,那些讓人焦躁不安的新事物,它們在最初之時是多麼令人呼吸難奈,而最終我們學會了接受、學會了共存。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要一個人沉靜下來,腦中的圖書館總會運作起來,那裡的管理員是個穿著開襟毛衣外套的男子,他總是從容不迫地在落地窗前翻著我無從知曉,那本名為「未來」的書籍;而獨自一人時,思緒的破綻無所遁形,那也是習慣嗎?又或者,是否對已忘記卻想不起之事而陷入思考,彷彿能夠聽見清脆的滴答聲迴盪,是啊!那名為「流逝」的聲音。
「想念也能成為習慣嗎?」一句話在某天從那圖書館浮現出來。
以前我認為想念是件悲傷的事,因為想見而見不到才會想念,但事實上與距離無關,即便人在你眼前,你依舊可以想念他們,想念是一個溫柔的心情,能使你安心、使你微笑、使你充滿力量。
想念成為習慣,或許
還不算太壞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會員
6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木子水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總是難以用淺淺字句形容年年潮汐,二〇二二,那是一個依舊無法定義的一年,有很長一段時光好似特別漫長,好在太陽的眺望仍提醒著時間絲毫未停下腳步。
那天的天空很藍,一如既往的遼闊,美甲師和她例行一個月一次的週期會面。
細數腦中別具意義的那些對話,總有些溫柔的字句被留了下來。
他的琴總為她而彈,她的舞總為他而跳。
捷運車廂裡的站位席,有門邊的透明板,佇立在門前中心的鐵桿,排排的三角拉環下,以及連結車廂的小拱門下,於我的特等席,大概就是小拱門旁,沒有那麼刺眼的LED燈,沒有出入口那麼多的擦肩而過。
「不要讓自己後悔」他說。 於是旅人為了這個目的踏上了旅程,他們都是。
總是難以用淺淺字句形容年年潮汐,二〇二二,那是一個依舊無法定義的一年,有很長一段時光好似特別漫長,好在太陽的眺望仍提醒著時間絲毫未停下腳步。
那天的天空很藍,一如既往的遼闊,美甲師和她例行一個月一次的週期會面。
細數腦中別具意義的那些對話,總有些溫柔的字句被留了下來。
他的琴總為她而彈,她的舞總為他而跳。
捷運車廂裡的站位席,有門邊的透明板,佇立在門前中心的鐵桿,排排的三角拉環下,以及連結車廂的小拱門下,於我的特等席,大概就是小拱門旁,沒有那麼刺眼的LED燈,沒有出入口那麼多的擦肩而過。
「不要讓自己後悔」他說。 於是旅人為了這個目的踏上了旅程,他們都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Look Again》這本書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會對「不變化」的東西逐漸停止反應。 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都一樣,下班的時間都一樣, 週末的娛樂都一樣,購物的習慣都一樣, 大腦就會開始對這些事情都失去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的場景都一樣
《Look Agai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是2024年2月27日於美國出版的新書,目前台灣還沒有中文版。 這本書的中心話題是討論「習慣化 (Habituation)」, 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對於重複的刺激,會逐漸失去反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
Thumbnail
每天要持續一件事情真的很難,就算只是甩乾牙刷或鞋子歸位,這類不太影響主線任務的小事,學會另個人的習慣卻如此簡單。
《Look Again》這本書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會對「不變化」的東西逐漸停止反應。 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都一樣,下班的時間都一樣, 週末的娛樂都一樣,購物的習慣都一樣, 大腦就會開始對這些事情都失去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的場景都一樣
《Look Again: The Power of Noticing What Was Always There》是2024年2月27日於美國出版的新書,目前台灣還沒有中文版。 這本書的中心話題是討論「習慣化 (Habituation)」, 也就是我們的大腦,對於重複的刺激,會逐漸失去反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轉念是什麼?有人說轉念就是放下或是看開一點,但是這話說得容易,做到很困難,因為轉念的本質或許就不是放下和看開,而是一種選擇和想法改變。
一個人所累積形成的個人習慣必須要經過頻繁不斷的接觸、甚至訓練至嫻熟境界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改掉「壞」習慣是一件好事;可是改掉一個「好」習慣,事情感覺就不太對勁,所以決定還是先維持更新好了,反正也已經習慣每天紀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