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Again 03|如何透過改變環境來提升產能心想事成?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Look Again》這本書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就是說我們人類的大腦,會對「不變化」的東西逐漸停止反應。


例如如果你每天上班的路線都一樣,下班的時間都一樣,


週末的娛樂都一樣,購物的習慣都一樣,


大腦就會開始對這些事情都失去反應。


也就是說,如果每天的場景都一樣,


你基本上察覺不到那些「固定不變的事物」。


這個觀點相當有啟發,


因為當你想提升自己的產能,讓做的事情有效果,


對於環境的設定至關重要。


而什麼是「環境」呢?


其實,「環境就是那些固定不變東西的總和」。


當你的環境裡都是好的常量,


環境自然而然會推動你進步,


一不小心就高速成長。


舉我個人的例子為例,


從前要日更社群媒體總是很困難,


總會因為工作太忙就停更好幾天,


甚至放棄一陣子。


而我去做的改變,就是將我的環境打造得,


讓「寫作」這個行為變得很簡單。


用錄音卡紀錄讀書後的1分鐘啟發,


用GPT4o整理與總結逐字稿,


用Obsidian存儲草稿與筆記,


用日本音樂提高自己寫作的產能。


每次我對寫作環境的迭代,


都顯著提升讓寫作變得更加不費力,


文章也就自然而然地寫出來,


日更也變得毫不費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7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1
《Look Again》的第8頁提到,大腦具有一種特性: 當遇到讓你感到驚訝或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時,你會做出強烈反應。 反之,若所有事情都可預測, 大腦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甚至接近休眠狀態。 這表示你已經「習慣化」了那種情境。 舉例來說,當學生剛開始接觸學術論文時,
2024/06/01
《Look Again》的第8頁提到,大腦具有一種特性: 當遇到讓你感到驚訝或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時,你會做出強烈反應。 反之,若所有事情都可預測, 大腦的反應會變得遲鈍,甚至接近休眠狀態。 這表示你已經「習慣化」了那種情境。 舉例來說,當學生剛開始接觸學術論文時,
2024/05/30
《Look Again》的第8頁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 「主動抑制(Active Inhibition)」。 主動抑制指的是, 你的大腦會對意外的情況進行觀察, 並製作一些內部模型,成為你對某些情境的理解方式。 例如前陣子, 我到 International S
2024/05/30
《Look Again》的第8頁介紹了一個有趣的概念 ---- 「主動抑制(Active Inhibition)」。 主動抑制指的是, 你的大腦會對意外的情況進行觀察, 並製作一些內部模型,成為你對某些情境的理解方式。 例如前陣子, 我到 International S
2024/05/27
《Look Again》這本書除了提到「習慣化」的概念,還定義了「去習慣化 (Dishabituation)」 去習慣化這個概念很有意思, 它涉及了你該如何「打破」對有害行為與環境的麻木。 當不好的事情一再發生在你的身上, 一般你可能就會習以為常,甚至不再試圖改變。 於
2024/05/27
《Look Again》這本書除了提到「習慣化」的概念,還定義了「去習慣化 (Dishabituation)」 去習慣化這個概念很有意思, 它涉及了你該如何「打破」對有害行為與環境的麻木。 當不好的事情一再發生在你的身上, 一般你可能就會習以為常,甚至不再試圖改變。 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本書的書寫主軸其實是習慣,內容在其他書中也都大略提過,所以今天這篇你可以當成是習慣的複習!用以檢視你自身的習慣與工作狀況。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Thumbnail
習慣是人類大腦自動化的一種展現,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將會深植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每天不斷的重複執行,最終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Charles Duhigg所著《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的這本書,詳細剖析了習慣的力量,以及我們如何能夠掌控它們,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與工作。Duhigg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