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璧名教授之
¥穴道導引¥之站功夫【下肢穴道導引】
「下肢穴道導引」的鍛鍊,包括了離地最近的踝導引,往上一點的小腿導引,更高一點的髖關節導引,接著 進入走與跑的訓練,一共五式。 這就像是自體重訓,用自己不算費力的力量鍛鍊身體穴道,進而達到改善身體機能的效果。
【第一式:】強化青春之源的"踝導引":
1.按理想的站姿站好;
2.把重心放在右腳,左腳保持腳尖著地,同時收緊左腳踝内側;
3.以腳尖為軸,逆時針轉動腳踝五圈,再順時針五圈。
4.換重心在左腳,右腳腳尖著地,重複以上步驟。
5.左腳加右腳為一回,共作三回。
(小提示:)旋轉腳踝時留意保持腳尖著地,腳尖離地較容易受傷,動作熟練後可將將照海及丘墟穴(腳踝内側)收得更緊,在用力收緊的狀況下旋轉腳踝,效果更好。
(Q&A:)還記得照海,丘墟穴的位置嗎? 盤起腿來,摸到內腳踝突出來的骨頭,最凸的地方是內踝的「踝尖」,手指摸著踝尖往腳底板的方向滑動,會滑進一個小小的凹陷,那裡便是 照海穴。 摸到外腳踝踝尖,稍微往下,往前滑,會滑入一個小小的凹陷,那裡便是丘墟穴。 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照海穴在腳踝外側的穴道。
【第二式:】強化腰背筋力,氣血的"小腿導引":
1.按理想的站姿站好;
2.把重心放在右腳,左腳膝蓋彎曲,離地抬起;
3.將左腳的承筋穴(小腿肚中心)往內收緊並保持這個狀態,用力連續往前踢三至五下;
4.換右腳連續踢三至五下,這樣算是一回。
5.共作三回。
(小提示:)操作時需注意重心的穩定。 初學重心還不穩時一次可只踢3下,等較穩之後再練習5下。
(Q&A:)還記得承筋穴的位置嗎? 摸摸你的小腿肚,肉最多的那一處中心點,便是承筋穴。 在小腿肚的中心,而不是小腿的中心。
【第三式:】活絡肝經,胃經的"髖關節導引":
1.找一個較寬敞的位置按理想的站姿站好;
2.把重心放在右腳,左腳稍稍離地抬起;
3.左腳往前伸,再往左伸,再往後伸,依[前→左→後]的順序畫一個半圓,作三次;換成[後→左→前],一樣的方式畫半圓,作三次。
4.右腳如同左腳步驟,依[前→右→後]的順序畫一個半圓,作三次;換成[後→右→前],一樣的方式畫半圓,作三次。
5.以上為一回,可作三至五回。
(小提示:)初學者動作先不要畫大,要以能站穩為原則。練習的日子久了,會發現髖關節活動的幅度變大,這表示髖關節變得放鬆。 如果覺得意猶未盡,遊刃有餘,可以作到5回。
【第四式:】活絡四肢經穴的[走勢]:
完成腳踝,小腿和髖關節導引後,現在要進入下肢穴道導引的第四式,我們要透過平日常作的走踏,來強化我們的四肢。在日常生活中,較易活絡四肢經穴的動作,就是走路與跑步。
但因為我們是要刻意地活絡,強化四肢經穴,所以要比平常的走路姿勢 更為抬高與用カ一些。而我們一樣可以在速度不算快的走勢中,留意雙足的虛實分明,並將這樣的習慣延續到日常生活中。
1.上半身維持在「頂頭懸」 的狀態,像健走般原地踏步。 手,腳抬起來的時候都要用力,膝蓋要抬得比屁股高。 左手搭配右腳,右手搭配左腳。
2.走五十至一百步。
(小提示:)重點在用力,而不是走得快,所以不要為了快而沒有作好該用力的部分。 也不要同手同腳。
【第五式:】保持身體穩定的[跑勢]:
走勢完成後,現在我們來到下肢穴道導引的最後一式一跑勢。東方傳統的身體修鍊會儘量避免心跳加快,因此不作快跑,也不作長時間的慢跑,更不會讓自己跑得大汗淋漓,因為中醫有「一滴汗一滴血」的觀念,強調不能過汗。
穴道導引的跑勢是一個短暫的有氧,能稍微提高心跳,可是不會提到太高,且即使在跑勢當中,仍要求保持身體的「中正安舒」與穩定。
1.手肘收攏在身體兩側,手臂彎曲,雙手輕鬆握拳,原地跑步。
腳跟盡量往後像要踢到屁股,並作到以腳球著地。
2.跑二十五至五十步。
(小提示:)跑步時用腳球著地,有助於保持身體的穩定。 過程中不要急,身體越穩定,越不晃動為佳。 心臟不好的人,這個動作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