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媽媽離開的時候想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讀後筆記

封面(讀墨購入電子書)
封面(讀墨購入電子書)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生。我領悟到重要的不是送別者怎麼送別,而是該將重點擺在離別者的人生上,因此主題便從「我想送給媽媽的死亡」轉為「媽媽想要的死亡」
故事不僅僅提到葬禮與儀式那麼簡單,通往死亡的路途其實是條漫長的路,若能及早思考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並與身邊的人溝通才不會留下太多遺憾。
書內的插畫也都相當可愛
故事由阿嬤失智的照護開始,40歲的作者70歲的媽媽與90歲的阿嬤。在媽媽照護阿嬤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與對話都很讓人有所感,這次過年期間失智的阿嬤送到我們家做長期照顧,雖然我沒有遇到但也可以想見剛開始換環境的焦慮不安所造成問題以及照護人忙碌的人仰馬翻的情境。
前半本提到了許多失智照護上的問題以及子女眾多如何好好安排公平的照護,比如推行孝順積分制,如何安排照護人力,尋找各種公私立資源,以及熟悉的環境、身邊的寵物、規律的活動刺激對失智患者帶來的好處。在醫療發達的現今,多數人都可以活到相當高齡的社會,失智的確是需要及早接觸相關資訊與進行照護考量的事情。
順從天意而死,在現今會被解讀為拒絕醫療,也會被視為奇怪、特殊的想法。不論過去或現在,人終將會死亡的道理從未改變,改變的是醫術,先進的醫療技術讓我們繼續活著或死亡。比起個人意志,將生死交由醫術決定,這種形式反而讓人更恐懼,更想逃避。
書中其實也有許多輕鬆詼諧的對話
書中有許多媽媽與姊妹們詼諧的對話,是否人過了一個年紀對離開就比較能笑著談論呢?
在照護中心打發時間而學習的算術成為了阿嬤的新興趣,而為了得到私立照護支援需要有20天的全勤成了阿嬤的新任務
而書中也提到關於長久居住的房子裡充斥著的老舊物品該如何處理、葬禮的想法、器官捐贈的可能,甚至考慮到後輩如何憑悼的事情。讓人體會到死亡是條漫漫長路,如何能在好走真的是一件艱難地事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