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營收難有起色,來了解哪些政府資源可以利用。那我公司業績蒸蒸日上,投入好多研發費用與人力成本,有什麼方法減稅呢?
老闆看到研發投資抵減新聞,要我研究一下來申請,實在讓人頭痛到想翻白眼
公司虧錢、連稅都不用繳,投資抵減是要減什麼
投資抵減?
公司依照相關抵減辦法,申請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額減少。
公司需要繳所得稅的前提下才考慮找投資抵減方案,讓企業的特定項目支出增加,讓課稅所得減少,而其可抵減的稅額也有其上限
不可能用投資抵減、減到不用繳稅
若企業最近3年有違反環境保護、勞工、食品安全衛生等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者,不得申請投資抵減。除此之外,如已經享有其他租稅優惠的企業,不得就同一事項重複申請。
政府資源分兩塊 - 政府給你錢—補助、投資
- 少繳營利事業所得稅—投資抵減
本篇針對《政府給公司錢》的補助或投資方案來做說明
政府角度:利用補助、鼓勵企業把餅做大
看完這篇,不要再問白癡問題囉!
政府資源利用通則
- 可以自己提出申請,不要被別人賺一手
- 評估補助金額與須付出成本
- 注意計畫門檻與限制
- 不能同時申請多個計畫
自己提出申請
市面上有許多顧問公司告訴新創公司,可以協助申請政府補助整合官方資源,輔導寫申請書代為送件、製作簡報、教你後續核銷的眉角等,這些顧問公司就是要賺輔導費,市場顧問費行情落在政府補助金額的15~20%,或是依照服務內容各自定價。
這些公司都不是政府的合作廠商,公務員依照法規不該有圖利廠商的可能
而且委託外部的人,一不小心還可能洩露了自己公司營業秘密,除非必要,建議補助資源還是自己做功課、自己寫,才不會花冤枉錢。
還在擔任助理時三不五時會接到顧問公司的來電「要不要協助申請SBIR」
😒又來
如今線上課程正夯,顧問公司轉型為舉辦免費說明會〈政府補助金完全攻略〉,沒資金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可以多利用免費資源來做功課。
但你要扛得住被推銷的壓力就是了...
申請補助的CP值
與公家單位往來最頭痛的是流程複雜、時序較長,行政成本高,考慮代價。
- 申請書要詳細交代經營計畫、預算規劃
- 計畫書要來回修改數回合
- 先花錢再憑相關憑證核銷〔公司要先支出10萬,政府補助4萬〕
- 核銷的相關憑證(包含發票及付款日)都要在計畫期間內
公司申請一個長達2年的政府補助計畫,光是撰寫計畫書到審核通過,來回花半年(砍了很多樹、用很多紙張),而該計畫實際執行在計畫撰寫時便開始投入人力、花錢。
在計畫書上的計畫時間,已經投入半年的花費,都無法核銷。
其中大筆的委外費用,不能核銷那何必申請這計畫,於是請合作對象協助一起修改合作契約時間、發票日期等等資訊。(那萬一合作對象不願意配合修改呢?)
假設申請1千萬的計畫,政府補助上限【規定不能超過50%】、【默契40%多】
(不同計畫或是單位可能有不同默契金額或比例)
單據核銷時,計畫查核人員要吹毛求疵、踢掉一點費用不能核銷,不可能讓公司百分百拿到。
雖然知道申請成本高,但為了讓公司有知名度,需要有與政府有正向往來紀錄,也是許多公司考量去申請各種補助的因素。
注意門檻與限制
📍該政府單位依其輔導公司或產業規劃之補助,有特定範圍之限制
📍中央單位補助金額會較高,地方型的補助金額會較低
- 經濟部工業局補助—企業的技術符合「政府輔導方針」,如:5G、生技新藥等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補助—企業要符合「中小企業定義」
- 地方政府補助—設立登記在新竹的公司行號,不能申請新北市的補助
- 創業型補助—公司須成立3年內
📍金額愈大、單位愈中央,會審核愈久!!
不能同時申請
📍審查階段
- 幾乎所有的專案申請歸化辦法都有明寫「不能同時申請其他政府的專案」
- 政府角度來說,補助廠商要夠多元、愈多家愈好,不能獨厚某廠商
📍核銷階段
- 單據要為正本,並且可與帳冊核對,帳冊上也要標註
- 核銷單據要蓋上專案的章
- 也就是一張發票沒辦法向兩邊申請
政府補助類型參考
-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TIIP)—針對不同產業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輔導資源—針對中小企業
-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中小型新創企業
- 經濟部配合地方政府—地方型SBIR計畫—臺北市另有其他補助計畫
- 經濟部商業司—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針對服務業
- 臺北市產業發展局—臺北市產業發展獎勵補助計畫SITI–設立登記於北市之企業
- 其他還有:紓困類—青年就業計畫、地方創生輔導計畫SBTR......等
關鍵字跟連結都給你了... 想申請就自己動手研究吧!
15~20%的顧問費要給人賺還是省起來?
政府投資類型參考
結語
政府為了鼓勵創業、扶植產業,利用專案中的補助、投資把產業做大、把餅做大,當然立意良善希望公司存活、產業欣欣向榮。
以優雅阿姨曾協助公司申請補助專案,心得感想是行政成本真的很高,經常為了要符合規定的繁文縟節而做出許多營業上非必要的文件,甚至為了符合計畫期間核銷綁手綁腳、錯失良機。
營利事業就是要賺錢啊,與其讓員工花時間在做那些〈研發記錄簿〉、〈工時記錄簿〉、〈設備使用紀錄〉等等,不如讓員工專心投入研發,或是努力跑業務增加營收,營收與期待未來的利潤成長,才是公司應該要追求的事。
所以,到底要不要申請政府補助呢?用你聰明的腦袋好好評估一下囉。
追蹤👠【
優雅職場。觀察筆記】專題有更多創業、職場知識
本文圖文皆由優雅阿姨自行繪製與撰寫,若需轉載請說明出處!感謝。 若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取右下角愛心,是優雅阿姨持續創作的動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