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出社會四、五年時,我迷上登山健行,走在山脊稜線上吸入稀薄凜冽的空氣,就會感到在氧氣充足的平地為了爭一口氣臉紅脖子粗頗為黑色幽默。陽光下的樹林、灌木、礫石、溪流、苔原讓人心曠神怡,而高山的天氣瞬息萬變,山嵐、雷雨、冰雪與入夜後的寒冷又提醒我「這裡不是人類的居所」,能夠在這樣的環境生存的動物應該是神獸吧?
「上山找神獸」彷彿冒險遊戲任務,而台灣真的有勇者組隊在解任務--過去數十年來,生物學者呂光洋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入山不斷搜尋,翻起再放回無數顆近水源的石頭,尋找冰河期遷徙到台灣的遠古神獸、骨架結構與恐龍近似的山椒魚。
山椒魚在億萬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歷經恐龍稱霸與滅絕、人類誕生。位處亞熱帶的台灣因為多山,是山椒魚在世界上最南端的棲息地,並且演化出五種台灣特有種。導演麥覺明追隨研究團隊,歷時十七年拍攝了生態紀錄電影《山椒魚來了 》,我因此有幸目睹山椒魚如何從卵串孵化到長為成體,以及為了山椒魚山裡來、水裡去的人們。
鍥而不捨入山,尋找遠古神獸的人們
想研究遠古神獸,就必須接受各種不如預期,並不會每一次出隊都有斬獲。某一回呂光洋教授沒有找到山椒魚,但是找到保育類的蛇類,於是把蛇帶下山研究,途中蛇暈車吐出兩隻山椒魚。
能否在出隊時找到山椒魚靠運氣與天意,而更嚴峻的挑戰是痛失英才--2016年研究團隊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奇萊北峰,目標是證實中央山脈以東有山椒魚存在。途中團隊的靈魂人物賴俊祥助教失足墜崖,令團隊成員深受打擊,一度迷惘研究是否要繼續?
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在片中直白地說,他原本的研究專長是豬,跟山椒魚一點也不熟,加上失去了重要夥伴賴俊祥,「如果到這邊結束後面也就沒事了」,而他做了困難的選擇:率領大家再出發。除了證實中央山脈以東有山椒魚,並把這次出隊發現的第一隻活體山椒魚帶回研究室做3D微電腦斷層骨骼造影,之後再送回棲地。
《山椒魚來了》濃縮了不同年代、同樣全力以赴的研究者,我看著他們來去山林、溯溪攀岩的身影,在鏡頭之外的導演攝影工作人員則是要挺過下雪暴雨烈日夜幕的考驗,一秒一秒地累積電影畫面……當然有許多時候上山一趟卻拍不到半隻山椒魚,這也是為何動物紀錄片人人愛看,至於拍攝還是交給有為大德。
研究團隊數十年來鍥而不捨、導演劇組堅持十七年的毅力,以及對山岳、生態、山椒魚無與倫比的愛令我敬佩,能當這部紀錄片的觀眾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