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9|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六年制醫學系下,醫學生的臨床學習困境 (五)

上一篇提到了問題出在第七年的『身分』的不同,也提到了七年制下的Intern是如何學習的。 而這篇是系列文的最後一篇,讓我們來聊聊六年制下的臨床學習發生了什麼事。
一樣附上這張圖給大家參考
一樣附上這張圖給大家參考

六年制

六年制下的PGY 1
六年制醫學系的時候,第七年的職稱叫做『不分科住院醫師 第一年』,簡稱PGY 1 (post-graduated year)。
和七年制最大的差別在於,要考完國考有醫師執照之後,才能當PGY。 也因為有了醫師執照,所以同樣是剛踏入醫院的新人,這些學生的職稱會直接從『實習醫師』變成『住院醫師』,隨著職稱的升級,薪水和工作量也會相對應的上升。
你可能會想說,不就換個職稱,有差那麼多嗎?可以加薪水、又解決了舊制下無照工作了問題,這樣不是很好嗎?
當然,加薪和解決了無照工作的問題,這兩點都很好。 但對於臨床學習來說,這換了個職稱的問題,可以說是影響非常大。
Intern時期的師徒制學習環境,在PGY 1的制度下可以說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PGY 1 制度對師徒制的影響
產生的影響很多,我就相對於前一篇寫道的Intern制度的優勢,來一一列舉 :
(1) 主動教學的動機下降 :
因為職稱改變了,所以PGY的職務會變得和R跟NP相等,大家各自負責各自的病人,彼此沒有重疊的部分。 (舊制下,Intern上面會排一個直屬的R或NP來負責監督Intern的工作狀況,這兩個人會合作照顧同一群病人)
因為負責的工作沒有重疊,所以R和NP沒義務要去幫PGY收爛攤子,就算PGY事情做得不好,其實和R或NP也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因為是各忙各的,就算把PGY教好,他們也不會來幫自己分攤任何工作,所以教學這件事情變得沒有任何好處,甚至還有壞處 (教學很花時間的,可能會讓自己的工作做不完;而且要對教的東西負責,所以可能會攤上額外的責任)
所以新制度下,能促使R或NP主動去教PGY的動機基本上消失了。
(2) 被動教學的熱情下降:
主動教學之外,如果PGY有問問題,其他人當然還是有回答的義務,但願意回答到甚麼程度、願意花多少時間教學,就取決於每個人的教學熱情,而新制度則會大幅度消耗掉老師們的教學熱情。
當醫院有人提到要靠熱情來推動一件事的話,就可以知道麻煩大了,因為這是臨床最容易被耗盡的東西之一。
當Intern的時候,常會疑惑為什麼學長姐願意花自己的工作時間來教我們,這時候學長姐通常會回說:「他們也知道intern很可憐,事多錢少,所以他們能教就教。」 (Intern的月薪大約一萬左右,比義務役還少)
但PGY 1的狀況不一樣,能力上和Intern一樣是第一年的新人,但PGY 1的薪水是遠高於Intern的,也絕對比NP高,在有些科別可能還和R相差無幾; 在工作量方面,PGY的工作量比Intern高,不過和R跟NP相比,PGY顧病人的數量上限較低、假較多 (勞基法保護)、雜事較少 (因為要保障學習), 而雖然工作量上限制很多,但PGY在人力上又大多被視為和R跟NP同等級,所以醫院依照人力分配工作時,配給科的工作量並不會變少,這種狀況下,該做的工作當然會落到NP、R、甚至是VS身上。
我並沒有說薪資上升、爭取福利、保障工時...等事情不好。 但將心比心,請各位試想一下,假如你公司來了一個新人,很多基本的事情都不會,但薪水比你高、工作量比你少、假比你多、公司更保護他,那新人跟你問問題的時候,你願意教他嗎? 就算你願意教好了,你可能也沒時間教,因為你們單位多了一個人力,所以會接到更多的工作,但公司又要保護新人的工作量,所以這些工作就都落到你身上。這種情況下,資深人員的教學意願一定會大幅度下降。
因此,新制度下別說主動教學了,就連被動教學的品質也不好維持。

註 : 這裡先強調一下,我完全贊成要保證醫生合理的薪水和工時。 Intern時期連PM off都沒有,值班隔天要上一整天班是真的很想死,精神不濟的情況下也擔心工作會出錯,然後無照工作、薪水又鳥,這些都是舊制的問題。 新制也確實處理了無照工作和過勞的問題,卻也製造出新的問題 : 臨床教育品質的下降。這也是本系列文章要討論的事情

(3) 教學的人變少,大家更沒空教學:
因為職稱改變了,所以假如是最低配置的Team (一個主治醫師+ 一個住院醫師),那這個Team就只剩PGY和主治醫師兩人大眼瞪小眼。 此外,就算同一Team裡面有R或NP,但因為職務範圍沒有重疊,所以他們變得沒必要和PGY主動接觸。
因此,新制度下的PGY的教學責任大多會落在主治醫師的身上。
而主治醫師很忙,不可能有時間什麼問題都教,所以遇到問題的時候,很容易變成主治醫師自己把問題處理掉,而PGY完全不知道主治醫師處理了甚麼事,甚至不知道主治醫師幫自己收了那些爛攤子。 (例如 : VS想到某些檢查要做,就自己排掉、或是幫PGY把開錯的藥改掉之類的)
另外,主治醫師其實不會去教一些眉眉角角的小事情,所以很多舊制下靠R和NP手把手來教的事情 (寫病歷、放三管、換藥…等),會變得完全沒有人教。 當然,這些事情學校都有教過,但臨床的應用上有更多要注意的細節,而這些細節之前都是靠資深人員來提點的,少了這些提點就會導致PGY的基本能力變得很不扎實。
(4) 臨床工作壓力比較大:
同樣都是第一年的新手,Intern和PGY臨床照顧病人數量的上限差了一倍, (內科常見的照顧病人上限 : Intern 5床、PGY 12床、R 15~20床) 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增加的工作壓力會不會影響到學習就見仁見智了。
(5) 沒有Feedback機制:
這大概是新舊制差別最大的原因了。 前面四個問題,只要PGY真的非常積極的去問去學,可能都還有辦法解決。 (要真的非常非常有學習熱誠,而且還要態度非常良好,如此鍥而不捨地問,才可能讓別人願意花更多時間教你)
新制下,因為大家都各忙各的,真的沒有人有辦法手把手的去帶PGY,所以假如PGY不知道自己的臨床處置哪裡有問題的話,那是完全沒機會改正的。 (因為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做錯,當然就不會去找人問,所以態度在積極都沒有用)
這些臨床處置的錯誤,可能會造成兩種狀況 : - 這個錯誤跟著他一輩子,連帶他以後帶出來的學生都一起錯 - 這個錯誤造成的問題出包了。而醫生的工作一旦出包的話,最嚴重的結果就是病人出事、醫生被告。
這種不扎實的臨床基礎能力可能會對『醫病安全』和『醫學教育』造成長遠的影響,而這是六年制醫學系的學生變成主治醫師後,可能會浮現出來的一大問題! (六年制醫學系是從102年開始第一屆的,所以快的話,113年就會開始出現六年制訓練出來的主治醫師了)

制度妨礙了學生的學習
我認為六年制醫學系破壞了醫學生訓練的師徒制教學環境,這個制度讓無法達到『臨床對於醫師最低標準』的學生增加了。
這個制度讓學生被迫在一個不好的環境之中學習, 就算學生的學習意願很高,都可能會因為外在因素而面臨到學習的困難;更何況有些學生在臨床的適應力比較不好,或是乾脆擺爛不學,種種原因都會導致學生在經過兩年的PGY學習過後,可能還是無法勝任一個住院醫師的工作。
所以,如果有學生覺得, 為什麼自己都已經這麼努力了,卻好像還是在臨床工作上處處碰壁? 那可能未必是你的問題,而是現在這個制度妨礙了你們的學習。

結論 : 你也許應該想辦法學得更快

既然制度不能改,你也不可能不當醫師, 那或許你要改變一下自己在臨床學習的方法,像是想辦法讓自己在大五大六時更快學會一些臨床問題的處理,或是想辦法在PGY 1時更快上手臨床學習的方法。
而這幾篇文章可以說是這個專案的前言,是我想寫這個專案『學生變醫生』的完整原因。
因為我覺得學生沒人教,然後變成PGY後又要被罵,真的是很不合理
在六年制醫學系下,學生必須學得更快,想辦法讓自己在大五大六的時候就擁有一定的臨床能力。 不然一畢業後就馬上要在醫院負全責的工作,輕則適應不良的陣痛期很長、重則因為沒人教而踩到莫名其妙的地雷,而直接炸裂。
接下來我寫的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希望可以教會學生在臨床應該如何學習,讓學生更快了解醫生是如何思考的,以便加速上手臨床的工作。
希望各位『學生』變『醫生』的身分轉換可以過得順順利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醫學生要變成醫生,最重要的過程就在於思維的轉換,這裡的文章將提供你臨床學習的技巧,讓你更快適應臨床工作,加速跨過這段學生變醫生的過渡時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