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你孤單】不一樣,又如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老師充滿疑惑的問:「為什麼大家要配合特殊生?為什麼不是這些小孩配合多數的人啊?」這真的是教學現場很常聽到的疑惑。作者認為,這群亞斯小孩也要學習沒有錯,但是與生俱來的特質,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歷經許多挫折,如果我們也願意一起調整,在過程中會容易一點。
與其說這一本是針對亞斯伯格(現在都統稱自閉症),倒不如說這是一本很實用的教養心法,透過這本書提供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多角度的去思考自己該如何對待學生跟小孩。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社會溝通、提升彈性、接納自我,每章都有案例以及心法,相當實用。先來快速瀏覽重點:

一、社會溝通

自從爸爸媽媽教過小灰,想要加入別人的遊戲時,就可以友善的詢問:「我可以加入你們嗎?」小灰到學校後,到處纏著人問:「請問我可以加入你們嗎?」不僅沒有得到友善的回應,甚至還讓同學覺得很奇怪...
(一)避免僵化
社交技巧課程確實會教一些比較萬用的句型,幫助小孩加入其他人或者是回應事情。但是小孩在資源班學習是一回事,實際應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提及,我們應該要避免在引導小孩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一些機械式的反應,例如: 逢人就問,請問你的名字是什麼?這樣也很難增進小孩的人際關係。
我們可以這麼做:先在資源班小組練習,確定技能熟悉之後,開始安排任務讓小孩回去或下課執行,最後再回原班繼續使用,幫助小孩的類化
(二)應變能力
當小孩對於複雜的事情反應較慢的時候,事情一發生很難有立刻反應的能力。我們時常看到,有些小孩被捉弄,因為無法充分表達內在情緒,很難反擊。
因此我們常會說,要適時的多創造情境,去思考並練習說出來,用動作記憶,可以幫助小孩面對不同情境反應出比較合理的行為。
(三)分析事件
作者提及,有些小孩是無法透過想像去分析事情後果,因此需要帶著他們分析,練習判斷做這些事會帶來的後果。
有些自閉症小孩也很能夠一起參與討論,我們說過的話,他們也會記住,我們大人思考的時候會使用一些思考框架(例如/:10、10、10法則:想像10分鐘、10個月、10個年後,再回頭看這個決定會後悔嗎?)
我覺得可以提供簡單的框架(例如優缺點並列),跟他們一起使用,就算是使用後還是作出錯誤決定,他們也學習到,做決定不能太衝動,是有分析空間的

二、提升彈性想法與行為模式

小灰熱愛數字,上課的時候就只想在白紙上塗鴉寫數字;美術課畫燈籠的時候,也只肯在圖畫紙上寫日期;國語課寫生字的時候,寫著寫著就會默默置入性行銷數字,讓班級老師很頭痛...
(一)過度專注自己想要注意的
當小孩一頭鑽入自己喜歡的事物(數字、山洞、文字等等),花費太多時間甚至影響生活時,我們就需要登場。曾經有位學生,超級熱愛按電梯,上課之前都會想要去按電梯按鍵,甚至影響了排隊以及上課時間,因此這時候老師會隆重登場,幫他把想像的泡泡戳破。
作者提及,可以使用擴大的模式,順勢帶著他擴展視野。這位學生熱愛數字跟電梯,那就可以順勢帶領他認識電梯上升下降的原理,看到的風景,按鍵建置的考量等等,讓他不要因為自己的喜歡,而侷限了自己的眼光跟能力。
(二) 遊戲的規定
其實很多小孩玩遊戲都希望有主導權,也喜歡自創對自己有利或搞笑的規則。這邊作者提出的方法很受用,老師可以透過表單清楚的設定出一個規則,給每個人一次自創遊戲規則的機會。
(二)過度專注自己想要注意的
當小孩一頭鑽入自己喜歡的事物(數字、山洞、文字等等),花費太多時間甚至影響生活時,我們就需要登場。曾經有位學生,超級熱愛按電梯,上課之前都會想要去按電梯按鍵,甚至影響了排隊以及上課時間,因此這時候大人都出面,幫他把想像的泡泡戳破。
作者提及,可以使用擴大的模式,順勢帶著他擴展視野。這位學生熱愛數字跟電梯,那就可以順勢帶領他認識電梯可以上下的原理,看到的風景,按鍵建置的考量等等,讓他不要因為自己的喜歡,而侷限了自己的眼光跟能力。
(三) 預告事情
通常來說,大家都會建議事件要提早預告小孩,但是有些小孩太早知道事件,其實整個心思都被纏繞住,無法好好做其他事情了。
這讓我想到一個效應:蔡格尼效應,當有事情在心中,但是還沒完成的時候,會一直感到焦慮。因此作者提出,可以提早,但是不用太早說,說的時候,最後再搭配行事曆的標記,讓他知道很明確的時間,減少焦慮

三、 自我接納並接受適當協助

媽媽提醒小灰該去寫作業了,小灰卻回答,你不是說我是自閉症嗎?自閉症就活在自己的世界啊,幹嘛要聽老師的話,學這麼難的事情...
(一)真正的需求
作者特別提到,這群小孩是真的有特殊需要,而非在耍特權。建議從各方面等思考孩子有怎麼樣的需求,我們可以怎麼樣合理給予幫助。和孩子一起接納他的特質,看見他的需求,並尋求應有的協助,這才是適切的安排。也務必帶領小孩知道自己的限制,並且不以自己的身分當作逃避學習的藉口。
(二)班級老師的擔憂
作者也提到,當普通班老師發現班上學生適應不良,到底可以做些什麼呢?
1. 先將具體觀察到的現場提供給家長並運用班級經營因應→家長有權利知道小孩在學校學習的狀況。
2. 若學生狀況仍不穩定。則請輔導室老師或資源班老師協助觀察→家長覺得有專業人士進來幫忙。
3. 若上述處理狀況仍未好轉,則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轉介(專業人士、醫生等等)。
知道可以幫忙學生的流程後,相信會讓班級老師更加安心地展開跟相關人士(包括家長)下一步的合作。
每個人都不一樣,只要被看見,都能發亮。
我們都知道,每個小孩都是不同的個體,這些方法無法適用所有人,只是當我們知道更多的心法,自然就有更多的機會找到適用的方法。

avatar-img
50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請問自閉症要怎麼教?學習障礙要怎麼教?常會遇到導師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但是同樣類別的學生差別之大,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教法。我也曾經遇過家長說:老師!你就給我一個sop,我回家就會操練。一來感謝家長展現合作的決心,二來則是感嘆其實小孩並非機器,我們是無法給出教養公式的。
犯罪只是最後的外顯行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次的不理解及傷害。作者利用一位連蛋糕都切不好的犯罪少年,帶著大家探討這群少年需要協助的地方。
坐在對面的媽媽說,老師,我覺得自閉症這三個字對我家小孩太沉重了,他沒有這麼嚴重啊,還是他其實是亞斯伯格?其實啊,自閉症當中沒有明顯語言以及智能方面的障礙的人,以前我們叫做亞斯伯格症,但是因為自閉症常伴隨著很多種相關的障礙,實在太難區分,現在統一都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了。
請問自閉症要怎麼教?學習障礙要怎麼教?常會遇到導師或家長問類似的問題,但是同樣類別的學生差別之大,其實並沒有固定的教法。我也曾經遇過家長說:老師!你就給我一個sop,我回家就會操練。一來感謝家長展現合作的決心,二來則是感嘆其實小孩並非機器,我們是無法給出教養公式的。
犯罪只是最後的外顯行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次的不理解及傷害。作者利用一位連蛋糕都切不好的犯罪少年,帶著大家探討這群少年需要協助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施昌邑,竹夢國際的創辦人。在營造業已累積數十年經驗,因目睹自己好友從梯上摔落從此不良於行,而自己也因為鋁梯設計不良而受過傷。身邊因鋁梯造成傷害的案例層出不窮,於是一起與高科大產學合作共同研發出「不倒梯」,希望自己能改善需要使用梯子人員的工作安全。
兩年前,我們去看了房子,也選好了理想中的房型。只是資金出了狀況仍未調出來,直到今天也沒買成。當時房價已開始有下跌的趨勢,我們以為那是疫情造成的,慢慢的就會上升,至少也會平穩吧。結果直至今日,房價仍在跌。看來已經過了上升到頂的位置了。我最近在想,有些自己當時求而不得的事,是不是上天特意安排我避開某些劫
Thumbnail
許多人在選擇工作時,常常是受到機緣、無奈或責任驅動。理想的工作並非遙不可及,而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調整與修正。此文探討尋找理想工作的過程,強調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才能擁有真正的工作滿足感與長期的幸福。無論工資多少,真正的富足源於對工作的熱愛與投入,避免為了金錢而做不喜歡的事情,方能實現人生的理想職業。
Thumbnail
最近的腦麻協會共榮遊戲體驗活動帶領時,我在活動中空檔和班導稍微聊一下,班導對我說:「我覺得我們一般人對於特殊生已經很努力在包容了,我有時候會覺得,為什麼都是一般生在包容特殊生?這樣其實也很不公平呀。我剛剛也把我的想法跟輔導老師分享。」我聽完導師的分享,沒有問輔導老師怎麼回答,我和導師說:......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對話交流,對一般人而言易如反掌,在群居的社會架構下,人際關係的維護與對話溝通技巧成為立足社會的必備能力。人工智慧的強勢來襲,更讓溝通能力成為人類不可取代的優勢。然而,特殊孩童在判別語言情緒和社交溝通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甚至迴避人群,沒有勇氣開口說話。特教資源和量能的不足,更容易使這些特殊生的溝通障礙雪
Thumbnail
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總覺得和人相處非常困難。作為一名亞斯伯格症患者,我用了機器學習的觀念,展開了解開社交迷思的漫長歷程。 我尋求朋友們協助標記資料,把自己當做一臺電腦在學習社交。雖然挫折難免,但我樂此不疲,因為我渴望與人暢通交流的樂趣。 好奇我怎麼做的嗎?看看我的文章吧!
Thumbnail
咱想念音容宛在的哥呀~cMoney最神奇的不是【派派】,不是【井底之蛙】,是神奇的大哥…… 拉咱衣袖幹嘛!呃,你說【48大】活的好好的,呃,咱知道呀,咱說的是「九九精神病患者」大哥,喂喂喂,有點禮貌好嗎,說咱到處認大哥,你不懂數學嗎? 【99 精神病患者】>【48大】>38阿花的【井底之蛙】
Thumbnail
貓咪是群居動物,也需要陪伴 貓咪是天生的狩獵者,也是群居動物。在野外,貓咪通常會成群結隊地生活,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貓咪開始成為家庭寵物。 雖然每隻貓都需要屬於牠們自己的獨處時光,但貓咪的本性是群居的,就算不像狗狗一樣願意表露情感,牠們仍然渴望社交。如果貓咪長時
Thumbnail
施昌邑,竹夢國際的創辦人。在營造業已累積數十年經驗,因目睹自己好友從梯上摔落從此不良於行,而自己也因為鋁梯設計不良而受過傷。身邊因鋁梯造成傷害的案例層出不窮,於是一起與高科大產學合作共同研發出「不倒梯」,希望自己能改善需要使用梯子人員的工作安全。
兩年前,我們去看了房子,也選好了理想中的房型。只是資金出了狀況仍未調出來,直到今天也沒買成。當時房價已開始有下跌的趨勢,我們以為那是疫情造成的,慢慢的就會上升,至少也會平穩吧。結果直至今日,房價仍在跌。看來已經過了上升到頂的位置了。我最近在想,有些自己當時求而不得的事,是不是上天特意安排我避開某些劫
Thumbnail
許多人在選擇工作時,常常是受到機緣、無奈或責任驅動。理想的工作並非遙不可及,而是需要一步一步的調整與修正。此文探討尋找理想工作的過程,強調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情,才能擁有真正的工作滿足感與長期的幸福。無論工資多少,真正的富足源於對工作的熱愛與投入,避免為了金錢而做不喜歡的事情,方能實現人生的理想職業。
Thumbnail
最近的腦麻協會共榮遊戲體驗活動帶領時,我在活動中空檔和班導稍微聊一下,班導對我說:「我覺得我們一般人對於特殊生已經很努力在包容了,我有時候會覺得,為什麼都是一般生在包容特殊生?這樣其實也很不公平呀。我剛剛也把我的想法跟輔導老師分享。」我聽完導師的分享,沒有問輔導老師怎麼回答,我和導師說:......
Thumbnail
認識海君老師對小語的特殊教育教學方法,如何幫助小語突破認字與書寫的困難,以及發現其豐富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特殊教育不僅需要專業知識與耐心,更需要創意和靈活性。這篇文章看見了教育的深遠影響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對話交流,對一般人而言易如反掌,在群居的社會架構下,人際關係的維護與對話溝通技巧成為立足社會的必備能力。人工智慧的強勢來襲,更讓溝通能力成為人類不可取代的優勢。然而,特殊孩童在判別語言情緒和社交溝通上面臨極大的困難,甚至迴避人群,沒有勇氣開口說話。特教資源和量能的不足,更容易使這些特殊生的溝通障礙雪
Thumbnail
忘記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總覺得和人相處非常困難。作為一名亞斯伯格症患者,我用了機器學習的觀念,展開了解開社交迷思的漫長歷程。 我尋求朋友們協助標記資料,把自己當做一臺電腦在學習社交。雖然挫折難免,但我樂此不疲,因為我渴望與人暢通交流的樂趣。 好奇我怎麼做的嗎?看看我的文章吧!
Thumbnail
咱想念音容宛在的哥呀~cMoney最神奇的不是【派派】,不是【井底之蛙】,是神奇的大哥…… 拉咱衣袖幹嘛!呃,你說【48大】活的好好的,呃,咱知道呀,咱說的是「九九精神病患者」大哥,喂喂喂,有點禮貌好嗎,說咱到處認大哥,你不懂數學嗎? 【99 精神病患者】>【48大】>38阿花的【井底之蛙】
Thumbnail
貓咪是群居動物,也需要陪伴 貓咪是天生的狩獵者,也是群居動物。在野外,貓咪通常會成群結隊地生活,一起狩獵、撫養幼崽。然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貓咪開始成為家庭寵物。 雖然每隻貓都需要屬於牠們自己的獨處時光,但貓咪的本性是群居的,就算不像狗狗一樣願意表露情感,牠們仍然渴望社交。如果貓咪長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