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裁員風暴來襲,我們都是人力也都是彼此的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幾個月來科技業裁員新聞不斷,根據媒體報導,截至目前為止美國已有26萬科技業從業人員被裁員,而這26萬名員工背後的家庭更是難以計數。有移民家庭才剛買了新房子或是孩子才剛進入新學校正準備展開新生活,現在卻得擔心是否能繼續留在美國。
當裁員風暴來襲,就像是天災一樣,離開或留下或許全都憑運氣。無論本來是位居多高的職位或是多資深的員工,最終都只是企業財報帳面上被節省的成本。在企業大舉招募時,員工就是人才, HR就是人才招募專家;然而,當企業開始裁員時,本來的人才似乎就變成可以隨時縮減或是調整的資源,只能重新釋放到市場上待價而沽。
當組織調整的消息傳出,無論是誰,都只能做好最壞打算與最好準備。即便已是高階主管,也跟團隊成員都在同一條船上。或許公司這艘船更像是客運船舶,在企業的不同營運階段停靠港口,有人下船也有另一批人上船,我們不會把船當作自己的家,因為船只是帶著我們航向目的地的載具,重要的或許是我們在船上一路看過的風景與相處過的人,以及離開下船之後那個視野不再一樣的自己。
在LinkedIn上看了許多被裁員影響的專業人士發文,有的人分享對於曾經經歷過一切的感謝,也讓大家知道自己又重新回到市場,是可以運用的資源;而被留下的人,也有許多從事人資相關工作的人發文聲援,願意幫忙引介手邊的工作機會或成為推薦人。
在許久之前還被視為不能說的秘密的裁員或是資遣,在企業每年都進行或大或小組織調整的狀況下,彷彿像是每年必定流行的流感一樣成為日常。但每一次的調整,其實對於當中的專業工作者來說,都是人生的重新軸轉與再定錨;每一艘脫離母船的子船,都必須要再度對焦自己的航行方向,繼續前行。船上的水手,或許也不止被影響的專業工作者,更包括他們的家人與重要他人,每一個人的人生方向,或多或少都因此受到了影響,而最難解的問題或許是——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現在?而被留下的人,或許也懷抱著惴惴不安的心,想著是何時輪到我?
在人生和職涯航向下一個港灣時,無論是在母船還是子船上的我們,或許都可以適時地關照著身邊一起航行的人,無論是不是曾經在同艘船上,每個裁員新聞上出現的數字,都很有可能是我們曾經一起並肩工作的夥伴,也是其他人的重要他人。如果,我們都可以釋出與分享自己擁有的資源,無論是資訊、工作機會或甚至只是一聲支持與鼓勵,或許我們仍舊可以在驚濤駭浪中,對於人性仍抱持著確信,也能成為彼此在航向下個目的地前,可以安心短暫停靠的港灣。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之前有個新聞是美國知名演員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拍攝新電影時,因使用道具槍不慎,造成誤殺攝影導演的新聞。根據新聞報導,亞歷鮑德溫不知道道具槍裡有實彈,而負責槍枝管理槍械師,也因管理不當沒有善盡檢查與控管義務而被起訴。其實在職場上,雖然沒有這樣生死交關的場合,類似場景仍不陌生。
以前聽過一個玩笑,有很多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只要一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就突然很有殺氣跟侵略性,對於超車或是按喇叭的車輛是絕對不假辭色地破口大罵。有人說,這是因為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得以操控一台幾噸重的大機器,會創造出讓人覺得很有主控權的錯覺,而在駕駛座上的視角,也就彷彿駕駛所認知的全部。
每次一到選舉期間,往往會看到平常西裝革履的政治人物,捲起袖子穿著牛仔褲,到廟口吃小吃或是當一日農夫下田的場景,這樣類似角色扮演的展演,多是政治人物想要拉近跟民眾的距離,展現親民、可以傾聽民瘼的那面。然而,民眾也知道,這樣的演出多是為了媒體效果,而也因為這並非政治人物的日常,之於媒體也才有報導價值。
關於職涯的選擇,與其說是個遵循大數法則成功樣版的複製,反而更像是角色養成遊戲的路徑,每一個對於角色的資源投入、與外在環境與人事物的碰撞,加上角色本身的歷練,形塑了角色最終但仍可持續優化的樣子。
昨日外出搭上一台Uber,一上車看到後座安置了一個安全座椅,隨口問了一下駕駛這是他們家小朋友的嗎?他說其實是「寶寶優步」的配備,他多數都是接送帶著小朋友的家長,多數是帶著還需要乘坐安全座椅孩子的母親。他說,因為安全緣故,有許多帶著孩子的媽媽寧可花上20分鐘等他的車,也不願意隨手在路上攔計程車。
在職場上,每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就像是一齣新的劇碼跟腳本,而每個人都需要在當中恰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也需要依照劇情的發展和導演的指示,進而去調整自己在當中的位子,投入腳本將劇情真實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之前有個新聞是美國知名演員亞歷鮑德溫(Alec Baldwin)在拍攝新電影時,因使用道具槍不慎,造成誤殺攝影導演的新聞。根據新聞報導,亞歷鮑德溫不知道道具槍裡有實彈,而負責槍枝管理槍械師,也因管理不當沒有善盡檢查與控管義務而被起訴。其實在職場上,雖然沒有這樣生死交關的場合,類似場景仍不陌生。
以前聽過一個玩笑,有很多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只要一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就突然很有殺氣跟侵略性,對於超車或是按喇叭的車輛是絕對不假辭色地破口大罵。有人說,這是因為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得以操控一台幾噸重的大機器,會創造出讓人覺得很有主控權的錯覺,而在駕駛座上的視角,也就彷彿駕駛所認知的全部。
每次一到選舉期間,往往會看到平常西裝革履的政治人物,捲起袖子穿著牛仔褲,到廟口吃小吃或是當一日農夫下田的場景,這樣類似角色扮演的展演,多是政治人物想要拉近跟民眾的距離,展現親民、可以傾聽民瘼的那面。然而,民眾也知道,這樣的演出多是為了媒體效果,而也因為這並非政治人物的日常,之於媒體也才有報導價值。
關於職涯的選擇,與其說是個遵循大數法則成功樣版的複製,反而更像是角色養成遊戲的路徑,每一個對於角色的資源投入、與外在環境與人事物的碰撞,加上角色本身的歷練,形塑了角色最終但仍可持續優化的樣子。
昨日外出搭上一台Uber,一上車看到後座安置了一個安全座椅,隨口問了一下駕駛這是他們家小朋友的嗎?他說其實是「寶寶優步」的配備,他多數都是接送帶著小朋友的家長,多數是帶著還需要乘坐安全座椅孩子的母親。他說,因為安全緣故,有許多帶著孩子的媽媽寧可花上20分鐘等他的車,也不願意隨手在路上攔計程車。
在職場上,每到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就像是一齣新的劇碼跟腳本,而每個人都需要在當中恰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也需要依照劇情的發展和導演的指示,進而去調整自己在當中的位子,投入腳本將劇情真實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裁員之後,一堆人只能面對現實拿遣散費走人,雖然有拿到錢,但家庭都是大受影響,連個人的專長經驗都會有自我懷疑;我發現留下來的員工才是要面對問題的最大受害者,因為留下來的人也同樣要經歷裁員公告之前的內心掙扎跟煎熬,等裁員公告之後,還要承擔原本不是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全新的領域,需要花時間學習適應.
Thumbnail
在這個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裡那個大家公認的明日之星,突然間遞出了辭呈?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企業主管都曾經歷過這種措手不及的情況,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並應對這種「優秀員工出走潮」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龍的故事。
Thumbnail
最近,職場上經常聽到一個詞——“無預警離職”。想像一下,你早上還和同事在茶水間聊天,下午他就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辦公桌前,桌上的物品已經收拾得一乾二淨。這種突然的離職,對於一個公司和團隊來說,無異於一場職場地震。那麼,無預警離職究竟會給職場帶來哪些深層傷害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Thumbnail
「裁員」對於所有相關人員來說都很艱難。 當然,對被裁員的人來說,所面臨的情況是最嚴峻的,因為他們直接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福利和穩定性。 有些人可能是多年來第一次被迫回到求職市場。其他人可能要改變生活和家庭,來尋找新的機會。絕大多數的人會因此對未來感到沮喪、挫折和焦慮,而產生憂鬱情緒。 對於那些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聽到其中一位朋友說,他最近被裁員了。聽到消息真的萬分的震驚,因為他在他們那間廣告公司已經做了超過15年,才華、能力以及配合度都是被認可的......
Thumbnail
隨著 2024 年新年的到來,美國勞動市場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根據 Crunchbase Tech 的統計資料,2023 年美國科技公司有超過 191,000 名員工在大規模裁員中被解僱,而且裁員在 2024 年仍在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
Thumbnail
組成本地團隊職務功能大致確定,能夠放進去的新血;絕大部份都是行業的新秀。為了滿編一個基本的隊伍,剛開始只能依照他們的背景和資歷,以及面試時展露的性向,所有位置都一一填滿之後,也正式可以運作了。 儘管人力資源的投資須着眼長期發展,但是;初期的人力結構不宜過多層級,最好組織盡量的扁平化。一來符合初期階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其實裁員之後,一堆人只能面對現實拿遣散費走人,雖然有拿到錢,但家庭都是大受影響,連個人的專長經驗都會有自我懷疑;我發現留下來的員工才是要面對問題的最大受害者,因為留下來的人也同樣要經歷裁員公告之前的內心掙扎跟煎熬,等裁員公告之後,還要承擔原本不是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全新的領域,需要花時間學習適應.
Thumbnail
在這個人才競爭激烈的時代,你是否曾經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裡那個大家公認的明日之星,突然間遞出了辭呈?如果是,那麼恭喜你,你並不孤單。許多企業主管都曾經歷過這種措手不及的情況,但關鍵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並應對這種「優秀員工出走潮」呢?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龍的故事。
Thumbnail
最近,職場上經常聽到一個詞——“無預警離職”。想像一下,你早上還和同事在茶水間聊天,下午他就悄無聲息地消失在辦公桌前,桌上的物品已經收拾得一乾二淨。這種突然的離職,對於一個公司和團隊來說,無異於一場職場地震。那麼,無預警離職究竟會給職場帶來哪些深層傷害呢?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話題。
Thumbnail
「裁員」對於所有相關人員來說都很艱難。 當然,對被裁員的人來說,所面臨的情況是最嚴峻的,因為他們直接失去主要的收入來源、福利和穩定性。 有些人可能是多年來第一次被迫回到求職市場。其他人可能要改變生活和家庭,來尋找新的機會。絕大多數的人會因此對未來感到沮喪、挫折和焦慮,而產生憂鬱情緒。 對於那些
Thumbnail
最近跟朋友吃飯的時候,聽到其中一位朋友說,他最近被裁員了。聽到消息真的萬分的震驚,因為他在他們那間廣告公司已經做了超過15年,才華、能力以及配合度都是被認可的......
Thumbnail
隨著 2024 年新年的到來,美國勞動市場仍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根據 Crunchbase Tech 的統計資料,2023 年美國科技公司有超過 191,000 名員工在大規模裁員中被解僱,而且裁員在 2024 年仍在持續進行中。
Thumbnail
2024 年才剛開始,美國科技業再度掀起裁員潮。不過比起 2023 年規模明顯小了許多。在 2023 年初,幾家科技巨人大幅削減超過 20 萬個職位。今年 1 月裁員人數不到 45,000 人。科技公司在裁員的同時,仍在進行招聘。 那麼為何整個美國科技產業,仍然感覺如此嚴峻呢?
Thumbnail
近期,科技業裁員消息不斷,裁員潮席捲各大知名企業,成千上萬的員工面臨著失業的風險。這不僅是一場公司內部重組,更是一場對整個行業結構的巨大挑戰。今天,我們會來聊一下這個主題,以及它對當前的失業率和未來的就業趨勢可能帶來的影響。請緊跟我們的節目,一同來了解這個為人們帶來焦慮的問題。 網路通訊設備大
Thumbnail
      你有想過哪一天,突然接到資遣通知嗎?如果真的有這一天,你應該怎麼做?。在過去幾年疫情的影響,許多的企業為了生存,紛紛祭出減薪或資遣的手段,沒有人知道,下一個被資遣的會不會是自己。
Thumbnail
組成本地團隊職務功能大致確定,能夠放進去的新血;絕大部份都是行業的新秀。為了滿編一個基本的隊伍,剛開始只能依照他們的背景和資歷,以及面試時展露的性向,所有位置都一一填滿之後,也正式可以運作了。 儘管人力資源的投資須着眼長期發展,但是;初期的人力結構不宜過多層級,最好組織盡量的扁平化。一來符合初期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