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文化緊張理論|犯罪社會學專題04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次級文化理論

美國社會學家柯恩(Albert K. Cohen)提出次級文化理論(Delinquent Subcultural Theory)來解釋下層少年犯罪的問題。
在此理論中,下層社會之青少年形成犯罪的因果流程是這樣的:首先,下層社會之青少年渴望達到中上層社會的生活水準或目標,但由於他們本身各方面條件之限制,可能是經濟能力、身分地位或能力等因素,無法與中上層社會之青少年相競爭,以致於在學校或社會上之競爭經常失敗,造成心理上之挫折感及適應困難之問題。為解決適應困難之問題,乃逐漸改變其自我觀念及價值結構,以克服其遭遇之困擾,比如在成績上考不好就認為是因為教育制度有問題,所以不屑於服從教育制度,並認為「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因此而逐漸形成次級文化,自成一股新的、與主流不符的價值體系。但這還改變不了甚麼,他們因為深知此點所以就會結合一群利害與共的人,也就是所謂物以類聚,組成幫派等群體來形成巨大力量,此時為了解決對生活適應困擾的問題,就會形成偏差行為對社會產生危害(楊士隆、蔡德輝,2022)。
柯恩認為這些下階層社會少年犯有以下特徵:
  1. 因身分地位挫敗產生不能適應之問題
  2. 社會化(socialization)過程遭遇許多阻礙與困難
  3. 社會競爭條件差,且從師長上取得正向激勵與指引較少
  4. 短視,只享受短暫之享樂,並無長遠目標
  5. 對所屬團體講究自治、團結、盡忠,對於其他團體表示漠視或敵對
  6. 犯罪型態經常改變,不像成年犯之專業化
  7. 犯罪行為不以實際獲利為唯一目的,可能是為了在同儕中獲得威望
  8. 對父母、師長、警察等抱有敵對感
  9. 其犯罪通常是非功利的(Nonutilitarian)、惡意的(Malicious)、反抗性的(Negativistic)。
柯恩提出的次級文化理論與前文所提之莫頓的緊張理論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兩者皆是反映下階層少年容易犯罪的現象。主要相異之處在於,次級文化理論描述中的下階層青少年是否定中上階層的主流價值體系的,其自成一獨特價值體系,即為次級文化;而緊張理論中的下階層少年則是認同主流價值體系僅因其無法達成而感到緊張。
莫頓之緊張理論可參考這篇:

機會理論

機會理論(Opportunity Theory)認為少年之所以發生犯罪或偏差行為,主要與社會上之不同機會結構(Differential Opportunity Structure)有關。論述重點同樣為下階層社會之少年,這些少年起初也是渴望於追求中上階層之目標,但由於受限於自身條件之因素致其合法之機會與方法受到阻塞,因此感覺到了社會的不公平與不平等,又同時其所處之環境接觸到犯罪行為的機會較大(可能受其同階層之同儕影響),因此學習如何犯罪,最後導致偏差及犯罪行為發生。

Reference

蔡德輝、楊士隆(2022)犯罪學,增訂第八版。臺北市:五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9內容數
正在準備轉學考,所以會把轉學考準備期間練題的擬答放上來。如果能對未來的學弟妹有所幫助那我覺得就有價值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作弊的心理動機及其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透過故事角色小琳和阿班的鬥志,揭示在學業壓力下的不當選擇。文章結合學校制度、社會風氣及產品競爭,深入分析在不同背景下的年輕人,如何在利益與道德的掙扎中決定自己的未來。《模犯生》強調學生在面對挫折時的心路歷程。讓人反思教育制度及社會期望對於年輕人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其實參與詐騙集團的成員 有些人是有學習上的障礙或是反社會人格 有些人是家庭環境不好 單親家庭的小孩或是隔代教養 出生是無法選擇的 沒有爸媽陪伴成長也或許是被疏於照顧 在學校的學習裡得不到成就感與歸屬感 身世背景有著不同的際遇 遇到對他們獻殷勤的社會人士 社會新聞裡常見 被抓到的詐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講這麼多的意義在於,規範不見得是壞的,限制你的可能是一種保護,好比青春期的子女總覺得父母限制太多,但這些限制也是保護,不然放青春期少男少女直接進社會,生活所需自己想辦法,各位想想在現代社會將如何?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作弊的心理動機及其對學生成長的影響,透過故事角色小琳和阿班的鬥志,揭示在學業壓力下的不當選擇。文章結合學校制度、社會風氣及產品競爭,深入分析在不同背景下的年輕人,如何在利益與道德的掙扎中決定自己的未來。《模犯生》強調學生在面對挫折時的心路歷程。讓人反思教育制度及社會期望對於年輕人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童軍活動與建構式課程及社會學習理論的關聯,強調成人作為榜樣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童軍活動不僅促進社交能力和情感發展,亦在道德和倫理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文章也分析了團體動力、團隊凝聚力及其影響學生的學習滿意度,並探討在地本位教育及戶外教育的實踐。
Thumbnail
讀到【人類大歷史】這一段,突然懂了之前在看這個私校化浪潮時,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原因。當有資力的家長紛紛將小孩送到私校,而政府繼續放任公立學校青少年犯罪中輟等等問題不管,實質上我們的教育跟我們的下一代也形成了社會隔離,分成有錢有資力有地位的跟弱勢邊緣犯罪的。
這篇文章探討了階級制度對人性的影響,指出很多問題表面上是人性問題,實際上是階級思維問題。文章中通過論述例子,從學校、宗教到國家元首,說明階級制度對於個人行為和社會教育的影響。作者提出的問題引人深思,是一篇對當前社會問題的反思和批判。
其實參與詐騙集團的成員 有些人是有學習上的障礙或是反社會人格 有些人是家庭環境不好 單親家庭的小孩或是隔代教養 出生是無法選擇的 沒有爸媽陪伴成長也或許是被疏於照顧 在學校的學習裡得不到成就感與歸屬感 身世背景有著不同的際遇 遇到對他們獻殷勤的社會人士 社會新聞裡常見 被抓到的詐
Thumbnail
在學校的經歷,讓筆者對不同年代的小孩,到底接觸哪種訊息,家庭背景的影響多大,有一些了解。人力資源困境之一,文化上的內在因素,可以簡單的解讀為:從法律可以看到社會的中產階級,從法扶可以看到藍領階層。
Thumbnail
前面幾周筆者說到,人要有希望才會投資在下一代,藍領階層最欠缺的是什麼? 視野。孩子看多了,我們教師對這很清楚,不同階級的小孩,受限家庭視野,對未來的想像差異很大。想像的差距,往往在多年後轉變成對未來追求的動力,越上層出身的小孩,見多識廣,知道怎樣才會變有錢,也曉得怎樣投資管理...
Thumbnail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