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那些關於IQ智商與EQ情商的Q&A

以下皆為我的觀點,僅供參考~~

IQ智商,幾乎是伴隨每個人成長的一個元素

IQ是?智商,通常IQ高表示理解力越高
IQ高真的很重要嗎?當然是高一點比較好呀~
那我IQ普通怎麼辦?不用擔心,等等告訴你為什麼~

其實IQ就跟身高一樣,沒什麼特別的
我舉個例子:
從我們的求學過程可知,一般人的IQ大約在85-115之間,125以上就可以稱為資優生,140以上就可以稱為天才,那些遠超過140的諾貝爾什麼得主/那些動不動就奧林匹克金牌的同學則可以稱為天選之人(當然他們背後都很努力)。
那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現象跟身高很像,台灣一般人的平均身高約150-170(女)160-180(男),女生超過170/男生超過180就是許多人羨慕的模特兒/高富帥,190以上就是運動員。

求學過程中,太注重IQ
幾乎所有國家的教育當中,成績是衡量一切的標準(要說檢視學習成果也行),而通常表現優秀的同學IQ都頗高,這樣使表現普普(或IQ一般)的人從小就飽受輿論和眼光壓力(外界或父母)。從另一角度想,優秀同學也是壓力山大,因為乘載太多外界的期待。

IQ跟身高的比喻
IQ高的人適合讀書,但IQ高不代表你會讀書,也不代表你會成功。
身高高的人適合打籃球,但身高高不代表你會打籃球,也不代表你會成為職業運動員。
所以回到前面的問題,我IQ普通怎麼辦?沒怎麼辦,IQ並不會決定一切,決定一切的是你對自己的信念和做事的態度。
從統計數據上來分析,IQ跟身高一樣,也跟很多其他東西一樣,都是呈現常態分佈,所以如果你很在意IQ這種東西,或是你正在求學,遭遇很多來自父母/師長/同學的壓力,Relax~ Be Yourself,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對自己的信念和信心~,你管別人怎麼想~

IQ智商跟EQ情商的迷思

上述兩者最大的迷思,就是IQ高的人EQ都偏低
早期的研究確實認為IQ和EQ是呈現負相關(也就是IQ高EQ就低,IQ低EQ就高)
近代的研究則認為IQ和EQ是呈現正相關(也就是IQ高的人普遍EQ也較高)
在五大人格測試中,EQ與IQ/親和性/經驗開放性呈正相關,簡而言之從字面上直接翻譯,就是IQ(比較容易去理解)/親和性(待人親和)/經驗開放(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觀點),各位覺得呢?

至於柯市長/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的亞斯柏格特質,他們EQ真的...?
我覺得他們的EQ其實超高,面對批評他們可以看穿/理解酸民背後的心理狀態/意圖/情緒,而不因此感到過度情緒化,有人說他們不懂一般人的幽默或諷刺(亞斯特質的標準之一),或是不懂社交,但我覺得他們只是有自己的另一種幽默/另一套社交模式,去看柯市長的演講或是馬斯克上播客節目,其實他們也是很好玩很搞笑的~

高IQ的致命缺點?

我覺得也是因為求學環境養成的關係,有些從小表現好的天才,長大後容易自以為是,這是所有高IQ的人都必須經歷的一個課題,「如何不要自以為是」

IQ與運動的關聯性

以我的求學經歷遇到的同學,我認為IQ和運動能力是呈現正相關的。IQ高、理解力好,表示你的大腦神經網絡更活躍,神經元連結更多,而運動高手有著非常好的身體協調性,好的協調性需要很多的神經元連結,所以換句話說,運動好的人頭腦通常不差。(以上是我個人觀點)
而根據美國伊利諾大學核磁共振研究中,常運動的人海馬迴比體適能差的人還要大,而海馬迴正是管理記憶能力的地方。所以多運動是真的!能讓你變聰明!要聽媽媽的話!
至於那些「書呆子只會讀書,體育很差」或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我覺得只是因為沒有去訓練而已(不管是沒自信或沒興趣),事實上他們都做得到。不是有很多例子,等你上大學發現以前班上那個體育差的班上第一,上大學竟然變校隊成員;科班體育生苦讀竟然考下公務員考試榜單前三。你說呢?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

最後補上IQ簡易計算公式

IQ=100x(心理年齡÷生理年齡)
所以也有一說,就是IQ高的人比同齡人還成熟~

結語

希望大家能永遠保持對自己的信念,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課題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太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眼光或是去對別人的人生選擇評頭論足,根本都是在浪費自己時間,希望大家能有自己理想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