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歡迎來到 21 世紀的監控社會──《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Netflix 最新熱門電影《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從一起手機遺失事件帶出在數位時代下的監控隱患、隱私暴露後的社會性死亡,並揭露在科技社會中疏離的人際關係。
最讓人難以預料的是,「手機掉落事件」看似只是一場簡單的突發意外,卻如同蝴蝶效應一般,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
「橫向監控」時代的來臨
社會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曾援引邊沁(Jeremy Bentham)的「全景監獄」(註一)講述國家和機構的監視之眼,透過環狀的監獄形構,從而使在監獄中央的高塔能夠對四周的景況進行無死角的監控。然而,在 21 世紀中,位於高塔的權力位置已不再集中,監視權力的掌控者也不僅是國家與機構。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鼓勵用戶分享個人訊息的社群文化改變了舊有的監控形式。取而代之的是「橫向監控」(lateral surveillance)時代的到來,只要手上掌握著一台手機,就能任意翻閱他人張貼在網路上的訊息。而被監視者的位置,在某種程度上也轉為自願性的自我揭露──當我們將個人資訊發布在社交媒體上時,都是在邀請他者對自己的行為進行監控。甚至當我們發布貼文時,也是有意識地理解到這是「想像的監控」(imagined surveillance)環境,意即使用者清楚地知道一旦發出貼文將會吸引到一群「想像的群眾」。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主要聚焦於平凡的上班族娜美身上,她就如同是我們普通人的鏡相分身:喜歡在社群上分享自己喜歡的球隊、和朋友們的聚會、生活中的微小細節等,線上的分享行為也構成其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娜美的「想像的群眾」卻出現了偏差,她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貼文引來了潛在犯罪者「俊榮」的關注。在俊榮的監控視角下,娜美就如同是掌心上的螞蟻,輕易地被他者所掌握。然而,這個被掌控的權力,恰恰是由娜美本人所賦予的。
數位時代的賽博格
電影開場時,以娜美的第一視角帶出科技生活的日常實踐:一早由手機上的鬧鐘喚醒,接著再三確認 app 上的行事曆,在出發前往公司時不忘查看公車班次,下班後與朋友的聚會更要拍照上傳社群⋯⋯等,人們的生活正被科技物包裹著行動。隨著手機與人的關係日漸緊密,從每日起床到睡前最後一刻,都脫離不了科技物的桎梏,它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同是人類裝上的電子義肢。
科技女性主義者哈洛威(Donna Haraway)在她著名的〈賽博格宣言〉中以神話生物奇美拉(chimera,古希臘神話中獅頭羊身蛇尾的生物)為喻,講述賽博格(註二)的混種(hybrid)型態將成為我們的基本形式。科技物與人的關係更具象化地體現在電影的其中一幕,也就是當娜美發現自己的一舉一動正被人所監控時,她徬徨地站在人潮洶湧的道路上,此時,鏡頭由高處向下俯視,映照出來往人群的影子已然和手拿手機的樣子相融合──我們都是賽博格。
更甚者是,我們正活在被科技物取代身分的時代下,正如同俊榮在奪去他人手機時狂妄地說道「有了這個,我可以變成任何人。」;且當俊榮駭進娜美的手機,以她的身分進行發言時,線下的關係人們卻無一相信娜美是被陷害的。娜美的真實性正被虛擬的線上形象所侵蝕。如此,人類的外貌特徵、聲音語調以及作為有機物的存有基礎,已不再是識別個人的重要特徵,電子技術已足夠取代人類,成為新的存有論。
然而,我們對手機的重度依賴,逐漸將行動裝置視為有機物的延伸觸手,又要如何因應科技帶來的關係變化?而科技又是如何影響人們在親密關係上的實踐?
被科技取代的親密關係實踐
由於科技帶來的便捷性,使得使用者能透過行動裝置隨時與他人聯繫,這也形成了「永不斷線」的永恆在線。在這種狀態下,人與人的關係看似更加緊密,能夠隨時通過科技物聯絡對方,事實上,與之相反的是,當物理性的肉身在場時,人與人間的距離更加遙遠了。
科技社會研究者特克(Sherry Turkle)表示,由於人們花費大量時間在虛擬的線上,從而使得在線下談話時,也會因線上(手機訊息、通知)的干擾,被迫使對話「暫停」,就如同在電腦上按下「暫停鍵」,打亂了真實對話的節奏。這也意味著線上的溝通形式正影響著線下的行為認知,相對於虛擬的訊息來往,肉身化的親密關係實踐反倒被陌生化了。
因科技而帶來的疏離感也體現在俊榮對娜美的脅迫上。俊榮在威脅娜美時曾說,若在接下來 24 小時以內有人嘗試聯繫她,那麼娜美就能夠活下來。看似簡單而容易達成的條件,在先前幾位的受害者中卻無人倖免。
「明明是動一根手指就能連接的世界,但也代表著能夠輕易斷了連接。」,俊榮對娜美如此說道。科技的便捷性看似將人們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然而僅僅依靠一條網線維繫的情誼卻也是如此脆弱,一旦在手機上刪除對方號碼或是一方斷了聯繫,便可能終生不復相見。《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向觀眾拋出的難題即是:生活在輕易連接彼此的科技社會下,人與人之間真的變得更加親密了嗎?
故事結束,監控仍在持續
電影的末尾看似收束在完滿的結局裡,作為反派的「俊榮」被警方抓獲,卻也從而知曉「俊榮」之名也是犯罪者披上的虛假外皮,這個犯下惡行的「他」,本是無身分的黑戶。於此,本片以無身分訊息的黑戶作為反派人物,也暗喻著在網路世界中,有著更多像「俊榮」一般,匿名、未知的窺視者正潛藏在螢幕後,以一種不為人知的方式以人們鮮活的、公開的個人訊息作為養分,作為滋養犯罪的溫床。
註一:圓形監獄為邊沁所提出的建築模型。外觀為環形,外圍分隔成數間房間,中間則為一座監視用的塔樓或檢查室,監視者可於其中看見每個獨立房間裡的活動,而在背光之下,房間內的被監視者無法清楚看見塔樓內的狀況。
註二:賽博格(Cyborg),為結合了機器的控制論(cybernetics)和有機體(organism)所衍生的詞義,指任何有機體與機器的混種。
參考資料
Lyon, David. (2001). Surveillance society: Monitoring everyday lif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rottier, D. (2012). Interpersonal surveillance on social media.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7(2): 319–332
Duffy, B. E., & Chan, N. K. (2019). “You never really know who’s looking”: Imagined surveillance across social media platforms. New Media & Society, 21(1), 119-138.
全文劇照提供:Netflix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三〇年代開始,《藍天使》到德國新浪潮舵手之一的法斯賓達所導的《蘿拉》,「蘿拉」這個名字似乎與德國電影早早締下特殊的連結。而隨著千禧年來臨,《蘿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宛若一則宣言,昭告舊時代已經過去,德國將會煥然一新、再次活躍於國際。
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Nan Goldin以及那一整代人在做什麼?他們不是一群邊緣人需要文明世界的承認,他們是一群文明人希望啟蒙正常世界當中的野蠻人,希望那些衣冠楚楚的原始人,能夠從偏見、無知與利益當中稍微地掙脫。而實踐這件事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否認關於世界或是關於人的真實。這是Nan Goldin對於攝影最強烈的動機。
波光仍閃動,像是暗示著愛子也迎向死亡的河面那樣,生命從不為誰停留。就在今年初,飾演愛子的演員尹靜姬也在與阿茲海默症糾纏了十年後離世。孰料戲裡戲外竟如鏡?生命之詩終究是死亡的隱題。不過幸而有詩有舞,在死亡之前,讓人類仍有機會創造出不朽的片刻。
筆者以為,周戴維在《回到首爾》達成了一種走出傳統離散敘事,卻與「反離散」套路大相徑庭的灰色地帶姿態。女主角弗萊蒂總是在翻譯自己的身份政治行為,並不是尋找原初、固態的身份政治與性別角色實體,以進行依附動作。弗萊蒂像是一場在「灰色地帶」圍牆上跳舞的行為藝術,既是挑釁也是頌歌。
一部電影難以(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悲情城市》的幸與不幸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它是談及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中,名聲最大的一部。影片的美學成就有目共睹,技術面幾無失手,藝術面(時代氛圍的呈現)也讓人著迷。《悲情城市》乘載了大量的讚賞光環,也就無可避免會引來更認真的檢視。
自三〇年代開始,《藍天使》到德國新浪潮舵手之一的法斯賓達所導的《蘿拉》,「蘿拉」這個名字似乎與德國電影早早締下特殊的連結。而隨著千禧年來臨,《蘿拉快跑》(Run Lola Run,1998)宛若一則宣言,昭告舊時代已經過去,德國將會煥然一新、再次活躍於國際。
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Nan Goldin以及那一整代人在做什麼?他們不是一群邊緣人需要文明世界的承認,他們是一群文明人希望啟蒙正常世界當中的野蠻人,希望那些衣冠楚楚的原始人,能夠從偏見、無知與利益當中稍微地掙脫。而實踐這件事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否認關於世界或是關於人的真實。這是Nan Goldin對於攝影最強烈的動機。
波光仍閃動,像是暗示著愛子也迎向死亡的河面那樣,生命從不為誰停留。就在今年初,飾演愛子的演員尹靜姬也在與阿茲海默症糾纏了十年後離世。孰料戲裡戲外竟如鏡?生命之詩終究是死亡的隱題。不過幸而有詩有舞,在死亡之前,讓人類仍有機會創造出不朽的片刻。
筆者以為,周戴維在《回到首爾》達成了一種走出傳統離散敘事,卻與「反離散」套路大相徑庭的灰色地帶姿態。女主角弗萊蒂總是在翻譯自己的身份政治行為,並不是尋找原初、固態的身份政治與性別角色實體,以進行依附動作。弗萊蒂像是一場在「灰色地帶」圍牆上跳舞的行為藝術,既是挑釁也是頌歌。
一部電影難以(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悲情城市》的幸與不幸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它是談及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中,名聲最大的一部。影片的美學成就有目共睹,技術面幾無失手,藝術面(時代氛圍的呈現)也讓人著迷。《悲情城市》乘載了大量的讚賞光環,也就無可避免會引來更認真的檢視。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隨著Netflix推出《魷魚遊戲2》,許多人考慮重新訂閱或更換方案。本文探討了不同的Netflix訂閱方案以及如何利用信用卡提升訂閱金額的現金回饋。從基本、標準到高級方案,各自的價格和畫質支援都一一介紹。此外,推薦了幾款能提供高比例回饋的信用卡,幫助使用者在享受影視娛樂的同時,節省更多的開支
Disney+話題鉅作《照明商店》於上週圓滿收官,僅僅八集的劇情便帶給觀眾無盡的情感衝擊,同時也讓原作者「姜草」的名字再度成為熱議焦點。無論這部作品最後為你帶來的是遺憾、感動,還是驚嚇,都別忘了在演職員表結束後留意精彩彩蛋。
《膽大黨》融合多元主題,包含超自然、戰鬥、校園戀愛、搞笑等元素。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作品,在此提供5 個必看推薦理由,不管是精美的作畫,緊湊的劇情,還是精彩的配樂,絕對讓你笑到哭、再哭到笑!如果你還沒有看過《膽大黨》,千萬不要錯過~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
隨著Netflix推出《魷魚遊戲2》,許多人考慮重新訂閱或更換方案。本文探討了不同的Netflix訂閱方案以及如何利用信用卡提升訂閱金額的現金回饋。從基本、標準到高級方案,各自的價格和畫質支援都一一介紹。此外,推薦了幾款能提供高比例回饋的信用卡,幫助使用者在享受影視娛樂的同時,節省更多的開支
Disney+話題鉅作《照明商店》於上週圓滿收官,僅僅八集的劇情便帶給觀眾無盡的情感衝擊,同時也讓原作者「姜草」的名字再度成為熱議焦點。無論這部作品最後為你帶來的是遺憾、感動,還是驚嚇,都別忘了在演職員表結束後留意精彩彩蛋。
《膽大黨》融合多元主題,包含超自然、戰鬥、校園戀愛、搞笑等元素。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作品,在此提供5 個必看推薦理由,不管是精美的作畫,緊湊的劇情,還是精彩的配樂,絕對讓你笑到哭、再哭到笑!如果你還沒有看過《膽大黨》,千萬不要錯過~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為一直以來隱藏著的古代時期做出描繪,觀眾已經能理解詛咒的源頭以及動機。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即可獲得《犬系戀人》每週跟播文章。
Netflix追劇,人氣動漫《派對咖孔明》Netflix上演”共12集,2022年上演。動漫劇情主要飾演角色有諸葛孔明、劉備、月見英子、老闆小林、久遠七海、前園桂司、瑪麗亞·迪賽兒、RYO、MASA、TAKU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如今的工具是意識的。移動設備的出現將我們帶往一個全新的紀元。雖然我們更早之前就面對著螢幕、更早之前就開始上網。但電腦終究是一個人類面對著且隨時可以離它而去的工具、或一個場合。但手機不是一個可以被離開的對象。它可以離開你(那一刻你驚慌失措),而你不再能夠離開它。
Thumbnail
本文探討手機與人身的關係,以及手機對操作者產生的影響。透過思考手機的功能和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手機是否僅僅是一個接收器,以及使用者對於手機所產生的情緒和感受。文章深入探討了手機和使用者之間複雜的關係,引發讀者對於科技與人的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手機對我來說是什麼? 或許在他人眼裡, 也是常常消失沒有在看訊息的人, 但在暈船的時候卻是無時無刻, 等著主人發消息回來的寵物, (錯位的位置上) 的確是很極端.沉醉在失去自我當中. 撇開暈船後,才會更看清楚眼前發生的事, 本來樣貌.會有看到更多濾鏡後的真相. 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
Thumbnail
AI Monica :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前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人類意識的進化。文章提到,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正在開闊我們的精神視野,朝著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關鍵要點 : 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朝向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人類具有集體意識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如今的工具是意識的。移動設備的出現將我們帶往一個全新的紀元。雖然我們更早之前就面對著螢幕、更早之前就開始上網。但電腦終究是一個人類面對著且隨時可以離它而去的工具、或一個場合。但手機不是一個可以被離開的對象。它可以離開你(那一刻你驚慌失措),而你不再能夠離開它。
Thumbnail
本文探討手機與人身的關係,以及手機對操作者產生的影響。透過思考手機的功能和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手機是否僅僅是一個接收器,以及使用者對於手機所產生的情緒和感受。文章深入探討了手機和使用者之間複雜的關係,引發讀者對於科技與人的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手機對我來說是什麼? 或許在他人眼裡, 也是常常消失沒有在看訊息的人, 但在暈船的時候卻是無時無刻, 等著主人發消息回來的寵物, (錯位的位置上) 的確是很極端.沉醉在失去自我當中. 撇開暈船後,才會更看清楚眼前發生的事, 本來樣貌.會有看到更多濾鏡後的真相. 這些都是必經的過程,
Thumbnail
AI Monica :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前社會制度的變革以及人類意識的進化。文章提到,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正在開闊我們的精神視野,朝著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關鍵要點 : 人類正在從一個被壓制和控制的狀態中走出,朝向一個更加美好和積極的世界前進。 人類具有集體意識
Thumbnail
現代科技已經撃破了「存在主義」那種荒謬的無奈,就是切勿弄丟了手機。
Thumbnail
科技的演進會帶給人類憧憬與焦慮,眾多科幻影視創作直指這份矛盾,國家擔心駭客入侵國防系統引爆世界大戰,市井小民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機器人取代--我們的煩惱、對駭客乃至於對科技的恐懼合理嗎?我要大推《奇幻熊在網路釣魚》,這本近期我讀得欲罷不能的一本科普書。 《奇幻熊》描寫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圖靈時代開始
Thumbnail
高科技的迷湯「一切都是為你好」 今天,要跟各位來談談行動自由的重要性,以及世界深層政府如何利用各種「高科技」來迷惑人民,讓他們自願放棄難能可貴的自由人權。
Thumbnail
從防窺膜身上,反而看見了資訊科技「看/被看」的追逐戰:一方面偷窺著他人,一方面又想避免被他人偷窺。
Thumbnail
自從智慧型手機成為大家普遍使用的工具之後,有許多資訊正偷偷消耗我們的注意力。例如原本想打開手機查閱資料,卻突然被跳出的訊息給吸引走,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時間已默默過了半小時、又或是忘記原本打開手機,究竟要做什麼?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樣、或是手機發出的叮咚聲,總是打斷你原本正在做的事呢?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