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好的距離叫「禮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等泡麵的時刻,我看看還能寫什麼。
我喜歡在平日的時候休假,不喜歡在六日以及節日時出門,而現在的工作剛好符合我的需求「偶爾的六日,大部分的平日。」。
這樣一來,便不會被朋友知道自己的行蹤,他們總搞不清楚我到底是在上班還是在放假。最近對於「朋友的整理策略」蠻成功的,雙方目前唯一的互動:只有當我發布文章時,他們回應愛心。
「休假就是要完全屬於自己,而不是經營慈善事業。」
少了聽人吐苦水、分享日常的時刻,不必再消耗自己去取悅他人。多出來的時間,我躺在床上漫無目的的游泳,也覺得好快樂。
「泡麵的鹹度剛剛好,麵條的軟硬度也是我喜歡的。」
或許有人覺得那叫人脈,對我而言,那就只是老同學型的朋友,不是工作上聊得來的同事。我休假時偶爾也會安排和同事聚餐,頻率大概是幾個月一次。至於,從學生時期就認識的朋友,雖然從認識到相處都很純粹,過程中不會帶入其他意圖,或利益上的往來。但現在的我覺得時間比金錢更重要,尤其是個人的時間。同事不會再下班後聯繫我,想要和我聚餐也會提前詢問,也不會佔用我餐後的時間,參與我飯後的安排。但這些人與人相處時應有的「禮貌」,對於「要好的朋友」似乎不適用。
懂禮貌的人,到哪都受歡迎。
4neverbother1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因為同事的一句「難道你要一輩子生活在底層嗎?」。我決定把自己的生活與想法,寫成一個不專業的專題,因為我活到現在,從沒有生活在底層的感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安,終於輪到我迎接美好的假期~ 昨天下班前和同事聊到老年後的生活,她的想法又把我對這方面生鏽的部分更新了! 「其實我覺得住養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之前,我曾被另一位同事刷新過想法,她認為沒有人規定我們一定得活到幾歲才算合法,大多是被世俗與人情給規範,覺得活得長壽才正常。
距離會產生美感嗎? 那也要原先就夠美才行。 「衛生紙拿再遠還是衛生紙,我不會把它看成錢。」 歡迎繼續收看我與前室友的「矛盾大對抗」! 休假時間相同的我們,我會選擇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那時也會安排和其他朋友聚會)。室友則是像以往一樣,睡到自然醒,以為醒後還可以繼續按照「我去哪,她就去哪」
喝了一口前天買的煉乳風味可爾必思,好甜。 繼續來談前室友渴望的「當我們同在一起」生活模式。 同居的第五個月開始,我一下班就會把自己關在房裡,在家的時間,幾乎不會和室友講到話。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的我們,能聊的話題也逐漸見底了。 也因為我足不出房間,室友時常會透過LINE和我聊天(是的,我們住在同一個家)
上一篇,剛好談論到我最有意見的「第二名」,於是我決定延伸它。 起先,我還沒意識到室友「越矩的行為」,因此剛開始的互動都算融洽。直到我發現自己買的書,放了好久都還沒拆封,想看的影集也停滯不前。甚至,很久都沒有更新畫作和文章(我有一個分享作品的平台)。我才開始追查自己下班後的時間都用在哪。 後來發現,當
準備要來聊聊同居「慘況」的第二名了嗎? 第二名:連體嬰式的生活 這點也算是激勵我開始一個人旅行,以及重新審視人際關係的原因。往好的方面想,如果沒有經歷過這點,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照著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雖然那時的我很辛苦,不過那份辛苦並沒有白費。
「我以前不喜歡沒有規律的事物,現在覺得不規律也是種旋律。」 我現在很喜歡爵士樂,也喜歡帶著自己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過我還是討厭工作上遇到的突發狀況(會讓大家焦頭爛額的那種),以及我沒辦法接受不自律的人。我指的不是「每天運動」的自律,而是對自己生活和工作沒有責任感,無法自我管理的人。
安安,終於輪到我迎接美好的假期~ 昨天下班前和同事聊到老年後的生活,她的想法又把我對這方面生鏽的部分更新了! 「其實我覺得住養老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此之前,我曾被另一位同事刷新過想法,她認為沒有人規定我們一定得活到幾歲才算合法,大多是被世俗與人情給規範,覺得活得長壽才正常。
距離會產生美感嗎? 那也要原先就夠美才行。 「衛生紙拿再遠還是衛生紙,我不會把它看成錢。」 歡迎繼續收看我與前室友的「矛盾大對抗」! 休假時間相同的我們,我會選擇提前安排好自己的行程(那時也會安排和其他朋友聚會)。室友則是像以往一樣,睡到自然醒,以為醒後還可以繼續按照「我去哪,她就去哪」
喝了一口前天買的煉乳風味可爾必思,好甜。 繼續來談前室友渴望的「當我們同在一起」生活模式。 同居的第五個月開始,我一下班就會把自己關在房裡,在家的時間,幾乎不會和室友講到話。生活在同一個環境的我們,能聊的話題也逐漸見底了。 也因為我足不出房間,室友時常會透過LINE和我聊天(是的,我們住在同一個家)
上一篇,剛好談論到我最有意見的「第二名」,於是我決定延伸它。 起先,我還沒意識到室友「越矩的行為」,因此剛開始的互動都算融洽。直到我發現自己買的書,放了好久都還沒拆封,想看的影集也停滯不前。甚至,很久都沒有更新畫作和文章(我有一個分享作品的平台)。我才開始追查自己下班後的時間都用在哪。 後來發現,當
準備要來聊聊同居「慘況」的第二名了嗎? 第二名:連體嬰式的生活 這點也算是激勵我開始一個人旅行,以及重新審視人際關係的原因。往好的方面想,如果沒有經歷過這點,我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照著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雖然那時的我很辛苦,不過那份辛苦並沒有白費。
「我以前不喜歡沒有規律的事物,現在覺得不規律也是種旋律。」 我現在很喜歡爵士樂,也喜歡帶著自己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過我還是討厭工作上遇到的突發狀況(會讓大家焦頭爛額的那種),以及我沒辦法接受不自律的人。我指的不是「每天運動」的自律,而是對自己生活和工作沒有責任感,無法自我管理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常常放假時,想找的朋友都在忙 朋友放假時,我正在工作… 久了之後,習慣一個人吃飯、旅行、看電影 有些人覺得我太被動,是啊 可是為什麼呢? 後來才了解,因為每次的主動換來的都是空虛。 但現在想想,當我拒絕別人時,對方是否也被潑了冷水? 所以開始去理解自己各種情緒,擁抱ㄊ,之後不管主動、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這是我新的打工,剛好跟我正職上工的時間差不多,反正時間上不打架,就去上班了。 記錄一下很同事相處的過程,我好久沒有遇到正常人了,真的很值的可喜可賀。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會讓你再趕往上班的路上,還願意繞道過去跟他打個招呼?又是什麼樣的人,會讓你願意趕赴早上六點半的約?一場清晨的顯現出朋友的好人緣,好人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可以創造的,在朋友身上我看到幾個好人緣特質:讓人相處愉快、良好的經營互動、發揮自己特質,身為一個業務,也該創造好人緣。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Thumbnail
以前在職場的生活,鄰座的同事總是很喜歡在假期過後問我:「妳前兩天有去哪裡玩嗎?」或是有連假或休假的時候,更會不斷地追問我有沒有去哪裡出遊,接著還會被要求提供詳細的旅遊行程給她參考。 有鑒於職場的文化好似只要出遊就必須要帶伴手禮的不成文規定,我在工作多年後逐漸開始認知到「低調」的必要性。怎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美好的生活不是昂貴的。 月底放了颱風假,忙碌的日常突然被按下了暫停鍵。 颱風的第一天,風雨未來,爸媽擔心我不懂得好好吃飯,特地來我租屋處送了一鍋補湯,我和他們叮嚀要小心頂樓淹水,在雨還沒變大之前揮手道別互祝平安,被記在心裡的感覺真的很溫暖。 我和伴侶就這麼一起宅在家,把日子過得很慢
常常放假時,想找的朋友都在忙 朋友放假時,我正在工作… 久了之後,習慣一個人吃飯、旅行、看電影 有些人覺得我太被動,是啊 可是為什麼呢? 後來才了解,因為每次的主動換來的都是空虛。 但現在想想,當我拒絕別人時,對方是否也被潑了冷水? 所以開始去理解自己各種情緒,擁抱ㄊ,之後不管主動、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剛畢業時,初投入職場,還很學生心態, 許多事情都會很願意敞開心與人交流,直到某一天受了傷,爾後關上了心房,但內心也難免會在交流與不交流間猶豫著,所以很意外,有人的心態,是會希望要在職場交朋友,其實上班就是上班,也少點私交比較好,如果遇上了比較好相處的同事,那是幸,卻非必然。
昨天一直在思考星期一很多店家都休息, 圖書館也休館, 我還能去哪裡吹冷氣,看書,走動? 小7,真的是台灣人的好朋友,這裡有很多無聊的人,或者來接客和做生意的人, 或者來喘口氣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但是真的很少看到像我這樣的人坐在這裡無所事事,我這樣的人? 是怎樣的人呢? 就是應該要上班工作的人
這是我新的打工,剛好跟我正職上工的時間差不多,反正時間上不打架,就去上班了。 記錄一下很同事相處的過程,我好久沒有遇到正常人了,真的很值的可喜可賀。
Thumbnail
什麼樣的人會讓你再趕往上班的路上,還願意繞道過去跟他打個招呼?又是什麼樣的人,會讓你願意趕赴早上六點半的約?一場清晨的顯現出朋友的好人緣,好人緣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可以創造的,在朋友身上我看到幾個好人緣特質:讓人相處愉快、良好的經營互動、發揮自己特質,身為一個業務,也該創造好人緣。
Thumbnail
有一天我們可能無話可說的 ,但我們也曾經無話不說,在此刻的這一分鐘我們是極好的朋友,那就夠了。我認為這就是一種永恆。不對任何關係產生不必要的執念,才能讓彼此愉快的做自己。我始終活在緣分之中,而並非關係裡。
  曾幾何時,開始說著越來越多的改天下次。   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的朋友聚會飯局都暫停。然後時間久了卻發現,其實那些飯局好像也無所謂,反而開始享受獨處得生活。   這裡先說,我認為極簡風並不是捨棄掉所有朋友,孤獨終老的活著。而是思考哪些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   好比說,LINE那些剩下慶生功能
Thumbnail
以前在職場的生活,鄰座的同事總是很喜歡在假期過後問我:「妳前兩天有去哪裡玩嗎?」或是有連假或休假的時候,更會不斷地追問我有沒有去哪裡出遊,接著還會被要求提供詳細的旅遊行程給她參考。 有鑒於職場的文化好似只要出遊就必須要帶伴手禮的不成文規定,我在工作多年後逐漸開始認知到「低調」的必要性。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