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1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如何從一個熱衷追求美食的吃貨,成為愛上一日一餐的極簡飲食推崇者?

英文有句話說:You are what you eat.
簡單的解釋就是「人如其食」,你吃進什麼,你就變成什麼,聽起來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
我們每個人幾乎從小開始,都在不自覺的意識下,不斷複製來自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等團體生活中的飲食習慣,當然也包括了來自媒體廣告的催眠。
看看下面幾句話是否覺得特別眼熟:
早餐很重要,一定要吃!
後來發現,自己都是在忙到忘記吃早餐,或是來不及準備早餐的時候,空腹狀態做起事來反而特別有精神且頭腦清晰。
空腹不吃東西,胃會磨壞。
後來看到不同醫師解說有關胃酸及消化概念的影片,發現其實胃根本沒有「被磨壞」的問題。如果有人空腹時會覺得胃痛或不舒服,都是本身已經存在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
什麼都可以吃,不要過量就好。
這就像是一句有說等於沒說的話,跟「均衡飲食」一樣看似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到底吃得多均衡、多營養都搞不清楚,甚至連均衡的比例都隨著時間在修改。
努力運動就是為了要吃更多的美食!
彷彿是給美食產業與健身產業彼此相輔相成的雙贏口號。人們潛意識中認為只要努力運動,就能抵銷大吃大喝後產生的熱量與罪惡感。但其實不管是狂吃豪飲後身體所需要承擔的消化工作,或是進行太多的運動,都會在身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就連健身教練都承認,想要有效減掉蝴蝶袖或是腰部和腹部脂肪,運動帶來的效果反而遠不如飲食控制來得更有成效。

大約從2021年的春天起,因為疫情無法外食,加上在家工作之便,每日運動與活動量降低,我也順勢開始了一日兩餐的168飲食。結果才進行不到一週,身體的感覺就告訴我,可以立即進入186,也就是18小時斷食,6小時為進食窗口。
就這樣循序漸進的,隨著身體的感受變得越來越靈敏,我不再聽從大腦的慣性反應來選擇食物,並且瞭解到大腦對食物的選擇會因為情緒、習慣和對某些味覺的上癮,取代身體真正的需求。
雖然偶爾還是會貪戀炸雞、薯條、可樂,或是其他營養價值不高,但對舌頭味蕾爽度很高的「療癒食物」,卻因為養成了穩定的間歇性斷食的習慣,身體自然而然的持續保持著細胞自噬與更新的能力,反而對高糖高油的食品,漸漸降低攝取的欲望與次數。這樣的好處比起目的性的短期禁食來得更有效果,也更容易無痛戒斷。
到目前為止,一日一餐或是一日1.5餐的進食模式,已經成為我的日常,有時也會久久來個二日或三日清水斷食,過程中大腦會出現想吃東西的念頭,但身體卻在說:「我現在感覺好清爽、好輕盈,那些念頭只是大腦對味覺的想像,但身體其實沒有飢餓感,真的不需要吃東西。」
這種內在的感受與對話,沒有體驗過的人應該會覺得是自虐後的精神分裂(笑)。但對有嘗試過用間歇性斷食來讓身體切換到更高頻率的人來說,身心靈的美妙感受就是真的「回不去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