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這個世界對有想法的人很不友善

你是一個會在學習或參與討論時經常發問、提出意見的人嗎? 會得到滿意的答覆或對方的正視嗎?
很多時候,針對議題,倘若有其它看法,通常都會被導向一個既定的答案,因為某些人的見解容不得質疑,某些規則訂定後便沒有修改的餘地。很有趣的,越是人治的體系,這類死水般的狀態越是穩固。
他們想聽你說能讓他們想聽的話,最好你能照著做,不要去想別的!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 會議在開始之前,結果早已被確定。這個概念指出主事者需要對整個局勢有全面掌控,會談不過是告訴所有人「我想要這麼做。」
可是,討論的用途不應該是搜集參與者的意見嗎?
體制埋沒了多少可能?
從小到大,我們需要遵從被告知的一切指令,而我們習以為常,因為會照著做的人有糖吃,做不好、不想做都會受到懲罰。久而久之,這是就是生存鐵律,多數人總是活得像一台接受指令再執行程序的電腦。
我們也不能怪罪坐在電腦前操控一切的使用者,對吧? 他們怕事,如果你太有想法、太有執行力,他們就得多花一些心力去掌控好你。你乖,他們才能待在安穩舒適的座椅上過他們的日子。他們沒做壞事,所以一切都很合理?
我們接受他們掌握先機、擁有資源的事實,坦白說,這是必須的。然而,最令人畏懼的是我們接受了他們訂的遊戲規則,並且從根本上不去懷疑他是否適合自己。又或許懷疑過,但遊戲規則容不得質疑,更不可能隨意更改。好比玩一場大富翁,對手每通過一次起點能拿十倍於你的金額,你卻被逼著參與這場遊戲,即使心中有更適合自己的模式,但就是無法脫離泥沼。
大環境容不得你不合作,不合作就等著被踢出局。
講到這裡,作為一個讀者,你或許已開始批判,這是好事,不論是否認同上面的觀點。我創作這篇文章,希望提供想法給所有看到的人,而非箝制人們的思想,因為對有感情、有智慧、有渴求的任何生命,限制思想與行為的自由並不道德。
我們接著來說說學校。對我來說,學習知識本質上應該需要是有益的,這個部分我們以後再討論,今天我只想講制度面的問題。不知道你在學校有沒有被記過小過或大過,反正我是沒有。如果你是一名學生,被記了小過的學生,學校或許還會要你透過做某些服務去銷過呢。如果今天你已經出社會,回過頭看看以前學校的榮譽卡、嘉獎、小功、大功,是否會覺得很可笑呢? 那些莫名的服儀規範、髮禁等,是否讓社會變得更好? 我的意思是: 這些賞與罰對學子沒有任何實質上的助益,但對當時在學校的學生們而言,這似乎很重要,或者應該說,其重要性被校方放大到足以約束思想的程度,讓你或多或少地去在意榮譽並害怕懲處。筆者自己中學時期,總有學子懷有不符普遍期望的特質,他有自己的行事風格,然後權威讓他為此付出了代價。
我們學會讓自己不要成為那個異類。
這是大多數人在成長經驗中逐漸養成的做法。我們深知,表現得太差或太出色都屬於表現得太突出,這種外露的鋒芒對其他體制內的人而言,與其說是耀眼,倒不如說是刺眼。殘酷的現實是: 手裡緊握資源的人往往有決定事件走向的能力,但也往往不是那位能使事件往最佳走向發展的人。
如果你就是那個總有其它想法的「異類」,且或許你也曾努力過,但也終究只能認命地隨波逐流,在此我向您表示敬意與遺憾,且你並不孤獨。我們所在的社會一直處於一個少數人強勢、多數人屈服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任你有再好的想法也無法改變事件的走向,無力與無奈也使你我無法再為自己爭取更多。這的確是個對有想法的人很不友善的世界。
如果筆者將上面那句話作為本篇文章的結尾,將上述觀念植入讀者的腦海,那筆者就是接了體制中既得利益者的業配。所以,以下進入本文真正希望傳達的想法,亦即重視個體思惟的價值觀之一,提供給每一個耐心看到這裡的讀者。再次聲明,我創作這篇文章,是希望提供想法給所有看到的人,而非箝制人們的思想。回到正題,我們不妨換個方式思考:
既然既得利益者不喜歡有人來挑戰,只想把你榨乾,那做為新一代的你,更應該打破陳舊的常態,甚至取而代之。沒錯,現在我們相對弱小,但並非完全沒有資源。一切妥協只是暫時的,一切屈就只是時候未到。我們應該累積實力、等待時機,多嘗試、探索,進而顛覆自己不認同的體制。
你的獨特是關鍵,我們需要你是獨特的,因為只有超出框架的想法才能改變現狀,也唯有集結每個希缺的獨特才能為人們帶來實質的進步。
我們不應縱容體制埋沒那些可能,因此我們就該去想點別的、就該不合作。幸運地,這是個逐漸對有想法的人越來越友善的世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