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22地球日和美山步道20走;直取想要的去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三月初十一。庚子日。

由於昨天的不算好夢的夢境內容,我想到找出幾個認識者的FB看,因而竟然生出羨慕她們的小孩的生活中心與腦袋。當然因為夫妻出身理工寫程式搞物理電機都是常態,最重要的是小孩,很愛閱讀很愛實作,不論是做木工玩建築三國,問歷史台灣中共世界,自己拆解做紅綠燈。當然父母的支持有關,有個喜歡做料理種菜種花的工程師老爸,願意聽問題想解甚麼就去訂購機器,自承已經輸給小孩,而且有些還要小孩最後直接問媽媽比較準。但創業有機棉的媽媽其實比較忙。哈!我是羨慕孩子們歷年的生活,腦袋瓜生活可以活在這些宇宙歷史科學的話題,還可以親手製作實驗。

跟母親同桌就是講她去買菜市場哪家菜她有選過,有機是騙人,但是我今天沒講甚麼話,我剛好帶著那個羨慕。

既然我想要這樣豐盛的生活,那就朝著自己想要的去做。直取想要的去實踐。自己才是改變中心。

我們家族沒有任何理工興趣,是可惜,下一代都朝著金錢管理的世界前進。但那也是一種環境造就。人人本來不一樣。連理工都朝向穩定上班族或者賺錢為目標的資本主義人生。但我自己都未婚沒生小孩,我在可惜的不就是抱怨嗎?而且是自己從來沒想到要努力的層面。只會逃避恐懼。

覺得活在逃避負面是可悲浪費的人生。這幾年才改變,以逃避為主軸的人生。難怪以前都活得不起勁是唄!只想不要那個不要這個,別再來了,但想要甚麼沒去深思沒去追求。哈!竟然有人(就是我)會那樣活!

What a waste !!! 很想告訴別人不要這麼做。但沒有人要聽啦!就好好地活出自己先!

於是泡了茶9:48起在書房繼續進行竹木靈擺的製作目標。不小心再叮釘子破掉,我想黏合看看。後來測出是可使用的白色能量。儘管不完美,但有很多良善心思手作心意。OK了很開心。真的很開心!

發現肚子餓,於是把早上煮好的藜麥紅藜小米糙米飯加上綠咖哩來做燴飯,並且煎了一條櫛瓜並且喝吃竹筍湯(有薑片/糙米與米酒同煮大火滾後並且小火煮45分鐘以上僅加點珊瑚鹽)。加上蒸好的甜地瓜。

烹煮綠咖哩燴飯時出現一個小插曲,誤把跟裝生水的罐子內的水加一點到飯裡、卻發現黏黏的,原來是媽咪把洗衣精裝一些到那個相似的罐子內放在廚房。於是我只好倒進廚餘。再把另外的飯全重新加綠咖哩煮完。

當時的感覺是我再也不需要任何人當我的提醒眷屬了。

我可能一直以為自己在清潔上需要人提點,但是媽咪作為這個提醒的角色已經過頭。

萬事以乾淨為優先,反而弄了很多衛生紙與各種塑膠垃圾袋,一層層,而且會把相似的罐子裝上不同的東西,她潔癖且善手作也很會利用身邊器具,也常讓我驚嘆!但完全沒有分類的長處。同樣罐子裝類似的東西對她不存在這樣的作法。我自己這次誤會很大,以至於被迫倒掉食物也不想跟她說。等她自己發現之後把那個罐子收去洗衣間吧! 

想倒完垃圾去和美山走走,再去碧水堂喝贈茶水與點看書,完成一本書。

發現根本沒有帶到書,只帶了筆記與塗鴉本。哈!

還是喝了3點免費兌換的下午茶。花了半小時小坐。--玫瑰洛神蜜茶熱+黃金脆薯.還剩下三點。

碧潭小赤璧

raw-image

24(上)-23(仰躺頭下垂在大石上休息)-18(下)還跟賣帽子的老闆娘買兩盆紫蘇。行前看到想說下來還有的話再買。

 

優律思美譜跟圖-- 

獨立思考、自我覺察與自由。熱愛民主自由價值,靈性修行爲志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夢見我在媽媽家,幫她打掃家裡。我以為媽媽會準備吃的,可是沒看到她在準備,我想說那我到樓下買麵好了。媽媽問我可不可以幫她到超商買米,我說好。 當我正準備要出門時,媽媽拿出兩包米。她說這米放了有點久,雖然很小心封起來,要我幫她看一下,她擔心裡面會不會有米蟲。 我打開包裝,已經看到米蟲在爬。我旁邊有另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是的  她得把握時間 把握那僅有的精力 以及那所剩不多的時間 好讓她腦袋瓜裡 或者埋藏在心底的那個聲音 奔馳出來  是來到咖啡館, 吃了那吃不完澳式餐點 品嚐了ㄧ口咖啡後的沈澱  站立在高腳桌椅旁的起點  該死的 忘了帶耳機  那所謂的寫文儀式感  於是 只能運用意志超能力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我和我娘住得很近,只需要花費5分鐘的路程,我就能順利的再變回一個女兒的身份。當我娘的背影愈來愈像深冬,就愈發珍惜身為一個女兒所附加的各種糖份。 每次和娘出門,於回程,我必定送她回到她住的1樓。到了巷口,她總是差我快點回家吧,那是她不捨得我再多走那幾步路的。 有時我會隨順,有時我會堅持
Thumbnail
#66 如果有一天, 可以什麼都不做, 你會怎麼度過呢?
厭倦了收拾洗碗煮食的日子 媽媽只想要躺平 什麼無怨無悔的為家庭付出 都是狗屁話 我還沒成仙 我只想躺平 嘩啦嘩啦 放一缸熱水 煩躁壓力快點遠離我!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夢見我在媽媽家,幫她打掃家裡。我以為媽媽會準備吃的,可是沒看到她在準備,我想說那我到樓下買麵好了。媽媽問我可不可以幫她到超商買米,我說好。 當我正準備要出門時,媽媽拿出兩包米。她說這米放了有點久,雖然很小心封起來,要我幫她看一下,她擔心裡面會不會有米蟲。 我打開包裝,已經看到米蟲在爬。我旁邊有另
Thumbnail
夢見媽媽搬進新房子,她邀請好多人到她家。 她在招呼客人,我說我來炒菜。我打開冰箱,有一包像是衝菜。我想說待會我可以切一切,就來炒一道菜。 因為有好多客人,我就想說來切西瓜好了。我問媽媽有沒有刀,她叫我自己去找,結果我只找到一把小的瑞士刀,很不容易切。我把西瓜切成細條狀,放在盤子裡,端出去給客人吃
Thumbnail
「這個家都沒有溫度,沒有互動,都像是行屍走肉。」氣氛還算融洽的晚餐時間因為他的一句話又瞬間急凍。 「不是啊,人要進步嘛,不是我每天這樣盯大家才要做,self disciplined,OK?每個人把該完成的事情好好做好,這叫負責任......這個家要不是我辛辛苦苦撐著,無微不至地打理......
Thumbnail
是的  她得把握時間 把握那僅有的精力 以及那所剩不多的時間 好讓她腦袋瓜裡 或者埋藏在心底的那個聲音 奔馳出來  是來到咖啡館, 吃了那吃不完澳式餐點 品嚐了ㄧ口咖啡後的沈澱  站立在高腳桌椅旁的起點  該死的 忘了帶耳機  那所謂的寫文儀式感  於是 只能運用意志超能力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Thumbnail
我和我娘住得很近,只需要花費5分鐘的路程,我就能順利的再變回一個女兒的身份。當我娘的背影愈來愈像深冬,就愈發珍惜身為一個女兒所附加的各種糖份。 每次和娘出門,於回程,我必定送她回到她住的1樓。到了巷口,她總是差我快點回家吧,那是她不捨得我再多走那幾步路的。 有時我會隨順,有時我會堅持
Thumbnail
#66 如果有一天, 可以什麼都不做, 你會怎麼度過呢?
厭倦了收拾洗碗煮食的日子 媽媽只想要躺平 什麼無怨無悔的為家庭付出 都是狗屁話 我還沒成仙 我只想躺平 嘩啦嘩啦 放一缸熱水 煩躁壓力快點遠離我!
Thumbnail
女兒在班上的母親節活動中發言:「媽媽最喜歡作的事是煮飯。」 兒子的生活課本有道題目:「媽媽喜歡作的事。」兒子寫下:「煮飯。」 有天先生跟同事說我喜歡煮飯,回到家我開玩笑地對他說:「我們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人異口同聲,我辯駁無效。我問我自己:「若不用顧慮家人的需要,我想作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