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對事不對人」還是「對人不對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不是常常有「別人說一句話,勝過我說十句話」的無奈呢?
但常聽說:「哎呀~因為我們很熟啦~所以才可這樣跟你反駁呀,難道你說什麼我都一定要同意嗎?」說著說著兩人又要吵起來了。
的確,無論再好的朋友、親人都不一定要完全同意、遵從對方的意見,但我唯一不解的是…如果對方和一個不熟的親友,給你的意見是一樣的,但我們總是對熟人,百般挑剔、質疑拒絕,對不熟的那位親友,卻是客氣的贊同接受…這真的讓人難以接受呀,感覺是「對人不對事」,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來說,卻有天差地別的待遇。
如果真的是「對事不對人」不是應該誰來講都是一樣的嗎…難道真的耐心寬容都給了陌生人了嗎…我只能說真可惜,因為你把寶貴的時間、好脾氣、好耐心,都留給了不會一路陪伴你的陌生人;卻把不耐煩、任性留給了一個真心支持你的人。
avatar-img
4會員
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外星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何後來我們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當你不問,我不說;你不等,我不追;你不退,我也不讓… 最後在乎的那方,終究會成為對方眼中的麻煩精、粘人精。想陪你的人何時都有空,不想陪你的人,一分鐘都嫌麻煩,人何必活的這麼卑微呢? 如果放不下,就離開當下的環境吧…
當一個人的世界只剩下「愛情」時,是件危險的事…怎麼說呢? 身邊有個案例,姑且稱之為A女,已婚且育有二子,但她的眼中仍只有她老公(偏偏她老公就是個直男),她的世界繞著他打轉,外人看來是再正常的家庭不過了,看起來也會社交…但有些觀念令旁人不寒而慄! 剛開始以為她只是抱怨育兒的辛苦,及公婆的各方各面,但漸
亞里斯多德將友誼分為三種層次: 一、膚淺的友誼:因「利益」而聚在一起,並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 二、次等的友誼:因「快樂」而在一起,希望從彼此相處中獲得愉悅。 三、完美的友誼:因「品德」而結合,希望為對方帶來貢獻。 人的一生摯友不用多,因為每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扣除家務、工作、睡眠時間,能和朋
常聽到有人在說,父母、公婆、家人、朋友總讓人感到束縛。 舉例來說:家人怕你吃不飽穿不暖,總是叮嚀你多穿點,就算你已經滿身大汗;朋友怕你被騙,總是拿著放大鏡看著你交往的對象,即使你覺得他是個完美的情人。所有周遭人的意見關懷,總是讓你覺得生活起來綁手綁腳的,很令人心累,嚴重一點可能又要被冠上「情緒勒索」
人與人相處爭吵在所難免,但為什麼有人愈道歉愈令對方生氣?有的卻能和好如初? 常聽到有人說:「我道歉,對不起,總可以了嗎?」、「如果讓你不舒服,那我向你對不起」感覺是有講出道歉的話,但這種道歉簡直是提油救火!在對方耳裡聽來,除了根本不是真的感到抱歉,反而像是在指責你的無理取鬧、敏感多心,導致我要先低頭
每當我和摯友道別時,都會被笑說:「你的戲劇張力也太強了吧,不過是說個再見,搞得跟十八相送一樣依依不捨。」 的確其中開玩笑的成份居多,但也參雜了幾分真心。 畢竟人世間的事很難說呢…如果能預測,也就不會這麼多遺憾了。我們常認為,明天就會再見到面了,明天再說、等一下再說、有空再說,但誰又能確定明天、等一下
「為何後來我們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因為當你不問,我不說;你不等,我不追;你不退,我也不讓… 最後在乎的那方,終究會成為對方眼中的麻煩精、粘人精。想陪你的人何時都有空,不想陪你的人,一分鐘都嫌麻煩,人何必活的這麼卑微呢? 如果放不下,就離開當下的環境吧…
當一個人的世界只剩下「愛情」時,是件危險的事…怎麼說呢? 身邊有個案例,姑且稱之為A女,已婚且育有二子,但她的眼中仍只有她老公(偏偏她老公就是個直男),她的世界繞著他打轉,外人看來是再正常的家庭不過了,看起來也會社交…但有些觀念令旁人不寒而慄! 剛開始以為她只是抱怨育兒的辛苦,及公婆的各方各面,但漸
亞里斯多德將友誼分為三種層次: 一、膚淺的友誼:因「利益」而聚在一起,並希望從對方身上獲得好處。 二、次等的友誼:因「快樂」而在一起,希望從彼此相處中獲得愉悅。 三、完美的友誼:因「品德」而結合,希望為對方帶來貢獻。 人的一生摯友不用多,因為每人的一天都只有24小時,扣除家務、工作、睡眠時間,能和朋
常聽到有人在說,父母、公婆、家人、朋友總讓人感到束縛。 舉例來說:家人怕你吃不飽穿不暖,總是叮嚀你多穿點,就算你已經滿身大汗;朋友怕你被騙,總是拿著放大鏡看著你交往的對象,即使你覺得他是個完美的情人。所有周遭人的意見關懷,總是讓你覺得生活起來綁手綁腳的,很令人心累,嚴重一點可能又要被冠上「情緒勒索」
人與人相處爭吵在所難免,但為什麼有人愈道歉愈令對方生氣?有的卻能和好如初? 常聽到有人說:「我道歉,對不起,總可以了嗎?」、「如果讓你不舒服,那我向你對不起」感覺是有講出道歉的話,但這種道歉簡直是提油救火!在對方耳裡聽來,除了根本不是真的感到抱歉,反而像是在指責你的無理取鬧、敏感多心,導致我要先低頭
每當我和摯友道別時,都會被笑說:「你的戲劇張力也太強了吧,不過是說個再見,搞得跟十八相送一樣依依不捨。」 的確其中開玩笑的成份居多,但也參雜了幾分真心。 畢竟人世間的事很難說呢…如果能預測,也就不會這麼多遺憾了。我們常認為,明天就會再見到面了,明天再說、等一下再說、有空再說,但誰又能確定明天、等一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Thumbnail
人家說,相愛容易相處難,難在各有各的脾氣和做事方法,也難在想法觀念價值觀不同而口角爭執不斷。從很小的擠牙膏就能把一對夫妻分開,更何況其他大事。太太看不順眼先生的枕頭套總是套反面,先生認為正反面都是一樣,枕頭套是用來睡的又不用來看的。兩人都沒有錯,只是觀念美感不一樣,誰要聽誰的,誰也不讓誰,如果懂得相
Thumbnail
人際相處存在差異是正常,摩擦不代表決裂。把別人情緒當成自己責任,是自私而不是體貼,因為會忽略對方需求而阻礙交流。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前言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跟熟識的熟齡夫妻檔聊天時,所聽到的很少是對另一半的讚美和感謝,相反的,絕大多數都是對另一半的批評和數落。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把別人對我們做的好事視為理所當然,把別人對我們做的錯事視為罪大惡極,以致念念不忘。這種情形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還可以理解,然而大多數如此,可能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常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是對大家都那麼好?」「為什麼不保護自己?」「那麼大愛是怎樣?」 甚至以前伴侶也會說「我沒辦法接受這麽大愛的另一半」 我從沈默到習慣苦笑著道 「對啊!為什麼呢?這麼奇怪呀~」 並感謝對方提點。 偶爾也有覺得過於善心很假的聲音,這些我則不予理會。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最困擾我們的並不是他人的眼光,更多是「這樣做到底對不對」的念頭,我到底該怎麼做才不會惹人厭,怎樣做才能增進好人緣,人脈廣就代表能有更多資源。 為了"好人緣"這個詞,我們常產生大量內耗,有時連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事都不敢直接拒絕,還要左彎右拐委婉表明,長久下來累積非常多不愉快。
Thumbnail
人家說,相愛容易相處難,難在各有各的脾氣和做事方法,也難在想法觀念價值觀不同而口角爭執不斷。從很小的擠牙膏就能把一對夫妻分開,更何況其他大事。太太看不順眼先生的枕頭套總是套反面,先生認為正反面都是一樣,枕頭套是用來睡的又不用來看的。兩人都沒有錯,只是觀念美感不一樣,誰要聽誰的,誰也不讓誰,如果懂得相
Thumbnail
人際相處存在差異是正常,摩擦不代表決裂。把別人情緒當成自己責任,是自私而不是體貼,因為會忽略對方需求而阻礙交流。
Thumbnail
剛進學校交朋友時,都會想說快點跟同學變熟,就可以馬上交到朋友了。 因為在學校時,很快交到朋友會是一種生存之道,因為學校是團體生活,快點交到朋友代表你擁有更多的資源,所以我們會盡量用任何親和、熱情以及善於跟人打成一片來交朋友。 但是在後來的成人世界中,反而發現,”與人為善”這件事不一定會讓你得到好
我們似乎都難以做到就事論事、「不以人廢言」的原則。
前言 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樣的經驗?跟熟識的熟齡夫妻檔聊天時,所聽到的很少是對另一半的讚美和感謝,相反的,絕大多數都是對另一半的批評和數落。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把別人對我們做的好事視為理所當然,把別人對我們做的錯事視為罪大惡極,以致念念不忘。這種情形如果只是一個、兩個還可以理解,然而大多數如此,可能
  「我只是對事不對人」你曾聽過這句話或是說過這句話嗎?   在我過去的職場經驗裡,不同階段的我曾經聽過這句話許多次,有時在我工作犯錯被責備後,有時則是聽見同事在與其他人聊天時說出這句話。   這是來自某個朋友的經歷。他曾待過一個工作環境相對不是太健康的職場,裡面的工作流程、標準都沒有公定的規範
Thumbnail
      你有遇過這種情況嗎,當你與對方溝通時,不管你說了甚麼,對方都聽不進去,還會一直反駁你,而對方反駁點在你聽來,都是一些荒謬難以置信的事,甚至會認為對方是在故意找碴。
Thumbnail
常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是對大家都那麼好?」「為什麼不保護自己?」「那麼大愛是怎樣?」 甚至以前伴侶也會說「我沒辦法接受這麽大愛的另一半」 我從沈默到習慣苦笑著道 「對啊!為什麼呢?這麼奇怪呀~」 並感謝對方提點。 偶爾也有覺得過於善心很假的聲音,這些我則不予理會。
Thumbnail
我們都堅持自己是對的,他人是錯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