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金庸枉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從前上學坐車要花四十分鐘,來回大概八十分鐘。加上下課時間、走路回家時拼命看,一天可以看完一冊。
當低頭族還沒出現時,我就是走路看金庸的低頭族。
也許這就是青春。
2022.11.23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9會員
886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這一回算是讀《封神》以來最顛峰的教主級對決吧⋯⋯
香港浸會大學某胡姓教授⋯⋯
獨抱樓主的《璧玉弓》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有電子書可以借⋯⋯
曹正文的《中國俠文化史》刻意把武俠小說的形成時間往前拉,認為魏晉至明代是「武俠小說成熟期」,清代則是「武俠小說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這一回算是讀《封神》以來最顛峰的教主級對決吧⋯⋯
香港浸會大學某胡姓教授⋯⋯
獨抱樓主的《璧玉弓》在臺北市立圖書館有電子書可以借⋯⋯
曹正文的《中國俠文化史》刻意把武俠小說的形成時間往前拉,認為魏晉至明代是「武俠小說成熟期」,清代則是「武俠小說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豐樂兩兄弟每週有一天要去上才藝課,從學校放學,到開始上課,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我要在車陣中穿梭,找地方吃晚餐,和完成當日功課,因為上完才藝,到家都九點半了,不太可能叫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專注與功課奮戰。 所以,這一個小時是很神經緊繃的, 如果我開四輪車接
Thumbnail
一直偏愛著古典詩詞,喜愛的感覺,彷彿呼吸新鮮的空氣,雖然自己是不會作古典詩詞,向來以一個欣賞的讀者去領受古典詩詞的情景風雅極致° 我很早便出社會工作,也沒有繼續讀大學,寫作都從自我原創出發,在宋詞中,我對少年遊這個詞牌,興致濃厚,讓我想到了年少的青春時光,想到母親有一段時間,給我每
中學時,人物鮮明、情節曲折跌宕的金庸小說,讓同學和我目眩神迷,是我們年少歲月的美好回憶。當時總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人上人,私心想望一如大俠、俠女,創造快意恩仇、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今偶爾拿起金庸小說依然著迷,轉變的是閱讀的心情。突然發現武俠小說非常殘忍,無名小卒動輒成為大俠、俠女立威的道具,往往
Thumbnail
耐力一向都是我的朋友,跟我處得不錯,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我閱讀完小說app的書架書籍° 我的興趣偏向創作,所以追一本現代言情小說和現代詩集,花去五十九天的閱讀時光記錄,算是很善用現實的勞工午餐休息時光° 對邁入中年的我,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時間啊!
可以緩緩讀完洪明道第一本小說集《等路》而沒有負擔。沒有征服窮山惡水的閱讀壓力,像是偶爾興之所然而起的鄉間之旅,不知不覺逗留超過了時間,想想也好,就再多待點吧。 收錄在此的諸篇小說,即使「小說集」本身選錄本應有個標準,《等路》裡的的篇章在風格上、水準上還是特別令人感受到平均與整齊。也許首篇〈改札口〉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風塵江湖少年行 幾番苦楚 難訴 難訴 落日平沙 寂寞深秋 古道 西風 瘦馬 罷 也難道這幅斷腸人的天涯 學庸70.12.26 作品號03-0028-03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時候與作品大概也還是需要一些緣分,過去唸書的時候一直很想拜讀吳明益老師的小說作品,終於在幾個月前到圖書館的小說區時,從眾多的小說中拿起了《單車失竊記》這本小說借回家。如果說主角因為找尋一部腳踏車而進入了一個時代,而我則是因為讀了這部小說而進入了一個時代。 置身其中,感受人物的命運 在讀這部小說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豐樂兩兄弟每週有一天要去上才藝課,從學校放學,到開始上課,中間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我要在車陣中穿梭,找地方吃晚餐,和完成當日功課,因為上完才藝,到家都九點半了,不太可能叫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專注與功課奮戰。 所以,這一個小時是很神經緊繃的, 如果我開四輪車接
Thumbnail
一直偏愛著古典詩詞,喜愛的感覺,彷彿呼吸新鮮的空氣,雖然自己是不會作古典詩詞,向來以一個欣賞的讀者去領受古典詩詞的情景風雅極致° 我很早便出社會工作,也沒有繼續讀大學,寫作都從自我原創出發,在宋詞中,我對少年遊這個詞牌,興致濃厚,讓我想到了年少的青春時光,想到母親有一段時間,給我每
中學時,人物鮮明、情節曲折跌宕的金庸小說,讓同學和我目眩神迷,是我們年少歲月的美好回憶。當時總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人上人,私心想望一如大俠、俠女,創造快意恩仇、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今偶爾拿起金庸小說依然著迷,轉變的是閱讀的心情。突然發現武俠小說非常殘忍,無名小卒動輒成為大俠、俠女立威的道具,往往
Thumbnail
耐力一向都是我的朋友,跟我處得不錯,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睡,我閱讀完小說app的書架書籍° 我的興趣偏向創作,所以追一本現代言情小說和現代詩集,花去五十九天的閱讀時光記錄,算是很善用現實的勞工午餐休息時光° 對邁入中年的我,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時間啊!
可以緩緩讀完洪明道第一本小說集《等路》而沒有負擔。沒有征服窮山惡水的閱讀壓力,像是偶爾興之所然而起的鄉間之旅,不知不覺逗留超過了時間,想想也好,就再多待點吧。 收錄在此的諸篇小說,即使「小說集」本身選錄本應有個標準,《等路》裡的的篇章在風格上、水準上還是特別令人感受到平均與整齊。也許首篇〈改札口〉
Thumbnail
四十歲以上的台港東南亞華人的青春歲月裡,總有一塊是金庸駐留的。 而我,是高中開始結緣的。當時金庸還未解禁, 鹿鼎記封面書名是"小白龍 司馬翎著"。楊過跳下絕情谷就再也沒上來呢!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風塵江湖少年行 幾番苦楚 難訴 難訴 落日平沙 寂寞深秋 古道 西風 瘦馬 罷 也難道這幅斷腸人的天涯 學庸70.12.26 作品號03-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