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6/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學習歷程檔案到學生自主探索:重新思考教育制度的價值

在2023年課綱報告第六頁當中,我們探討「學習歷程真的有幫助學生多元探索嗎?」因此,我們用李氏特克5點量表在問卷當中詢問學生「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1為非常不同意;5為非常同意)而有58.3%的人同意此項目。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在繼續追問學生自己對於學習歷程不滿意的點在哪裡。超過7成的學生回應,怕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無法對應到想要申請的校系。
(圖一/課綱觀察報告P6截圖-「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
(圖一/課綱觀察報告P6截圖-「我會希望我的學習歷程檔案符合欲申請的校系,因此都朝著特定類型的方向製作。」)
綜合以上我們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早已背離了他的初衷。在教育部建置的108課綱資訊網當中提及學習歷程檔案的用意是
「讓學生完整記錄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時的學習表現。除了考試成果之外,透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能更真實呈現學生的學習軌跡、個人特質、能力發展等,補強考試之外無法呈現的學習成果。藉由定期且長時間的紀錄,更能大大減輕學生在高三時整理備審資料的負擔。並且透過反思來找到自己的生涯方向。
可是,從調查中發現,當升學與學習歷程檔案過度掛勾,學生就會一直跟著大學端與教育部給的指引走,難道這是我們所想要的嗎?對此,我想以「學習歷程檔案無法讓學生適性揚材,成就每個孩子」為題來論述之。
當學習歷程檔案與升學的功能過度掛勾就已經背離了設置的初衷。對此,我們不是只去審視他對於升學的影響佔比,而是要讓高中生能不能因為升學以外的誘因去製作。像是單純想要紀錄高中這三年、課程非常有趣以及收穫等等。
我認為台灣現在的社會風氣是病態的,沿著歪的東西長出來的結果也不會是好的。 我認為不能用加大升學誘因來增強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意願,因為我們真正缺的是能夠讓所有學生好好探索的環境和基礎資源,不是去把改革力度放在獎勵那些在這個新制度中繼續奪得先機的人。講一個誇張點的論述,倘論未來改成100%的學習歷程檔案,那台灣的社會會從「升學至上的主義」轉變成「學習歷程檔案至上」。
所以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怎麼讓學生享有足夠的資源,進一步擁有為自己的經歷下定義、察覺自己的成長、然後有底氣繼續走下去的能力。也就是說,即使他不需要用學檔升學,他仍然覺得他紀錄下的那些經歷本身有價值,他自己也是有價值的事物。
而把學檔掛鉤升學其實只是在定義的另一種說法而已,因為能早早地找到自己喜歡什麼(甚至只是挑出不喜歡什麼)而且還有選擇權利的人真的特別幸運,那些經濟不允許、父母超封閉超控制的狀況已經不是教育環境改變能影響的事情了。如果我們的制度完全不給這些因為各種原因仍然沒辦法找到或選擇科系的人機會,那也是一種悲劇吧。我認為教育能給予的就是讓學生有看見自己「擁有選項」這件事,並不是成績沒考上醫牙電資天就會塌下來、也不是在18歲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就活該在升大學的時候被淘汰。
而在前述也又提到,有7成的學生在意大學校系的教授想要看到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因此,大學端提供審查與撰寫指引,讓學生可以了解到該校系需要甚麼能力。
這件事乍看之下很合理,似乎讓學生知道大學要什麼,所以當然不會有擔憂自己學檔符不符合的問題,因為他會讓自己的學檔符合這個樣子。但是「提供審查指引」隱含的意義還是在校系要什麼,而不是重視學生是什麼樣子的人。審查指引有存在的必要,但「只」強調審查指引,而不是去努力改善和回應學生高中三年遇到的「某些多元選修內容不充實根本超廢」、「自主學習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蛤好複雜我到底可以用哪種升學管道」,這個指引就是一種模具的概念,如果學生沒有先形塑自己的意識,那就只剩看著指引把自己捏成那個形狀而已。我們再繼續強調指引可以解決學生擔憂的話,我相信會有人高一的時候把醫牙電資的指引翻出來,一年一年照著把指引要的東西都做出來,其實就是現在大家一窩蜂去報名貴死人營隊的加強版而已。
「只」強調審查指引的狀況就像現在,因為升學很重要,所以大家和媒體都把目光放在這件事然後渲染並簡化成「改善考招」就能改善學檔成效不彰的問題,跟這個題目一樣,變成像是考招是影響學檔成效的主要原因(甚至是唯一原因)。但重點根本不是在高中尾端這段申請的時間,而是前端我們根本就沒有(或沒有知能、或因為太複雜不想)去重視考科課程編排好不好、多元選修真的有讓學生探索到嗎、自主學習真的有讓學生多元選擇的權利嗎還是大家都做小論文。
因此,綜合上述我們的教育要傳達的應該是「你應該而且你可以活成你自己的樣子,自然會去到適合你的地方」,並且在從小到大的過程給予學生多元的刺激,讓大家都能慢慢看見世界的樣子,然後學會更進一步自己挖挖看世界有什麼,最後找到自己最想認真走下去的方向,無論那條路是顯學還是默默無名,重要的不是那條路長什麼樣,而是走在上面的人真的有在邊走邊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