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12|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苦學不輟 泰雅青年黃康 16歲奪維也納鋼琴冠軍

    又一個台灣之光!十六歲的泰雅青年黃康在父親的啟蒙調教之下,五年前到維也納留學,每天除了練琴、還是練琴,終於在維也納青少年音樂比賽拿到雙鋼琴組第一名。他亮眼的表現在國際發光,也為部落帶來榮譽。

    黃康父親黃永光、母親高美惠都在博愛國小任教,黃永光畢業於台北師範學院聲樂組,是兒子的音樂啟蒙老師。因為松鶴房子被沖毀,搬到台中居住,每天開車往返台中、松鶴部落。

    昨日放學時,黃永光夫婦開車回台中時,聽到兒子的成就,黃永光一度語帶哽咽,想起這幾年栽培小孩的付出,走過七二水災困境,角逐縣議員失利,但兒子讓他看到部落的希望。

    黃康九十一年到維也納留學,剛到異地,德語生硬,還好房東常常教他,現在德語流利,看德語雜誌都不成問題了。

    兒子每次打電話回家,都說:「每天練鋼琴五、六小時,快要崩潰了。」黃永光在台灣則求神保佑兒子,還以偉人歷經生活磨練的故事,鼓勵在異鄉的黃康度過難關。

    黃永光說,成功背後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黃康有時候也會在意別人看法,或是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他會告訴兒子:「沒有關係,要虛心受教。」、「藝術是沒有止境的,希望他再接再厲。」

    黃家栽培黃康,每年給他的生活費就要六十萬元,而且歐元最近漲得很凶,讓忙於部落住家重建的黃永光也吃不消。他希望能有企業家或好的鋼琴老師能夠栽培黃康,讓他突破困境。

    黃永光建議兒子,先拿到維也納演奏碩士文憑,回到台灣後,再考慮到其他歐洲國家念演奏博士文憑,因為歐洲是音樂薈萃之地,鋼琴演奏家不可錯過的地方。

    黃康每年暑假回松鶴部落,都會舉辦鋼琴演奏會,和泰雅鋼琴演奏青年羅卡素等一起開演奏會,除了互相激勵音樂演奏技巧外,也給部落原住民小孩一個學習的好榜樣,「有為者,亦若是。」

    中時電子報/中縣報導 2007-04-12 03:5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愛好文學、喜愛寧靜的文化人。想要寫一篇字字珠璣,精釆動人的「絕妙好文」嗎?想要文思泉湧,妙筆生花,作文功力爐火純青嗎?寫作文其實不難,只要你多看、多聽、多想、多寫,把一件事、一個物品、一句話、一片景、一些想法……利用自己的感覺,利用修辭,敘述清楚,就是一篇好作品了。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