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畢業生的建議 Part3: 進職場怕被電爆,AI 的崛起讓畢業生求職更難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Pexel

AI時代下「職場新人」被重新定義

當 AI 在職場上越來越流行時,我們不得不去想,AI 是不是今年畢業生的新職場威脅?AI可能削弱畢業生初入職場的機會,他們要面臨 AI 盛行下,更加激烈的競爭壓力。我認為這是必然的,但畢業生們反而可以思考一下,你認為「職場新人」是什麼?現今的企業對於職場新人的期望可能已經超越了以往,AI讓所有人的專業一夕之間「膨脹」,面試官也得跟著 Upgrade,這意味著畢業生在面試時,可能承受的壓力更為巨大。
其實仔細想,AI 大多數的學習的只是平均水準,它仍無法辨別 60 分和 80 分之間的差異,甚至經常給出自己杜撰的內容,我認為,掌握AI技能只是第一步,如何培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思辨能力,才是為職場、為自己帶來獨特價值的關鍵,畢業生們,進入職場的第一階段,請先重新思考「職場新人」的定義。

AI 非萬靈藥,靠思辨突破 AI 威脅

是不是一定得掌握AI才能在職場中勝出?那也不一定。雖然前面我敘述了 AI的重要性,但也必須留意到,並非每個企業都能廣泛使用AI。例如,韓國三星集團就禁止在使用ChatGPT時輸入機密資料,更別說有些機密性高的科技公司是禁用的。必須理解到,畢業生進入職場環境該面對的不只是AI 問題,AI也不是萬能的解決方案。
我明白同學們看到這裡,必然想聽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方,但即便我說出一個解方,也不代表能萬用到所有人身上,就像看完《窮爸爸與富爸爸》一書後,也並非人人都是有錢人,你還是要對市場趨勢和應徵職位需求有所了解,並調整自己的學習和發展方向,才能擁有更具競爭力的技能和專業知識。

AI 當道難求職?把握 3 個思考原則

接下來大家都在為面試做準備,我想分享 3 個思考原則,特別是針對AI相關問題,如果你正在找工程師相關職位,建議聚焦第 3 點,這是我們公司在 AI 盛行後發生最有感的改變。
第一,AI 是訓練人類思辨的工具:請利用 AI 幫助自己思考問題,而非獲取解答而已。AI可以提供數據和解決方案,但真正重要的是人類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評估解決方案的適用性,以及進行深入思考和判斷。畢業生必須意識到AI工具僅是輔助,而思辨技能才是更為關鍵的。
第二,自身的基本功要更扎實:畢業生要重視培養自身的基本功,訓練自己拆解問題的能力。過去,大家常專注在找到正解,但現在我們要轉變思維,關注問題本身是否「正確」,以及是否能導向結果。這需要具備優秀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才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找到最好的解法。
第三,充分利用AI在執行上的潛力:以前我們在執行專案時,往往只能依賴工程師的專業知識,尤其 PM 的工程知識有限,要一直去煩工程師。但現在可以用AI來制定簡報、甚至拆解估價等細部工作,發包到工程師對接時,能比之前更快速對焦,這不僅提高工作效率,還能有更好的 Team work,發揮每個人的專業!
請記得 AI 只是工具,大家的智慧和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關鍵,只有兼具技術和思辨能力,才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
同事 A 子看完覺得這篇很心靈雞湯,其實我想多鼓勵一下今年的畢業生,希望你們別害怕進職場被電爆,這種事在沒有 AI 前就存在,這只是一個過程,祝大家都能順利找到自己的職場方向,加油!
延伸閱讀:
給畢業生的建議:畢業是對自己負責的開始
https://vocus.cc/article/60e280b6fd89780001c62b84
給畢業生的建議 Part 2:雖然成績低空飛過但也沒關係
https://vocus.cc/article/62abf49efd89780001a91d7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會員
36內容數
畢業生別怕,雖然是新鮮人但沒關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UBY 大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默默地 RUBY 大叔也寫文章滿一週年,回想動筆初衷,是希望幫職場後輩解惑,順便分享自己在技術領域的觀察,雖然量產不多,但每月發一篇也堅持了一年,謝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最近很多大學生都已畢業,但似乎還沒做好「畢業」準備就離開校園了,彷彿人生才剛開始就立刻「卡關」了,這幾年我也陸續開始擔任面試的工作,同時也觀察到很多職場新人對於職涯的發展抱有許多疑問。
默默地 RUBY 大叔也寫文章滿一週年,回想動筆初衷,是希望幫職場後輩解惑,順便分享自己在技術領域的觀察,雖然量產不多,但每月發一篇也堅持了一年,謝謝大家的支持(鞠躬)
最近很多大學生都已畢業,但似乎還沒做好「畢業」準備就離開校園了,彷彿人生才剛開始就立刻「卡關」了,這幾年我也陸續開始擔任面試的工作,同時也觀察到很多職場新人對於職涯的發展抱有許多疑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初階人員勝出的方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到另一個地方開疆拓土。當一個行業已經發展許久,已經有各種山頭建立起來,你進去那個領域,只能從小弟小妹開始做起,然後隨波逐流,怨天尤人。學校的教育,把你變成訓練有素的知識工人,社會的規則,把你變成每月定時還款的打工人。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學習生成式AI,不僅僅是掌握幾個工具,而是從全方位了解AI的發展範疇及其潛力。我經常在企業教授AI課程時,會遇到HR詢問:某些工具用不上,可以不教嗎?當然可以,但如果同仁不了解生成式AI在「數位內容」上的廣泛應用,又如何掌握大語言模型的發展邊界?
初階人員勝出的方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到另一個地方開疆拓土。當一個行業已經發展許久,已經有各種山頭建立起來,你進去那個領域,只能從小弟小妹開始做起,然後隨波逐流,怨天尤人。學校的教育,把你變成訓練有素的知識工人,社會的規則,把你變成每月定時還款的打工人。
Thumbnail
不久前因為 AI 工具大量且快速演進,許多人開始議論起未來將被機器人取代工作的可怕,也許是我涉世未深,又或許是我太過天真,但我從不認為被機器人取代是一件值得擔憂的議題,我反倒認為一個人因失去一份工作而迷失了人生方向,這才是我們該擔心的問題! 科技逐年進步,越來越多書籍、電影開始議論起AI的演進
Thumbnail
父親想要我去做穩定的公司行政,我回:「我們這世代不是在跟其他人競爭,要跟機器人競爭。我得要找出機器人做不到的事才行。」我畢業早超過十年了,但人的焦慮本不會輕易消失。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未來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人。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哪些工作會消失、被AI取代。過去十年來最熱門的職業當數「軟體工程師」了,人人都嚮往去到矽谷科技公司,所以過去一年多來矽谷裁員潮令人不勝唏噓。 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潮流會更迭的更頻繁、快速,與其追隨潮流,再被新的潮流淹沒,不如培養創業家精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能(AI)的發展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並提出應適應技術革命,充分利用AI潛力的建議。AI 相關的中文關鍵詞包括: 人工智能, AI, 智能化, 自動化, 智能交易, 影像識別, 技術的進步, AI的潛力。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