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該如何比較職涯選擇間的好壞?

這篇談的比較技術層面,與其說是職涯選擇的好壞,不如說是職涯方案的比較,其實在這種人生重大的抉擇之上,我們也可以透過一些傳統的方案比較來做決定,首先我們必須要先知道幾個基本名詞:
  • 機會成本:當你選擇了某一項東西後,你要放棄的東西裡面價格最高的。
如果你選擇當工程師,那你可能要放棄另一個職業,在放棄的職業中選最高的薪水,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因為我們會很常忘記有機會成本的存在,所以常常會判斷失準。
該如何比較職涯選擇間的好壞?
該如何比較職涯選擇間的好壞?
例如:在評估要不要開一間早餐店的時候,大多數人會忘記把自己原本上班賺的錢算進去,所以只要有賺到任何一毛錢,都覺得自己是賺到,忘記自己原來是可以每個月賺好幾萬塊的,其實要做任何的生意,要能夠賺到自己以前上班的薪水,並不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所以創業要賺錢至少也要能夠賺到以前上班的薪水,才算是有打平,我甚至認為要賺到兩倍以上才划得來,因為創業的辛苦與風險不是上班可以比擬的。
  • 複利:假設你投資了100萬,一年可以獲利6%,你會覺得十年獲利是60%,這樣的計算方式就不太正確了,複利的概念是:當你第一年後是106萬,第二年就是106x1.06=112.32萬,第十年就是100x1.06^10=179萬,所以前面60%是單利的算法,後面才是複利的算法,而時間拉得越長,複利的效應就會差得越多。
所以在評估一個方案,要很重視未來帶來的複利效應,不能只看到眼前會得到什麼,如果這個方案未來是不會有複利效應的,也就是說只要你做一次才賺一次錢,而不是有所謂的被動收入的概念,那這個方案可能就不是一個好的方案。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夠達到財富自由的這種境界,但是我們應該都還是會想要未來能輕鬆工作,然後錢可以越賺越多,而且能夠利用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多。如果我們是長期用勞力或勞心來工作,久了之後就可以想見,隨著年紀增長,體力及腦力會退化,那同樣的工作會越來越辛苦,這時候可以讓我們工作輕鬆的訣竅就是經驗了,但如果我們沒有在年輕時累積經驗,那未來的我們將什麼都不剩了。
  • 沉沒成本:這個是最常被放大的成本,因為我們常常會對失去的東西感覺特別地敏感,所以會覺得心痛。沉沒成本就是你之前投入這件事情的努力,都全部白費的意思,但我覺得沉沒成本其實根本不用考慮,因為跟機會成本不一樣,沉沒成本不管多或少,對未來也沒有甚麼實質上的差別。
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不好的選擇,還是趕快認賠殺出吧!不要想說之前都投入了那麼多,所以捨不得抽身,應該是要趕快停止投資才對。

除了成本的考量之外,還需要考量未來的發展性,因為有些行業現在看起來還不錯,但是他也就停在了這一個層級,未來不會對你的人生有非常大的改變,這個就是需要考量的部分,所以除了反面以外,正面的發展性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部分,在這種綜合考量之下,應該就可以找出一個相對正確的職涯選擇了,一個可以讓你全心全意投入的職涯對於未來的發展性是無可限量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