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爛,也可以燦爛:《爛人》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法國電影《爛人》(The Worst Ones)為雙導演莉澤.阿科卡(Lise AKOKA)和羅曼.古雷特(Romane GUERET)用偽紀錄片的方式,試圖消弭「拍攝虛構」與「展演現實」的界線,讓觀眾分辨劇情內外虛實與如何互相影響。故事敘述巴黎電影劇組來到法國北部濱海小城畢卡索區籌備新戲《向北風撒尿》(意指做任何事都不成功),第一次拍長片的導演尋找能「自我投射」進角色的演員,在當地進行素人海選,最後選了四個孩子:無照駕駛肇事逃逸,剛從感化院裡出來的傑西(Loïc Pech 飾);弟弟癌逝、與男生出去卻被同儕蕩婦羞辱的莉莉(Mallory Wanecque 飾);家境不好,討厭被凝視,總是安靜旁觀的梅莉絲(Mélina Vanderplancke 飾);容易動怒、有過動症、不想拍電影卻被姊姊叫來的懷恩(Timéo Mahaut 飾)。「演員」必須用身體創作出「角色」,導演則或設計演員過去的經歷,或分享自己的故事讓演員能挖出情感投入情境,電影則讓我們觀眾看見素人演員在劇情與生活間穿梭,藉由表演成為角色的同時,抽離/帶進自己的人生去碰觸情感的深處,進而找到抒發的出口──或將那壓抑得更深、更不可見。

raw-image

  雖說選了畢卡索區這個貧民窟,但無論是揭示貧窮境況抑或是消費苦難以成就創作,劇組都拒絕承認有「拍電影」以外的意圖,即使是看似該主導整部電影走向的導演,被指出特別選擇最有問題的孩子也不置可否,卻不免被演員影響,同時也影響了工作人員,讓我想到伊朗電影《片場風暴》裡,主角原本是打工的臨演,意外得到「希特勒」這個角色,劇裡虛構的威勢,反襯他在現實的無力;角色的重要性與權力帶給他未來與希望的同時,轉眼亦讓他落入無可翻身的絕境,無法消解的恨意使他從裡到外成了角色。《爛人》劇組的工作人員與素人演員之間,自有一條隱形的、階級的界線,就連被選中拍片的孩子,也和沒被選中的孩子之間產生了區隔,尤其這四位演員都未成年,出身和過去都有難向外人道之處,知道自己被周遭視為「爛人」(the worst ones),投入拍攝帶給他們一點改變的希望──這種最接近角色的體驗與情境正是導演想要的,所以他沒有試圖維持和諧,甚至可以說是利用、剝削這些孩子的過去、情緒與傷口來成就這部電影。而對這些素人演員來說,拍片是「現在」對「過去」的探掘、「已知」對「未知」經驗的挑戰,倘若挑戰失敗,劇組同時也得承受遭到破壞的風險。

raw-image

  被選中的四位演員分別代表了四種成果:傑西習慣用吹牛和貶低他人的厭女話語搶先保護自己,自稱性經驗豐富,當他聽聞導演分享初戀與第一次性經驗在22歲時,還發出「怎麼這麼晚」的呼聲,習慣性以男性間的比較吹噓搶得「勝」機;但與莉莉對戲的過程可以看到他對感情既不熟悉,對性亦無經驗,顯而易見的生澀被向來言語謹慎的導演直言「你好像沒碰過女生」傷害。由於沒有足以輾壓的實力,傑西抹黑指責其中一位攝影是同性戀「一直看他的屁股」,這招成功的護衛、也強化了他的無知。然而,他與莉莉之間原本陌生甚至不合,在導演的帶領下,都摸索出初戀單純的投入與珍惜(可以看出他原就對莉莉有好感,蕩婦羞辱是他唯一懂得吸引她注意又不墮男子氣概的方式),這段感情戲裡目光神情的變化相當細膩精采,卻對這兩人造成不同的影響:傑西害怕感情帶來的脆弱,一旦被觸痛就用更硬的殼、更尖的刺自我保護,使他只能活在男性的同溫層;原本哀悼失親之痛、無意戀愛的莉莉卻因此重新找回了喜歡一個人的心動感,還與製片朱蒂絲成為可以分享祕密、互相關心的朋友。雖然最後對收音師維多告白不成,但她坦承的態度與純粹的情感不僅洗滌了被生活貶低的塵埃,也在戲劇裡解放自我,以適切的表演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raw-image

  也有演員在戲裡無法找到自己。例如梅莉絲一開始儘管「不喜歡被盯著看,擔心會被嘲笑」,也指出導演「好像只挑最糟糕的孩子」,但仍願意面試參與。敏感聰慧的她,接送過程裡偷偷欽羨著片場裡女性的成熟打扮,然而每一次旁觀或站出來阻止旁人嘲弄莉莉時,長久下來無法承受生活因為拍片而隱微持續卻被視而不見的霸凌,這份自卑與無力,以及自覺角色的可有可無,使她決定提前退出。同樣原本毫無興趣、被姊姊叫來面試的懷恩,由於母親的身心症狀加諸給他的傷害與壓力,使他一開始就宣稱「沒有什麼能讓我哭」;原本被輔導員要求「可以生氣,但要克制自己的怒氣」,使他的情感表現無法到位,明明被霸凌卻笑得難以自抑;在導演一再鼓勵「該生氣的時候生氣,該哭的時候哭」與姊姊的耐心陪伴下,懷恩雖仍屢次用「我不哭的」抗拒,卻也慢慢得到釋放、找到面對自身情緒的方式。最後一場和劇裡姊姊莉莉的交談,台詞同時抒發了兩位演員現實裡說不出口的心聲,在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淚水──「你看,我會哭了,我辦到了」──演戲的「瘋」或許就是用自己活出角色,也在角色裡活出自己,懷恩打破的更是封閉情感的牆,與莉莉的演出與真情流露更一起銷融了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堪稱精采。

raw-image

  但我最喜歡的片段是鴿子的群飛,就像這群演員、拍攝的工作人員,觀影的我們,儘管同是被利益或欲望操縱著飛行的方向,各自背負著種種禁錮與困難,懷抱著「向北風撒尿」的無力自貶,種種情緒埋藏於心,即使痛苦也只能像懷恩「在我身體裡面一直在顫抖」,對自由的嚮往與釋放情感的渴望卻無分真偽,在共鳴觸發的同時打破虛構與現實的疆界,向「真實」展翼群翔──這正是電影、乃至藝術創作存在的燦爛之處與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海藍的沙龍
144會員
248內容數
此沙龍記錄觀影後情節分析與感受想像的筆記,內文全雷,建議觀影後再行閱讀,謝謝。
海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31
  《獵人兄弟》的原住民身份與父子關係令人聯想到《八尺門的辯護人》的佟寶駒父子,肖與不肖成為彼此的對影。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5/03/01
日本荻上直子導演第十部電影《圓圈(まる)》,敘述畫家澤田(堂本剛 飾)在意外受傷、遭到解僱之後,偶然所畫的「◯」不知不覺於社群網路瘋傳,更意外受到賞識,認為詮釋了「圓相」,變成了來歷不明的藝術家「澤田」──他卻再也畫不出同樣被賞識的◯,也漸漸開始受到了「圓」的束縛。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2024/12/24
 在電影《去唱卡拉OK吧!》裡,讓成田狂兒成功拜託岡聰實成為歌唱老師的動機,在於前者必須度過變成爛歌王的危機,和後者在比賽失利。但推進兩人關係更加緊密的關鍵,卻是兩個角色:和田與玉井。 (本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探討了茱莉的情感成長故事。從醫學繫到攝影圈,茱莉不斷尋找自己的定位,面對感情與親密關係的摩擦,以及對人生方向的猶豫,能看出她的自我掙扎和猶豫,也讓觀眾們在茱莉的情感探索與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能夠懂得溫柔對待自己的成長。
Thumbnail
《爛人》劇情描述劇組到一個小鎮拍電影,為了追求真實,他們找了幾個素人演員,分別是無照駕駛且剛從感化院出來的傑西、弟弟過世且有許多心事不願透漏的莉莉、討厭被凝視且有話直說的梅莉絲、長大後就沒哭過且易怒的懷恩。選角讓社區居民反感,質疑劇組故意選「有問題的孩子」來醜化小鎮形象......。
Thumbnail
《爛人》劇情描述劇組到一個小鎮拍電影,為了追求真實,他們找了幾個素人演員,分別是無照駕駛且剛從感化院出來的傑西、弟弟過世且有許多心事不願透漏的莉莉、討厭被凝視且有話直說的梅莉絲、長大後就沒哭過且易怒的懷恩。選角讓社區居民反感,質疑劇組故意選「有問題的孩子」來醜化小鎮形象......。
Thumbnail
《爛人》神奇的地方在於電影與現實邊界只有一線之隔,一部「虛構式紀錄片」電影再再讓我們與戲中人親密如臨,真切地感
Thumbnail
《爛人》神奇的地方在於電影與現實邊界只有一線之隔,一部「虛構式紀錄片」電影再再讓我們與戲中人親密如臨,真切地感
Thumbnail
  法國電影《爛人》(The Worst Ones)為雙導演莉澤.阿科卡(Lise AKOKA)和羅曼.古雷特(Romane GUERET)用偽紀錄片的方式,試圖消弭「拍攝虛構」與「展演現實」的界線,讓觀眾分辨劇情內外虛實與如何互相影響。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法國電影《爛人》(The Worst Ones)為雙導演莉澤.阿科卡(Lise AKOKA)和羅曼.古雷特(Romane GUERET)用偽紀錄片的方式,試圖消弭「拍攝虛構」與「展演現實」的界線,讓觀眾分辨劇情內外虛實與如何互相影響。 (內文有雷,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人活在這世上,哪怕只有一秒,一定會有某個時刻頓時懷疑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吧?而這部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恰好就在我自我質疑時在台灣上映,整部電影就像一本書,或者說就像每個人的人生。 劇情大綱 在尋找什麼? 茱莉的黃金十年
Thumbnail
人活在這世上,哪怕只有一秒,一定會有某個時刻頓時懷疑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吧?而這部電影《世界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恰好就在我自我質疑時在台灣上映,整部電影就像一本書,或者說就像每個人的人生。 劇情大綱 在尋找什麼? 茱莉的黃金十年
Thumbnail
如果在我邁入三十歲之前,有部像【世界上很爛的人】這樣的電影跟我說:「沒關係,你跟我一樣喔,一樣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摸索受傷成長喔。」或許我就不會自己叫自己「爛人」了吧!
Thumbnail
如果在我邁入三十歲之前,有部像【世界上很爛的人】這樣的電影跟我說:「沒關係,你跟我一樣喔,一樣在人生道路上學習摸索受傷成長喔。」或許我就不會自己叫自己「爛人」了吧!
Thumbnail
心血來潮去看了《世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語Verdens verste menneske)。飾演女主角的蕾娜特·萊茵斯(Renate Reinsve)確實十分有魅力,氣質特殊,一舉一動都吸人眼球,但劇本依然有其令人激賞的地方。
Thumbnail
心血來潮去看了《世上最爛的人》(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挪威語Verdens verste menneske)。飾演女主角的蕾娜特·萊茵斯(Renate Reinsve)確實十分有魅力,氣質特殊,一舉一動都吸人眼球,但劇本依然有其令人激賞的地方。
Thumbnail
不只個人,更關乎世代,它沒有給出對錯,而是呈現資訊和自由所帶來的問題
Thumbnail
不只個人,更關乎世代,它沒有給出對錯,而是呈現資訊和自由所帶來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