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週新聞上、社群上的性騷擾案,有如夜空中的煙花爆炸,一束接一束、一案接一案,多到已經不是新聞。或許,這些真的從不是新聞。
從電視躍然現實的政壇性騷案 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 - 《人選之人 造浪者 》翁文方
兩次林君陽導演的作品,都讓台灣社會掀起討論特定議題的熱浪,但沒想到這次的熱浪,沿著網路線燒進每一個受害者躲藏的陰暗面,這把火燒出一個又一個過去幾年到過去幾十年在台灣某個角落受創的人們。
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無一倖免,再從政治圈燒進文化圈、娛樂圈、教育界、藝術圈、外交單位,基本上所有會受大眾關注的各個產業都榜上有名。可以想像,一般人所身處的工作環境、公共空間、甚至私密場所,「性騷擾」無處不在,隨之而來的恐懼,也隨著燃燒的餘燼,融入我們日常的呼吸中。
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這些受害者被強迫身體接觸、言語騷擾,可能因為他們的抵抗,讓事件停留在「性騷擾」,但更多的是不敢、不能反抗的受害者,他們面對了更恐怖、更絕望的處境。
不只是身體力量的差異,包括名望、地位等種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都會讓受害者無力抵抗,沒有人會想得罪單位上司、沒有人會想得罪指導教授,沒有人承擔得起事件曝光後的風險與社會的眼光,只能被動地逃避、瑟縮在牆角,再把這個會燃盡一切的火種深埋心底。
引爆自己,才能讓加害者付出一點代價
「性騷擾」難以界定、舉證困難,「心理舒適與否」是主觀的,只要是未經同意的觸碰、造成對方的不適,就該停止,但站在「罪刑法定主義」,若沒有證據支持,要讓加害者付出代價並不容易。
在舉報時,受害者就要承擔生活的巨變,包括社會關注、流言蜚語,在受到性騷擾的痛苦折磨之後,這些壓力更常讓受害者心中僅存的支柱崩潰,也讓舉報性騷擾猶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讓人不寒而慄。
受害者必須把自己當引線,才能讓加害者付出代價。
而加害者們,因為通常已經是慣犯,事件後依然可以過著心無波瀾的日子;即便被公諸於世,社會對於「性騷擾」的包容度其實相當高。可能是不想冤枉好人、可能不想淌渾水,性騷擾更常被解釋為「個人身體界線的不同」、「他們之間的私事」。
光線裡別讓他們走遠
台灣有非常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法律、制度、教育、職場文化,每一個都是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扛著龐大壓力站出來的受害者,我們不可能促成任何一項改變,我們甚至不知道台灣陰暗的每一天存在多少的「惡」。
每一位站出來、寫下故事的人,都在心中經歷了一百萬次的折磨。事件的發生,把他們的理智與世界揉碎,他們再徒手把碎片拼湊回來,用僅存的意志力說出這段故事,再面對眾人的質疑,也可能是擁抱社會的支持,但毫無疑問的是生活的巨變。
希望這段時間,不斷延燒的熱浪,能夠燒毀不安的過去,讓煙花不再只是短暫的自我犧牲,而能夠迫使每一個人檢討過去的行為,向我們曾經有意、無意傷害的人致歉,讓我們更成熟、讓制度更健全、讓觀念更進步,把炙熱逼人的敵意,轉化為包覆傷口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