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Dead Girls》記錄阿根廷被殺的女性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上週參加了左右言她一半的女性夜聊,聊的是「身體」,剛好讀完阿根廷女作家Selva Almada的這本《Dead Girls》,借郁達夫語「這幾天心中頗不寧靜」。
《Dead Girls》是我跨越了差不多一年才看完的書。有時候時間拖的越長,對封面印象就越深,但這本書一直不得要領,總覺得封面像是一個小鳥巢,直到聊過女性的身體後,我才發覺,原來這封面不就是女性的身體嗎?我竟然一直沒看出來。很多東西是你看出來之後就沒有辦法unseen了,所以,這本書的封面就再也無法是小鳥巢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書評•評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引子 今天的文字究竟應該獻給誰?這本詩集本來要獻給五月,因為是勞動節開啟的月份。然而,讀到現在才將一些想做的筆記陸續完成。我還在消化——這些詩歌、這些文字是以英文的形式讓我讀到,而非詩人們寫作用的、我的母語。拉丁文字母組成的句子熟悉又陌生,我可以想像出一行行詩句原來的模樣。在今天,下面的詩行依舊能與
「我愛的是你年輕的身體和蘇聯的國籍。」
「妳山西的啊?」從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常常笑而不答,因為知道後面跟著的陳詞濫調。 「家裏煤老闆吧?」「肯定不缺錢啊!」如此云云°°° 其實,說這些話的人沒有人知道山西,也很少有人看見過山西。山西 is so much more! 在山西,我是見過有錢人的。以前流行一個笑話,說煤老闆總是去買悍馬。豪車
若我有幸能夠親身遠眺富士山,我會記得他的眼神來過。
幸福會是一個陷阱嗎?Russ Harris的這本書看似好像是標題黨,其實,它對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幸福」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指引作用。Mark Manson早就在他的百萬暢銷書《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中做出結論,我們所追求的終極幸福是不存在的,人
書籍眾籌是探索,也是雛形,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完善它的方式絕不是像域外執法權一般的控制,其實,話說回來,書籍眾籌並不是眾籌法針對的對象,是眾籌這一力量而已。
引子 今天的文字究竟應該獻給誰?這本詩集本來要獻給五月,因為是勞動節開啟的月份。然而,讀到現在才將一些想做的筆記陸續完成。我還在消化——這些詩歌、這些文字是以英文的形式讓我讀到,而非詩人們寫作用的、我的母語。拉丁文字母組成的句子熟悉又陌生,我可以想像出一行行詩句原來的模樣。在今天,下面的詩行依舊能與
「我愛的是你年輕的身體和蘇聯的國籍。」
「妳山西的啊?」從前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常常笑而不答,因為知道後面跟著的陳詞濫調。 「家裏煤老闆吧?」「肯定不缺錢啊!」如此云云°°° 其實,說這些話的人沒有人知道山西,也很少有人看見過山西。山西 is so much more! 在山西,我是見過有錢人的。以前流行一個笑話,說煤老闆總是去買悍馬。豪車
若我有幸能夠親身遠眺富士山,我會記得他的眼神來過。
幸福會是一個陷阱嗎?Russ Harris的這本書看似好像是標題黨,其實,它對於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和「幸福」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指引作用。Mark Manson早就在他的百萬暢銷書《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中做出結論,我們所追求的終極幸福是不存在的,人
書籍眾籌是探索,也是雛形,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完善它的方式絕不是像域外執法權一般的控制,其實,話說回來,書籍眾籌並不是眾籌法針對的對象,是眾籌這一力量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端端的17歲女生死掉了,他回憶起當初的情形,不是房子著了火,而是那女孩身上全是火、煙、哭喊、嘶叫…..全黑焦炭的畫面;他曾經想要殺死潑她汽油的那個殺手,跟她弟弟借她的日記翻閱,氣自己沒能力保護她….
Thumbnail
西蒙·德·波娃說,人們總是覺得孤獨對女性來說是很可悲的。每到晚上,一個孤獨的女人會在煎蛋的平底鍋旁哭泣。但她認為在工作過後,有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會比不得不服侍丈夫子女、沒有時間吃東西更快樂。女性一定要保留一定範圍的自由和孤獨,無論是做夢、閱讀、聽音樂、思考或是做任何事情。即便再好的兩人,也會被一個
Thumbnail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是一本以「親密殺人」為主題的作品,兩位同時為媒體工作者的作者,發現南韓女性普遍所面臨的威脅,驚訝於社會的沈默,決定揭露背後隱藏的因素,並且期待藉此帶來改變。
Thumbnail
深夜,一名幼兒園生目睹母親持刀威脅父親,翌日母親狀態回歸溫柔,帶著孩子消失。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一書並不是典型的懸疑小說,開篇就已見得殺害三位少女的兇手安索‧帕克被逮捕歸案,在面臨死刑的餘下十二小時之內,讀者得以透過安索逼近死亡時的自白,和與他生命相關的三位女人之回憶,嘗試去理解那近乎荒涼卻又勃發的心靈圖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端端的17歲女生死掉了,他回憶起當初的情形,不是房子著了火,而是那女孩身上全是火、煙、哭喊、嘶叫…..全黑焦炭的畫面;他曾經想要殺死潑她汽油的那個殺手,跟她弟弟借她的日記翻閱,氣自己沒能力保護她….
Thumbnail
西蒙·德·波娃說,人們總是覺得孤獨對女性來說是很可悲的。每到晚上,一個孤獨的女人會在煎蛋的平底鍋旁哭泣。但她認為在工作過後,有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會比不得不服侍丈夫子女、沒有時間吃東西更快樂。女性一定要保留一定範圍的自由和孤獨,無論是做夢、閱讀、聽音樂、思考或是做任何事情。即便再好的兩人,也會被一個
Thumbnail
《我只是想分手而已:親密殺人,被深愛的男人殺死的女人們》是一本以「親密殺人」為主題的作品,兩位同時為媒體工作者的作者,發現南韓女性普遍所面臨的威脅,驚訝於社會的沈默,決定揭露背後隱藏的因素,並且期待藉此帶來改變。
Thumbnail
深夜,一名幼兒園生目睹母親持刀威脅父親,翌日母親狀態回歸溫柔,帶著孩子消失。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雙面女弒親案》,昭顯並非親子關係的危險及脆弱,當然也無關乎疾患或人的先天道德或屬性。那只是一個這方逼迫,那方反抗無能,雙方都被倫理及情感束縛,最終以解放惡意鑄成的悲劇。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也沒有比親眼目睹母親遭人殺害,更驚悚的事, 更可怕的行兇的人是自己父親,這一幕絕對是一生一世也擺脫不了的夢魘。 法國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新書《這不是社會新聞》講的正是這樣事件。 故事採用第一人稱,講述者是十九歲少年, 有一晚他接到十三歲的妹妹蕾雅打來的電話:劈頭就說:「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死刑犯與三個女人》一書並不是典型的懸疑小說,開篇就已見得殺害三位少女的兇手安索‧帕克被逮捕歸案,在面臨死刑的餘下十二小時之內,讀者得以透過安索逼近死亡時的自白,和與他生命相關的三位女人之回憶,嘗試去理解那近乎荒涼卻又勃發的心靈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