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準備充足上戰場(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成功達到每日跑步後,跑了共三次全程馬拉松,第一次是去年六月初在澳洲的布里斯本(Brisbane),因為駕車到比賽場地遇上塞車而遲到,令我在沒有任何熱身運動下踏上起跑線;第二次是去年年底在紐西蘭皇后鎭(Queenstown),起跑三公里後便覺得呼吸不順,連同比賽日前幾日發燒及咳嗽,才懷疑自己其實感染了新冠肺炎。兩次作賽也不能夠全力以赴,未知道那樣密集的練習能否帶來成績。
距離布里斯本馬拉松近一年,準備參加紐約州一個小鎮的馬拉松,這次沒有塞車遲到零熱身運動,比賽前亦沒有任何患病徵狀,正正可以考證自己的耐力及體能狀況。
比賽是八點開始,大致上已適應了當地跟香港的十二小時時差,睡眠質素如舊在比賽前因緊張而不是太好,不過也不是全晚失眠,早餐算比平常豐富,但不夠好,而當日早上氣溫剛跌回十五到二十度,大部分時間有雲,在最後路段會有較多陽光,由於經歷過早幾天近三十度的高溫,而比賽前一晚則下了傾盤大雨,所以對這樣的天氣已經覺得感恩。
縱然天氣及狀態不俗,只不過這個比賽就沒有太好的地利了。原先以為這個標榜繞着湖泊跑的比賽會如昔日在日本北海道洞爺湖馬拉松一樣不會有太多高低起伏,而且會被兩旁的樹蔭包圍,誰知道總爬升幅度達六百六十米,在我參加過三十個馬拉松中除了台灣太魯閣等少數幾個馬拉松外,印象中沒有幾多個有如此多爬升幅度,這樣的賽道確實消耗體能,所以今次比賽中去到後段明顯出現體力不繼,而那時候樹蔭減少而開始曝露在陽光底下,就更覺路途艱巨了。
還好除此之外,補給站尚算充足,路線指示清晰,沒有因太多選手而出現「塞人」,而景觀亦算不錯,這些其他因素實在不應對今次成績帶來太負面的影響。
最終,這次馬拉松以四小時二十五分鐘完成,與布里斯本做出的成績相約。當我比較起這兩次的分段時間,發現今次有一個亮點,就是我頭三十一公里幾乎一直保持到六分鐘完成每一公里的速度,那跟我平日練習時的目標速度一致,只是由第三十二公里開始便無以為繼,一跌落去便是七分鐘才完成一公里,我想到除了是路線起㑀大而一早消耗太多體力之外,另外是我鍛練長課不足,因為這次比賽前,我才有跑到一次半程馬拉松的距離作練習,其實這實在不足夠的。
另外我覺得可以作改善的是早餐方面,起初由於以為能夠舉辦這類長跑活動的地方總會有具一點規模的超級市場讓我買到麵包作比賽日的早餐,於是在上一個停留點完全沒有準備好,即使比賽前一晚我不太晚便到達小鎭,沿路卻一直沒見到超市或便利店,只能靠早一日吃剩的牛角包及另一位來一起參賽的弟兄帶備的杯麵充饑,偏偏酒店房間又要花很多時間煲熱水以泡杯麵,這方面實在有點失策。
不過在其他準備工夫中,我認為絕大部份也做得不俗,例如前一晚的晚餐飽足、比賽前一日雙腿有充足休息、比賽日一早到達起跑點然後輕鬆做熱身及放鬆心情⋯⋯。如果計算這次千里迢迢來參賽,之前一週還要顧及並遊走其他遙遠的目的地,到最後順利踏上跑道且完成,還是當高興及感恩又跑畢一個馬拉松了。
(09·06·2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參加過近三十個全程馬拉松,還沒有一次的參加者不足一百人。這次在美國紐約州一個小鎮內舉行的長跑活動,四個項目的總參加人數才四百人,比我參加過的泰國清邁、紐西蘭的Hawke’s Bay及香港的中國海岸馬拉松的規模更小⋯⋯
專誠去到遠方探望一位相識很多年的教會好弟兄,卻發現從昔日孤單中互相扶持到今天距離漸行漸遠⋯⋯
再次準備充足上戰場,這次會否如上兩次般在比賽時遇上突發事件而影響成績,還是能夠按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正面的效果呢?
人壽保險公司推出了健康計劃,只要安裝了他們的手機程式及成為會員,然後常做運動,便會逐步提升會員級別,若成功提升一個級別,下年交保費時便會有折扣,若再提升成為更高一個級別,折扣更多,如此類推。保險公司當然不會計錯數,因為大量研究也發現多運動對身體有正面幫助,那管每日步行夠一定數目也會具良好效果⋯⋯
相約和一班舊同事及上司重聚,遠處見到他們便已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見到他們真的很感動,不是因為那麼多人給予面子出席,卻是他們已經有一定年紀,見到他們一次得一次,珍惜他們仍健在。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特朗普(Donald Trump),便明白他當日為何當選,甚至真的有機會捲土重來。
參加過近三十個全程馬拉松,還沒有一次的參加者不足一百人。這次在美國紐約州一個小鎮內舉行的長跑活動,四個項目的總參加人數才四百人,比我參加過的泰國清邁、紐西蘭的Hawke’s Bay及香港的中國海岸馬拉松的規模更小⋯⋯
專誠去到遠方探望一位相識很多年的教會好弟兄,卻發現從昔日孤單中互相扶持到今天距離漸行漸遠⋯⋯
再次準備充足上戰場,這次會否如上兩次般在比賽時遇上突發事件而影響成績,還是能夠按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正面的效果呢?
人壽保險公司推出了健康計劃,只要安裝了他們的手機程式及成為會員,然後常做運動,便會逐步提升會員級別,若成功提升一個級別,下年交保費時便會有折扣,若再提升成為更高一個級別,折扣更多,如此類推。保險公司當然不會計錯數,因為大量研究也發現多運動對身體有正面幫助,那管每日步行夠一定數目也會具良好效果⋯⋯
相約和一班舊同事及上司重聚,遠處見到他們便已和我熱情地打招呼,見到他們真的很感動,不是因為那麼多人給予面子出席,卻是他們已經有一定年紀,見到他們一次得一次,珍惜他們仍健在。
站在美國人的角度看特朗普(Donald Trump),便明白他當日為何當選,甚至真的有機會捲土重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三個月前第一次練習,我只跑了20分鐘,隔天就腿痠。那時我完全不奢望完賽,更何況緊接著環島,期間我哪來的體力練跑? 直到環島中某一天,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連負重行走都能夠走30公里了。既然如此,半馬21公里怎麼不可能?
Thumbnail
嗨我回來了,這裡是目標在10月底完成馬拉松29公里的路跑新手,如果你是第一次點進來,這是我練跑的第七周,有興趣的話再往前看之前的練跑記錄吧!這裡是作為一個初涉馬拉松的人,每周練跑的心得,身體上的感受以及跑步過程中的感悟;可能沒有專業的練跑分享,也有倦怠偷懶的時候,但都是我真真實實的記錄。 馬拉松倒
Thumbnail
2024.4.28 午後雨終於停了,原本想早上跑蘭潭湊10公里練習一下。 之前除了參加過兩、三次10k路跑,從來沒有練習時跑這麼遠過,下午看了看天候還是陰晴不定,決定跑學校繞操場安全,如果下雨隨時可以烙跑回家。 一開始跑的時候,可能這週下雨沒什麼跑到,也換了雙薄底的跑鞋,總覺得小腿腳根比較僵硬
Thumbnail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Thumbnail
外島的馬拉松剩馬祖沒有去過,之前聽學長姐說過北竿馬拉松,跑步女子們一起報名了今年三月的比賽。事先一點功課都沒做,以為”硬地”就是單純的地面較硬(其實也分不清跑在水泥地與柏油路的差別),想著大老遠去一趟,至少要跑25K才划算,除一位有先見之明的跑步女子只報12.5,其他都是25K。報完名後先找當地美食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三個月前第一次練習,我只跑了20分鐘,隔天就腿痠。那時我完全不奢望完賽,更何況緊接著環島,期間我哪來的體力練跑? 直到環島中某一天,我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連負重行走都能夠走30公里了。既然如此,半馬21公里怎麼不可能?
Thumbnail
嗨我回來了,這裡是目標在10月底完成馬拉松29公里的路跑新手,如果你是第一次點進來,這是我練跑的第七周,有興趣的話再往前看之前的練跑記錄吧!這裡是作為一個初涉馬拉松的人,每周練跑的心得,身體上的感受以及跑步過程中的感悟;可能沒有專業的練跑分享,也有倦怠偷懶的時候,但都是我真真實實的記錄。 馬拉松倒
Thumbnail
2024.4.28 午後雨終於停了,原本想早上跑蘭潭湊10公里練習一下。 之前除了參加過兩、三次10k路跑,從來沒有練習時跑這麼遠過,下午看了看天候還是陰晴不定,決定跑學校繞操場安全,如果下雨隨時可以烙跑回家。 一開始跑的時候,可能這週下雨沒什麼跑到,也換了雙薄底的跑鞋,總覺得小腿腳根比較僵硬
Thumbnail
這是我第四次參加無錫馬拉松。 這場廣受好評的賽事,在每一年都能有一些推陳出新的小心思來獲得跑友間的好評。比如第一次的全半馬混合分區、PB衫、sub3圍巾等等。 睽違三年,我也再次回到今年無錫的賽道上...
Thumbnail
外島的馬拉松剩馬祖沒有去過,之前聽學長姐說過北竿馬拉松,跑步女子們一起報名了今年三月的比賽。事先一點功課都沒做,以為”硬地”就是單純的地面較硬(其實也分不清跑在水泥地與柏油路的差別),想著大老遠去一趟,至少要跑25K才划算,除一位有先見之明的跑步女子只報12.5,其他都是25K。報完名後先找當地美食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Thumbnail
跑半馬一直在我的人生清單裡面,但也一直成為我口中「以後要...」而未曾行動的待辦事項。雖然平時有跑步習慣,但都只有輕鬆跑3~5K左右。參加過最長的一次馬拉松也只有9K,未曾嘗試過長里程數。這大概就是我的baseline吧! 直到三月中上班和個案聊天時,個案提到他自己去挑戰跑半馬,讓我的內心又開始蠢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古都馬拉鬆的經歷,從最初的報名到逐漸克服跑步困難,到最後完成半馬賽事。作者詳細描述了訓練的心路歷程以及途中的新鮮體驗,如夜晚的慢跑、城市的甦醒,並且以此代表了參加者心態的轉變。另外,還註重在跑步對作者人生的啟發,讓讀者感受到作者通過跑步達到的成長和心靈寧靜。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