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權筆記 學生會運作模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有一段時間,許多學生自治團體開始討論將學生會從學生政府改制為學生工會的方式進行,並努力推動學生會法人化這件事。學生會的運作框架/模式,為什麼會發這麼多呢?
事實上,大學法的本質只認定一個學生會原則,是基於穩定學生自治組織的定位,以確保學生會的獨立運作不受到其他學生自治組織(宿委會之類的)取代地位,從這個觀點下去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學生自治也不會侷限在於學生的民生問題。

學生政府最大的詬病在於學生自我的分化

學生政府主要由二元論與三權分立的兩個模式在進行,沒有司法獨立的學生會在議會的權力上會有高於行政中心的態勢,也造成學生代表不清楚情況之下,無意識的對學生會組織進行輿論打壓,成為互相的絆腳石,對立也變得更加明顯。

三權分立雖然把司法的仲裁與法規的解釋權獨立出來,但實際上的瓶頸就是找不到願意續留學生會組織的成員,這也造就部分的學生會有章程卻組不起來的問題。

再看到許多學校開始採用的學生工會

透過理監事制度,其實可以明確的將學生代表的組成,來去構思學生對於學校的學生自治的想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有可能透過親信來達成球員兼裁判問題的存在。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都有一套的制度避免這樣的方式發生,但在雛形的學生工會,我們又該如何從體制內去避免?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在沒辦法理想的達成理監事制度,很有可能會倒退回以前的活動中心制。

然而最近國外興起的學生聯邦制度也存在著問題

平面式聯盟所組成的學生聯邦,是以社團、系學會等各團體推出代表所組成的學生自治組織架構。

這些社團的性質不同,進而導致對於社團的組織模式會不自覺的影響學生自治的架構與想像,代表性是否充足也變成是必須考量的問題。

回到正題,學生自治的核心價值並不是透過菁英主義的投入所變成的模擬社團,而是以普及學生自我意識權利義務的責任為目標,加強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參與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敵巧星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徐懷鈺出道20年後,在2018年時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算是近幾年重返樂壇活動中,重要的一個里程。接連在疫情後,徐懷鈺再一次充分的在公共場合亮相,從台中跨年當壓軸、出席屏東三大日音樂祭,最終順勢推出單曲《我們的故事》並開了專場演唱會,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徐懷鈺出道20年後,在2018年時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算是近幾年重返樂壇活動中,重要的一個里程。接連在疫情後,徐懷鈺再一次充分的在公共場合亮相,從台中跨年當壓軸、出席屏東三大日音樂祭,最終順勢推出單曲《我們的故事》並開了專場演唱會,再次出現在大眾的視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商業團體法第44條規定之選派機制的模糊性,以及相關判決對公會自治理念的影響。從內政部的函釋到最近的一審判決,揭示了現行法令對團體選舉程序的不足,並強調民主投票在上級團體會員代表產生中的重要性。文章最後反思未來內政部可能對此判決的回應及法令修正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第 1 條 為促進社區大學穩健發展,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並協助公民社會、地方與社區永續發展,落實在地文化治理與終身學習,特制定本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Thumbnail
在各校學生會與執行委員如火如荼地籌備文化祭的每項細節,依照不同的行程、規劃進度,各校區的學生會,除了將原本校內該籌備的事項辦理告一段落,也避免在各校籌備文化祭這項任務裡各項重點式活動時,而將原本校內需辦理的校務給棄置。 各校的學生會都將該處理的事項,妥善交付給留校學生會幹部處理後,依照各校區不同的
Thumbnail
國立台北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一場充斥著權力與控制爭議的會議中,理事長涉嫌未遵守議事中立原則,並在學生代表企圖討論前次會議執行情形以及宿舍裝修案件時,無端關閉學生麥克風,嚴重打壓學生發言的自由。
Thumbnail
我紀錄了進入無政府狀態的前提、計畫內容和預期結果。孩子們將進行班級自治,並對預期效果進行調整與審視。期待大家未來的成長!
Thumbnail
學生時代最後的青春 有關大學的社團,可以說是所有的學校體系進化到最終階段,與高中社團有很明顯的不同,少了課業的限制,還有時間上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成績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狀況了,你考一百分跟考60分,其實都馬差不多,只要能通關一切都好說,與高中的社團比較來看,大學的體育運動項目的社團,就比高中少了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文探討商業團體法第44條規定之選派機制的模糊性,以及相關判決對公會自治理念的影響。從內政部的函釋到最近的一審判決,揭示了現行法令對團體選舉程序的不足,並強調民主投票在上級團體會員代表產生中的重要性。文章最後反思未來內政部可能對此判決的回應及法令修正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第 1 條 為促進社區大學穩健發展,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並協助公民社會、地方與社區永續發展,落實在地文化治理與終身學習,特制定本條例。 第 2 條 本條例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Thumbnail
在各校學生會與執行委員如火如荼地籌備文化祭的每項細節,依照不同的行程、規劃進度,各校區的學生會,除了將原本校內該籌備的事項辦理告一段落,也避免在各校籌備文化祭這項任務裡各項重點式活動時,而將原本校內需辦理的校務給棄置。 各校的學生會都將該處理的事項,妥善交付給留校學生會幹部處理後,依照各校區不同的
Thumbnail
國立台北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在一場充斥著權力與控制爭議的會議中,理事長涉嫌未遵守議事中立原則,並在學生代表企圖討論前次會議執行情形以及宿舍裝修案件時,無端關閉學生麥克風,嚴重打壓學生發言的自由。
Thumbnail
我紀錄了進入無政府狀態的前提、計畫內容和預期結果。孩子們將進行班級自治,並對預期效果進行調整與審視。期待大家未來的成長!
Thumbnail
學生時代最後的青春 有關大學的社團,可以說是所有的學校體系進化到最終階段,與高中社團有很明顯的不同,少了課業的限制,還有時間上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成績已經不是最重要的狀況了,你考一百分跟考60分,其實都馬差不多,只要能通關一切都好說,與高中的社團比較來看,大學的體育運動項目的社團,就比高中少了
Thumbnail
討論大學的使命為何,大學應該著重於提升文化、服務社會,當然也應負起輔導學生就業的責任,讓學生能夠找到在社會上適合的位置。討論學用落差和產業變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不單是教育體制的問題,更多是個人對未來的規劃。
很多人說大學是社會的縮影,但國小才是。 之前為了申請計畫稍作了解,近五年my系畢業的系友,有36~58%,皆從事教職或教育相關工作,我就活在6成教育業:4成其他產業的世界,往來多為各類教職員,在同溫層的厚厚油脂中游太久,學校的圍牆原來這麼寬這麼遠。 所以參加國小同學會,曾能看見社會,如果積極一點
Thumbnail
我任教的學校是高職商業類科,除了資料處理科之外,大多數班級都是女學生多於男學生,導師班上有小團體,是司空見慣的事,只要不影響到班級事務運作,我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有些小女生的心眼小,就會踩到我的界線,記得有次帶高一國貿班,有7、8個女孩自成一個團體,不僅排外,氣焰也相高張,推選班級幹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