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8|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數數——何采柔個展》中白盒子區域的模糊影像指涉

@TKG+
黑盒子部分《Vera X Diary》
|總論
此次何采柔的個展將TKG+的空間切分為兩個區塊,映入眼簾的先是白盒子,穿越一扇門後迎來黑盒子,光線上極大的反差卻和諧地共存於地下室中。大多提到這個展覽的文章都著重在藝術家對生活的細膩觀察和化用,那是比較顯著的創作脈絡的解讀,但我在觀看時,反而不自覺地將目光放到展覽裡的模糊影像上。
《屈光度》
《屈光度》最後一幕
第一個錄像《屈光度》裡,觀眾被引入類似於玻璃罐的視角,畫面由垂直的幾何線條組成,觀眾看著瓶子旋轉、鏡頭拉近拉遠,最終揭示罐子前方是一名女人,漠然地注視著前方,姿勢像是要去拉動不存在的百葉窗簾;這種窗簾也出現在《顫動的風景#4》中,這個複合媒材裝置由一個巨大的帆布和其下的鞋子構成,帆布印有漸層的黑白水平線條,充滿百葉窗的指涉,與一牆之隔的《屈光度》呈現垂直、水平的相互對應,並且由女人拉動窗簾的一幕作為銜接。
另一組對照關係出現在《20200529》和《在水中數數》,第一件先前於嘉義美術館《2222》亦有展出,可此時出現在個展中的脈絡就與嘉義美術館裡的相去甚遠,《20200529》掛起一件白色襯衫,將顯示節拍器畫面的手機放在心口處的口袋上,在衣料遮掩下,觀眾看不太清楚上面的影像,卻能在展間幾乎每一處聽到敲擊聲;《在水中數數》把螢幕放進托特包,畫面上的女人只有側臉剪影,不斷地彈舌,可因為是人體製造出的聲音,不如節拍器那樣規律、精準,兩個聲音在展場中朦朧地重疊,構成白盒子展間中最大的背景聲,亦是此展最明顯的軸線:數數。
《Momentum》
直接使用到生活中現成物的除了上述這兩件之外,還有展場正中央椅子上的《Momentum》,數十件褲子堆疊起來,遠遠看就像工廠裡的通風管,帶出工業聲音的聯想,並疊加在節拍器、彈舌聲之上,使得展覽裡的聲音具有更多層次,除了可直接聽見的之外,更多的是隱形的想像。
|白盒子裡的模糊影像
《顫動的風景》系列
《顫動的風景》系列
首先,我想要分析展覽中錯位的印刷製品,包含《顫動的風景#1》、《顫動的風景#2》、《顫動的風景#3》,前文提到的第四號也屬於這系列,但我認為那件比起前三號更多的是屬於現成物的空間想像,因此本文仍著重於前三號的比對。在這三件系列作中,都是通過印刷時的圖板錯位,製造出數位世界中影像解析度過低、類比世界中近視的視覺,且都構成了一種生活物件:手帕、抹布、花布,但比起物質本身,我更想討論的是影像
《幕後的》
接著,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主題樂園幻想工程挑戰賽》中展出過的《幕後的》通過兩層玻璃的疊加,畫面中的主角拉動推門,在已經覆蓋一層的馬賽克質感上頭,增添了錯置的動態,整個錄像都恍若在水中呼著氣,一旦拉門的動作開始,形同風拂過水面那般蕩起漣漪。對應回開頭處的《屈光度》,可以發現在一年的時間後,藝術家將其創作脈絡加深為模糊影像和其環境的關係,與2022年《幕後的》只著重於玻璃不同,2023的《屈光度》將鏡頭遠離玻璃,在最後一兩秒的時間顯示出畫面中人物的長相和周遭環境 — — 一扇窗戶。這兩件作品各自的特徵都在黑盒子區域中得到延伸。
這兩組對應關係裡,呈現出各自相異的模糊:《顫動的風景》系列通過印刷技術產生模糊影像;《幕後的》和《屈光度》則都是以數位影像輸出,迫使觀者面對玻璃材質的縫隙,在裡頭找尋殘存的影像碎片,拼湊出女人的輪廓,這裡的模糊是光線通過透鏡時偏折而產生的,「屈光度」一詞指的正是眼球屈光能力的單位,屈光度是焦距的倒數,度數越強越可能近視、越弱越容易遠視,此種光學意義下產生的模糊影像關注的是光的物質性,而非如《顫動的風景》系列那樣集中於類比材質上印刷技術的處理。
對於視力的暗喻可以回歸到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看法:
他極度質疑清楚的觀看,認為當人們戴上眼鏡,看清世界後,會使得外部世界比自身還要有力,理智被迫處理過多的訊息。在他看來,人們追求清晰,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追求膚淺的表面罷了。這種對眼鏡的厭惡,其實來自於對技術的敵意,在迅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人們逐漸變得空洞,敏感度也因而降低(註一)。
何采柔在展覽中有意將模糊影像結合生活物件,是否也是對技術的一種反撲?發達的資本社會不斷追求快、新、準確,因此鏡面必須擦拭得一塵不染,每個細節都不得錯失,TKG+的地理位置上,受商業大樓環繞,假若那些上班族於週末時來訪這個地下空間,內心的忐忑和焦躁是否會油然而生?
這裡有藝術家將文明社會中的「準則」消解了 — — 僅管眼前全都是影像,觀看卻變成最無關緊要的事,傳遞出的資訊僅是極少量,符號都似曾相識,每個線條都能代表任何一個事物,卻也什麼都不是。在這曖昧的現實中,藝術家在商業大樓林立的土地中抽離了社會,砌出一座反除魅的碉堡。
《顫動的風景#4》
註一:Ullrich, Wolfgang. Die Geschichte der Unschärfe. Berlin: Wagenbach, 2009.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