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單車從興趣走入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興趣是擺脫工作與與壓力的最佳調節劑,它不為任何目的,沒有任何形式,只在閒暇時間做這些事情讓自己得到放鬆與滿足的心情。生活則是日常起居、工作、休閒的總和,如果時常覺得自己的生活一團糟,通常是其中一個環節失衡,而牽扯了整個生活狀態。想要重整「生活」,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然而興趣是需要投入額外時間去做的,若能延伸在生活上,就能延長那份幸福感。
在筆者長時間使用單速車的體驗中,隨著對它的投入與愛好,在這十年間有了幾個不同階段的感受,在此以單車活動為例與讀者分享。同時這幾個階段也適用於各種興趣的養成,可以想想看你目前最喜歡從事的活動是否有一樣的感受?
不過先提醒一件事,如果下班之後癱在沙發上划手機已經無法帶來放鬆與滿足,只有虛耗,就表示划手機已經不再是自己的「興趣」了,該開始思考其他事物來調劑生活的可能。

第一階段,引發好奇與入坑。

拖網路的福,在這個時代我們能自主接觸到任何一件想的到的事物,當一件事能產生「我要去做」的誘因時,就是一個開始。在選擇任何一種單車的時候也一樣,都會有其特色引發人的好奇與興趣,例如它本身的功能與玩法,一部吸引人的網路影片或電影,甚至是名人的加持,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決定。一開始被單速車吸引是它擁有公路車的帥氣外型,而且更加簡約,價錢也相對親民。在搜尋相關資料時看見很多獨特的騎乘技巧及社群活動,諸如長甩尾的特技(skid)、定竿的對決(stand)、穿梭城市巷弄的野貓賽(Alleycat Race)。在初探台北,踏入職場,對城市生活的一切充滿新鮮感與好奇心的時刻……
「我要買!」這個念頭燃起,單速車入坑確定。

第二階段,技巧練習與社群參與。

即便是玩手機遊戲也需要練習技巧,睡覺要有想睡就睡的實力,購物則要學會精打細算。任何一個興趣的養成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並暫時脫離生活與工作上的制約與壓力。老實說騎單速車同樣是需要投入時間學習的,它不像大多數單車騎了就走,包含起步的準備,腳束帶的穿脫到完整的剎車方式,在固定齒輪這個設定上是需要適應的。也因為練習的需要,會積極尋找同好、參加社群。不管是練招,吃喝約騎或長途活動,都會想參加看看,並找到自己最有樂趣的體驗方式。每一次的活動之後都會想著下一次要做甚麼,約哪些人,中間是不是需要安排自己的練習,並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2013 red bull 城市騎士任務

第三階段,激情過後的冷卻期。

在一頭熱把想玩的活動都玩過一輪之後,開始不那麼積極參加活動了。也許是工作生活有了改變及轉移,又或許是發現更多新奇有趣的事情要去嘗試,當時間、空間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重新分配時,興趣這個選項也是最容易被調整或捨棄的一部分,退坑的情況也在這個時刻最容易發生。
這個情況在筆者離開台北回到南投時體驗特別深刻。從一個看到單速車會覺得很酷的都會區,來到會問你單速車是甚麼的鄉間小鎮;直接跟一群每天騎車、吃飯、聊天的車友切斷連結成為網友;投入家庭成為新手爸媽之後限縮了交友圈與個人時光,可以說騎單速車作為興趣這一件事情除了已經養成的技術之外,根本上又是從零開始。

第四階段,內化的生活儀式感。

騎單車作為一個休閒活動,總想著休假要去騎甚麼路線的同時,依然有更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面,時常無法騰出完整的時間。幸運的是相較於作為一個競技運動,單速車更像城市休閒的車款。在休閒活動的過程中也慢慢養成了單車通勤的習慣,騎單車不再是為了運動、為了社交聯誼,更多時候作為一個短程的交通工具,一方面簡單方便,一方面則是在騎車的過程中可以沉浸在多年來所建立起的那份幸福感。慢慢的,能夠再結交幾位朋友,在騎車活動之外也能有生活上的交流。不能騎車的時候,可以聊聊車,關注與單車相關的其他議題,例如賽事活動、新車款流行趨勢、收藏乃至於單車通勤或交通規劃等。當接觸的面相更為廣泛,即使不是去騎車運動,仍然能隨時保有對活動的熱情。騎單車出門不再是單純為了車友聚會,更多的是當生活上需要使用時,就善用它,成為日常起居的一種選擇。
成為通勤生活的好夥伴
並不是每一種興趣,都可以直接跟生活相容的,需要特定場域或器具的項目尤其明顯。但是興趣就讓它是興趣並沒有不好,它讓我們生活有動力,知道自己閒暇時有目標,並創造成就感及放鬆身心。然而一個人時間終究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情,那麼在瑣碎的閒暇能夠有相關事物的連結,同樣能夠延伸那份滿足的心情,讓日常更有活力與目標。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單車,是每個人的第一台交通工具,它伴隨了我們的童年時光。曾幾何時因為工作與環境,我們開始駕駛汽機車忙碌地穿梭在街道之間,卻忘了沿途美好的風景。騎上單車,找回生活的熱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一次騎單車上街時,有使用到變速嗎?」 下一次在選購單車時,單速車風格簡約、不用變速、零件簡單、改裝具彈性、易於保養的特性,會是通勤單車中的絕佳選擇。
「上一次騎單車上街時,有使用到變速嗎?」 下一次在選購單車時,單速車風格簡約、不用變速、零件簡單、改裝具彈性、易於保養的特性,會是通勤單車中的絕佳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最近我在忙碌的工作和沒完沒了的家務以外的時間感到苦悶、困擾和迷失。我開始反思,什麼事才是讓我快樂的?或許與其糾結於興趣或娛樂,我該踏實把做家務變成我的興趣。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Thumbnail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為了省錢,作者分享了一些低成本的休閒活動,包括騎單車、爬山健行、跑步、閱讀、假日農夫和整理家裡環境。文章中提到休閒活動對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悅的積極影響。作者呼籲大家擁有好奇心,大膽嘗試不同的活動,享受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身為機車族的我 上班的交通工具自然而然會是機車 有許多時候也渴望可以有台車 這樣不論在炙熱的夏天、寒冷的冬天 或是在傾盆大雨的路上我都不會太狼狽 但經過幾次出遊下來 覺得車子的費用真不是我能負擔的 且技術不佳的我 每次都因找停車位而感到焦慮 因為有這些體驗後 回歸我的機車生活突然
Thumbnail
新冠疫情期間,因緣際會之下學會騎單車,對一般人而言不算什麼,不過對我來說,卻是件了不得的大事。因為我很羨慕騎著單車旅行的人,渴望自己也能騎著它悠遊於田野與大街小巷;隨著年紀的增長,住在都市的我,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有幸能得到老天的眷顧,讓老大不小的我學會了,當然要好好把握。
Thumbnail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Thumbnail
最近我在忙碌的工作和沒完沒了的家務以外的時間感到苦悶、困擾和迷失。我開始反思,什麼事才是讓我快樂的?或許與其糾結於興趣或娛樂,我該踏實把做家務變成我的興趣。
Thumbnail
版主是一名喜愛高強度競技球類運動(羽球、排球),一周運動次數約1-2次,期間約2-3小時,屬於激烈短暫運動型態,平常無重訓、心肺鍛鍊習慣,故非常不擅長有氧、心肺需耐力之活動。本文即將公開自行車菜鳥,從大湖山莊街上風櫃嘴之初體驗。
Thumbnail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05/19/2008 單車運動在台北之流行,可以在我去車行裝個碼錶時,要等半小時,景美腳踏車 道有時塞車可以看的出來.不過這個倒是好事.單車真的是很好的有氧運動. 和同事約好要由景美騎單車到公司,有好一陣子了.終於在今天成行.   我們約美河濱車道見面,一起騎到公司. 清晨的河演車道,騎
Thumbnail
為了省錢,作者分享了一些低成本的休閒活動,包括騎單車、爬山健行、跑步、閱讀、假日農夫和整理家裡環境。文章中提到休閒活動對身體健康和心情愉悅的積極影響。作者呼籲大家擁有好奇心,大膽嘗試不同的活動,享受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騎乘自行車到臺中的心得,透過這次的體驗過程瞭解到自己的問題與弱項,並思考如何調整,才能夠持續進步與前行。同時透過騎行活動與人生經驗提出在工作與學習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