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生病了😷

能做的好像是聽從醫生的安排

看診、各種詳細檢查、對症下藥的治療、手術、住院以及各種後續追蹤

總是希望能藥到病除,直到醫生說你已經康復了~

更嚴重的領了重大傷病卡,似乎被宣判某種有期徒刑

告訴你看這個病可以用較少的費用或某些治療有健保的幫助

什麼時候能好?看來又是未知數

當事者的感覺很想離開這個病情,而離開後呢?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

一個22歲罹患血癌的女生,跟家人關係、工作、愛情在生病這兩年多有了很大的轉變。很常想若我沒有這樣就好了。

但當她治癒後,一切似乎變得不一樣了!

離開那個生病的世界後,重新面對自己的人生似乎變得好困難

很多人教你怎麼康復,卻沒教你康復後要怎麼面對這個世界

這也是某些疾病總是無法治癒或一再復發的原因嗎?


我想在今天做個紀錄,想哪天回過頭來看,什麼東西真的是我們所想的那樣嗎?抑或是很多框架是該被打破?

avatar-img
5會員
77內容數
做做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謠言里里長 的其他內容
1 我小孩今天叫我領3000給他,我不明所以,問他為什麼,他不說,說我領了就知道了。他不說我更好奇了,這筆錢到底是要拿來做什麼的呢? 一直拉扯後他告訴我,這筆錢他要給三個人,其中一個人是我,因為他覺得我們這三個人對他比對另一個小孩不好,希望給了之後我們會改變。 聽到他內心的聲音後我很震驚,帶他到房間
很神奇的是所有的事都是我的選擇。 當我把這句話記下來後,選擇權既然在我手上,我就似乎有能力來改變。賽斯也說當下即是威力之點。那麼我現在這個當下就可以改變! 可能真的是我當了爸媽,才能開始想這種感覺。 我們也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過了什麼,但我自己是爸媽我知道什麼東西是我想給我小孩以及不想給我小
求學時期,已經習慣在外尋找知識;長大之後,作法沒有變 遇到了難以排解的事往往跟朋友訴苦或是求神問卜,一樣往外求 殊不知,其實你最想知道的事都藏在你心裡,應該把注意力由外往內,專注於自身,如果可以先靜心。 靜心沒有規則,也該嘗試讓自己靜下來看看,試著跟自己獨處看看。因為你最想找的答案都在你內心!
你要先相信你未來會有錢,想像那個畫面,越寫實越好 然後(接下來是重點)想完後放旁邊🤣🤣🤣🤣🤣🤣做你該做的事,接下來不要想這件事 宇宙就會幫助你找到這個答案 如果會一直想就沒用
當一件事沒有照我們想的完成或拖延時,是否常會有種對自己的厭惡感?也有可能隨之而來的責罵或是處罰,讓我們誤以為就是因為我們沒做好A而得到B這個想法。
你所看到的、經歷到的,無一不是從你心裡想出來的。 如果你現在感覺到的人事物都讓你很不如意,是不是該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呢?
1 我小孩今天叫我領3000給他,我不明所以,問他為什麼,他不說,說我領了就知道了。他不說我更好奇了,這筆錢到底是要拿來做什麼的呢? 一直拉扯後他告訴我,這筆錢他要給三個人,其中一個人是我,因為他覺得我們這三個人對他比對另一個小孩不好,希望給了之後我們會改變。 聽到他內心的聲音後我很震驚,帶他到房間
很神奇的是所有的事都是我的選擇。 當我把這句話記下來後,選擇權既然在我手上,我就似乎有能力來改變。賽斯也說當下即是威力之點。那麼我現在這個當下就可以改變! 可能真的是我當了爸媽,才能開始想這種感覺。 我們也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過了什麼,但我自己是爸媽我知道什麼東西是我想給我小孩以及不想給我小
求學時期,已經習慣在外尋找知識;長大之後,作法沒有變 遇到了難以排解的事往往跟朋友訴苦或是求神問卜,一樣往外求 殊不知,其實你最想知道的事都藏在你心裡,應該把注意力由外往內,專注於自身,如果可以先靜心。 靜心沒有規則,也該嘗試讓自己靜下來看看,試著跟自己獨處看看。因為你最想找的答案都在你內心!
你要先相信你未來會有錢,想像那個畫面,越寫實越好 然後(接下來是重點)想完後放旁邊🤣🤣🤣🤣🤣🤣做你該做的事,接下來不要想這件事 宇宙就會幫助你找到這個答案 如果會一直想就沒用
當一件事沒有照我們想的完成或拖延時,是否常會有種對自己的厭惡感?也有可能隨之而來的責罵或是處罰,讓我們誤以為就是因為我們沒做好A而得到B這個想法。
你所看到的、經歷到的,無一不是從你心裡想出來的。 如果你現在感覺到的人事物都讓你很不如意,是不是該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7.11 這是我第一次化療的日子,一早就坐車出發到林口庚醫院看診,心情真的是忐忑不安的那種感覺... 先是抽血看血液是否正常,再到診間前插卡等待叫號,這段空檔的時間,我若有所思地想了自己從大學畢業之後依直攻坐到現在的點點滴滴,毫無疑問的給了自己確定的答案,太拼命的上班、忘了好好吃飯、好
我生病了! 乳癌轉移至淋巴,第三期, 我要接受的治療方式是: 8次的化療和標靶、開刀、電療。 因某些因素, 我只能跟少數朋友說, 在FB上也只能用再隱晦不過的文字和歌曲稍微帶過,
極度的痛苦 林雨薇的生活在確診癌症後變得困難重重。化療和放療帶來的痛苦日復一日地折磨著她,讓她感到身心俱疲。每次治療後,她都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有時甚至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 有一天夜裡,林雨薇突然感到胸口劇痛,痛得她無法呼吸。她拼命掙扎著,試圖呼喊家人,但聲音卻怎麼也發不出來。痛苦中,她感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我在2018年肺癌開刀完後,看到一則書摘,提到「憂傷肺」,我馬上明白,是的,之前我長期處在煩憂、痛苦的狀態中,任憑那些惡劣的情緒侵蝕我的身心,我不知道會那麼嚴重,會得癌症。想到之後如果復發的話,是會死人的。   之前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病,雖然說我有改變,但是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來一個更大的癌症,這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2024.07.11 這是我第一次化療的日子,一早就坐車出發到林口庚醫院看診,心情真的是忐忑不安的那種感覺... 先是抽血看血液是否正常,再到診間前插卡等待叫號,這段空檔的時間,我若有所思地想了自己從大學畢業之後依直攻坐到現在的點點滴滴,毫無疑問的給了自己確定的答案,太拼命的上班、忘了好好吃飯、好
我生病了! 乳癌轉移至淋巴,第三期, 我要接受的治療方式是: 8次的化療和標靶、開刀、電療。 因某些因素, 我只能跟少數朋友說, 在FB上也只能用再隱晦不過的文字和歌曲稍微帶過,
極度的痛苦 林雨薇的生活在確診癌症後變得困難重重。化療和放療帶來的痛苦日復一日地折磨著她,讓她感到身心俱疲。每次治療後,她都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有時甚至連起床的力氣都沒有。 有一天夜裡,林雨薇突然感到胸口劇痛,痛得她無法呼吸。她拼命掙扎著,試圖呼喊家人,但聲音卻怎麼也發不出來。痛苦中,她感
Thumbnail
經歷了放療副作用後,我如何與「新的身體」共處生活,包括與放療副作用的共處、口水減少、處理膿鼻涕、肌肉纖維化等問題以及改變的健康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Thumbnail
在就醫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見到的情況就是經過治療後,診斷後需要治療或是緊急處置,沒有相關科系醫師,導致無法繼續治療被強制轉院的情況也是不少,不過也還有一類的轉院,是家屬自己要求的,而今天的故事,就在於轉院的故事。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
Thumbnail
復原」絕對不是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復原」是永遠屏棄熟悉的自己,支持全新的自己, 這是一種殘忍又可怕的過程。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我在2018年肺癌開刀完後,看到一則書摘,提到「憂傷肺」,我馬上明白,是的,之前我長期處在煩憂、痛苦的狀態中,任憑那些惡劣的情緒侵蝕我的身心,我不知道會那麼嚴重,會得癌症。想到之後如果復發的話,是會死人的。   之前生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病,雖然說我有改變,但是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來一個更大的癌症,這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