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一篇《三分鐘認識智慧財產權 輯1 / 專利權 它與營業秘密的微妙關係》,這一篇來聊聊大家相對陌生的智慧財產權類型——營業秘密。
其實營業秘密比想像中常見,隨手舉些例子會讓你更有感覺:
不論是哪一種資訊,只要符合《營業秘密法》要求的三要件,就能被認定是營業秘密。
[ 法條補給站 ] 營業秘密法第2條:本法所稱營業秘密,係指方法、技術、製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而符合左列要件者:一、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者。二、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者。三、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
白話來說,技術資訊(如演算法、電路圖)、生產資訊(如製程、BOM表)、銷售資訊(如報價)、經營資訊(如成本分析、人事資料),只要同時符合以下三個要件,就屬於營業秘密:
顧名思義就是資訊必須具有機密性,沒有被公開,不是一般人或是業界人士可以隨便獲知的。
指資訊具有經濟價值。不過因為普遍都會認為各種資訊都有其經濟價值,所以這向來不是法院上攻防的重點。
舉例來說,即便是研發失敗的紀錄,對競爭對手而言,這樣的紀錄雖然是沒有市場性的,不能被試產或量產,但仍然可以拿來作為參考,減少重複研發的成本, 而還是會被認定有經濟性。
這是法院上攻防的重點,也是受到許多資訊所有人忽略的一塊。
部分企業可能還有使用紙本文件的需求,也可能有電路板、零組件、產品等實體物件,就需要透過實體櫃上鎖、門禁等手段管理機密性;
而現在絕大多數的資訊,都是以電子形式存放在雲端、公司伺服器或硬碟等載體中,那就極度仰賴對於電子設備裝置的管理、伺服器及系統的存取權限設定、防火牆及流量監控等作為,甚至是必須建構一個完善的資安管理制度,才能真正落實法律要求的合理保密措施。
Emma's note: 當然有時候法院對於合理保密措施的要求,未必像前述那麼高,也曾看過實務見解認為「設定登入密碼」就算已具有合理保密措施(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XD)
員工跳槽時帶走前東家營業秘密,供應商合作時竊取營業秘密作為己用,其實都是新聞跟實務上常看到的案例。
可見當企業費盡心思確保資訊符合營業秘密法三要件,而能作為營業秘密「永久」保護後,最重要的,是怎麼持續維護營業秘密的「秘密性」和做好「合理保密措施」,否則企業的內、外部可能隨時都有虎視眈眈的人,正在準備偷走營業秘密。
為了真正有效保護企業的營業秘密,建議企業還是可以認真考慮花些時間、成本、人力把資安管控好,定期進行企業內部教育訓練,穩健建構資安防護與監控,並確保制度由上到下被落實,才不會讓辛苦耕耘的營業秘密外洩了。
以上再次恭喜大家也讀完了對於「營業秘密」的初步認識。連續兩篇都有點硬(?)但相信有耐心讀完的你們一定會越來越了解智慧財產權,下篇再見囉!
-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歡迎留言討論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法律服務/諮詢的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也歡迎搜尋我的IG:emma_thelawyer(聯繫方式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