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會議記錄】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科學家大會

科學家大會的講者和與談人

科學家大會的講者和與談人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 TW(Science Media Centre Taiwan)已經在台灣和100多間以上的媒體合作,並且至今已經發表過超過3000篇的文章,雖然目前規模仍不大,但是已經取得許多顯著的成效」-這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執行長陳璽尹博士開場白中的一段話,而Sky就這些數字裡有一些小小的貢獻,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一起在科學溝通上努力。

在今年的7/6,台灣科技媒體中心舉辦第一屆科學家大會,主要邀請科學家參加,希望凝聚科學家的力量,共同促進科學傳播的發展。身為科學家斜槓自媒體的Sky in the wall 喜劇系科學,當然要一起共襄盛舉(蹭一頓豐盛的午餐!)。

這次會議中的海外嘉賓是英國SMC首席辦公室主任Tom Sheldon和紐西蘭SMC的主席Dacia Herbulock。Sheldon以英國SMC在基因改造議題上的經驗為例,說明科學媒體如何和科學家合作。英國SMC秉持著「確保大眾接收到最好的科學家意見」為宗旨,在過去20年裡,光是針對基改議題就進行了超過一百次,科學家與媒體的直接溝通與討論,公開透明地傳達科學家的原話,不做任何修改。

以去年Dr. Jie Li在Nature plant上發表的一篇,利用基改技術提升蕃茄的維生素D含量的相關論文為例。SMC召開記者會,請Dr. Li在線上面對面地向記者說明這篇研究,並且也接受記者的直接提問。

當Dr. Li左右各手拿一個蕃茄,問大家能否一眼看出哪一個才是基改蕃茄時,沒有人可以看出破綻。當記者詢問「那基改番茄吃起來怎麼樣?」Dr. Li淡定的回答「它的味道有點像.......嗯......番茄....」

科學家與記者之間的一來一回,有時讓人爾莞,但這就是大眾想問的問題,正是科學溝通的意涵,「溝通是雙向的,SMC扮演的是科學家和大眾之間溝通的橋樑,不是科學家『教育』大眾的管道。」

對於科學家而言,向大眾闡述科學這件事情雖然是無酬的,但是越來越多科學家視科學傳播為己任,這其實不只是在幫助記者,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研究可以被正確地解讀並向大眾傳播。在演講的最後,Tom Sheldon對在場的科學家說:「如果你不和媒體溝通,就會有其他人來和媒體溝通,這些人可能比你更不負責任」。

Tom Sheldon在演講最後做的總結,為Dacia Herbulock埋下很好的伏筆,在Dacia Herbulock的演講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勵科學家站出來為科學說話。因為這個社會非常尊重也相信科學家,因此,科學家的言論對社會輿論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與講者的交流時間中,有些科學家對於如何向媒體大眾解釋科學的不確定性感到困惑和不安,但是講者表示,實際上科學家一定比大眾懂得更多,科學家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誠實地向大眾說明目前已知和未知的事情,告訴他們科學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如果自己真的不知道,那就說不知道。

除了演講以外,Sky團隊也在這次會議中有幸和其他學者交流,這場會議中的科學家們都對科學傳播非常有熱情,因此,Sky很幸運地邀請到一些科學家願意和我們繼續合作,有些科學領域是Sky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大家可以期待Sky in the wall繼續帶來更多精采的科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One minute biology 致力於分享新鮮有趣的生物研究和知識,希望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讀者了解研究論文中的專業內容。Instagram:oneminutebiology,FB:One minute biology。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