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設議題;單看標題可能就要引起不小的反彈。反彈的原因不會少,最重要的無非就是;不便民嘛!還有,不許左轉,等於是要用路人多耗費能源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他的還會有什麼,就想不起來了。
請注意,標題是說都會區的超級忙碌路段,例如,內湖科技園附近的內湖路,或是台中的文心路等等。當然,其他城市也可能有類似的。這些原本是舊市區,但是多年都市發展後,地理位置變成了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加上附近的重大公共和政府設施,人流車流的增加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只是這種路段的特色大都車道不多,叉路也多,間距有時候不足百米就一個十字路口。這兩個都會路段還有個特色,為方便左轉車使用,幾乎每個叉路口都會安排一個左轉車道。這個設計有很大可議空間,像內湖路本來就是單向雙線道,如此設計等於每走百公尺上下就會遇到一個直行一個左轉車道的狀況。以目前觀察的用路人行車習慣,它會有以下幾種問題產生:
如此重要路段如果必須經常減速,變換車道,搶道,違規轉彎等,進而堵塞打結,就像人體大動脈,若是血脂多,血管多處變窄,是很容易造成血栓的。當然,這種現象若是可被大眾接受,那本假設議題可直接忽略。若是覺得實在是困擾,或許可以不花巨資的情況下;進行微幅改善,讓交通更為順暢,事故減少,空汙和噪音都降低。不妨考慮採用以下的改善方案:
其一 ,取消所有左轉專用道,這路段禁止左轉,只准直行或右轉。如此一來,以上所列舉的問題可一一解決。而原本想左轉的車輛只須重新規劃行車路線,利用垂直方向的許多支線進行幾度次右轉來達到目的。
抑或是,若想維持可左轉的路線設計,就將這路段改成一大型單行道,只准單向通行,同時;左右轉皆可。然後在本路段的平行遠端設一反向的大型單行道,使兩大單行道形成類迴路,由垂直向的支線來連接。如此一來,車子全部都順向,順轉,變換車道次數大量減少,不打結,一切都順了。
總之,舉例的兩個北部和中部的都會路段;來說明經常的交通嚴重堵塞,行車其間簡直是噩夢一場。可想而知,時間和能源的浪費,加上空氣的污染,以及經常的路口交通事故,社會成本實在高的驚人。走筆至此,深感任何改善的舉措比起不作為;還是比較符合現代人的,不是嗎?
至於,小小的改變會造成用路人的困擾嗎?套句組織行為學的理論,“系統制度影響了人們的行為模式”,那麼“道路系統決定了駕駛的行車習慣”,這應該沒人有異議吧?剩下的只是,有必要進行改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