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個人與文化:多樣性與共通性的交織

前言

在1971年,人類學家Keesing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了個人心理世界和共享文化知識之間的深刻聯繫。這種聯繫不僅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生活方式如何影響個人,也揭示了個人如何塑造著文化。在這篇小論文中,我們將探討「個人與文化」的關係。

個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是複雜且豐富多樣的。


正文

一、個人與文化

過去的研究讓我們明白,每個人內心的世界是獨一無二的,而文化則是一種廣泛共享的知識,用以讓我們相互溝通。然而,這種聯繫也帶來了風險,當我們討論文化時,容易陷入將文化視為外在力量,塑造著我們的個人心靈,驅使我們的行為。事實上,許多人類學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一種神話,讓我們誤以為是文化在支配著人類的一切行為。然而,即使文化確實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這種影響也是透過個人心靈的過程實現的,個人的主動作用不可忽視。然而,將文化僅僅視為個人心理世界的反映同樣是危險的,因為人類的行為是情感和內在驅動力的表達,不僅僅是一套規則。換句話說,文化知識只是個人知識的一部分,文化的存在依賴於個人。


舉例來說,愛斯基摩人的行為受到愛斯基摩文化的影響,但他們的舉止也來自於個人心靈。他們的知識不僅包括文化規範,還包括個人獨特的生活經驗。文化是個人經驗和社會角色的複合體,而文化的存在是個人對文化實踐的總和。愛斯基摩人的知識只是他們整體文化的一小部分,他們也能意識到外部文化體系,並且有能力試圖改變它。個人的改變動機來自內心的衝突,這是不可避免的,這種內心衝突可能引發焦慮和心理健康問題。


二、個人與文化的習得

即使身處相同文化,每個人獲得的知識仍然不同,這導致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然而,在這種多樣性下,我們仍然能夠保持溝通並滿足彼此的期望。個人獲得的文化知識是不標準化的,但只要彼此前後一致,我們就能在一起協調。這種多樣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是必要的適應方式。


三、個人與文化的適應

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傳統的文化模式可能變得不再適用,甚至有些價值觀已經過時。儘管生活方式發生劇變,個人的內心核心和文化傳統仍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受到兩種力量的影響,通過重新構建價值觀,找到適應的方式來重新掌握生活。


四、人格與角色

每個人雖然都能夠習得文化的基本模式,但每一代的個性和能力差異很大。這導致了一個持續存在的組織問題:個人需要在社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文化對待生理異常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角色安排,這反映了不同文化的應對方式。舉例來說,在某些文化中,精神病院可能是唯一的去處,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他們可能成為活躍的角色,如巫師。不同文化的角色界定受到文化和個人人格的影響。


結論

因童年經驗和生活環境的差異,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理論來應對生活,並在文化的影響下形成個人的認同感和人格特質。這種多樣性和個人的獨特性就像生物多樣性一樣,是我們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這種多樣性源於我們重新構建個人價值觀的過程,這種過程是應對文化變遷的必然結果。

此外,不同的文化對個體之間的差異有不同的應對態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不同的價值觀和期望,因此,個人在不同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會有所不同。然而,這些角色的限制同樣影響著個人心靈中的行為動機。這顯示個人的人格特質受到文化的影響,而個人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則受到文化和個人人格的共同影響。


結語

「個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是複雜且豐富多樣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受到個人經驗和文化影響的交織。我們的認同感、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都是通過這種交織而形成的。雖然文化對個人有一定的影響,但個人同樣具有主動的角色,能夠參與塑造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文化的變遷和多樣性都是我們社會的重要特徵,我們應該珍惜並尊重不同個體和文化之間的差異,這種尊重能夠促進更加豐富和融合的社會。


引註資料

這篇文章參考了Keesing的著作《文化人類學》(原作者:R. Keesing,譯者:張恭啟、于嘉雲,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出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