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牧在《現代中國散文選》的前言將現代中國散文分為七類:
最後,楊牧又說魯迅和胡適各具典型,前者以深切潑辣睥睨文壇,稱雜文大家;後者建立近代學術說理文章的格式。二人散文或實用說理、或刺激輿論反應,不重文學藝術的拓植,因此不選進這一類散文。李敖的文章引經據典好作驚人語,應該也可歸於「刺激輿論反應」之列。
文學藝術有跨時代的特性,即使過了幾百年再讀,只要讀熟悉這種語文,就能體會文學的美感。相反,「刺激輿論反應」的文章主要針對當時社會狀況,由特殊角度切入評論時事,因此,只過了幾十年再讀,感覺已經失去共鳴了。中國文學史上不乏這種例子,文學藝術性較高的是屈原的《楚辭》,說理實用性較高的是《孟子》和戰國縱橫家議論,前者重視詞藻之美,後者重視詞句連貫形成的氣勢。所以,楊牧不選錄這類「刺激輿論反應」的文章固然有其道理,但不免使人有畫地自限之歎。難道氣勢礡礡的說理文不具備文學價值嗎?
2022.12.27